岭南文化|林琳:浅谈中国诗歌与翻译


_本文原题:林琳:浅谈中国诗歌与翻译

岭南文化|林琳:浅谈中国诗歌与翻译
本文插图
浅谈中国诗歌与翻译
作者:林 琳
一.翻译对中国诗歌的影响和意义
五四运动之后 , 翻译西方诗歌的译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诗坛 。 它给中国文学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 促生了中国新诗 , 从诗歌体裁、语言以及内容素材等方面 , 赋予了中国诗歌前所未有的自由 , 使得中国的诗人们能够以生活的语言 , 写出自我的情感和思想 , 使得诗歌更具历史感和生命力 。
胡适、郭沫若等一批同道中人先行走在最前沿 , 开创了白话新诗的新纪元 。 使得诗歌走向了大众化 , 扩大了诗歌的创作群体和受众群体 , 为诗歌注入了更多的生命力 。 当时的诗人们 , 渴望诗歌语言中出现陌生的、新鲜的刺激 , 而这种新鲜的刺激感 , 正是来源于翻译的作品 , 尤其是一些“直译”的作品 ,著名诗人外语专家张枣曾对媒体表示过“越是生硬、歧异效果越强的翻译 , 为我们打开的语言的可能性就越大……” 。
异文化的渗入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 它有利于文学的创新 , 促进文明的进程 。
二.中文诗歌的翻译难点与跨越
诗歌的翻译是一件艰巨的工作 , 比其他体裁的翻译难度都大很多 , 由于诗歌语言的艺术性和特殊性 , 译诗需要译者进行第二次文字创作 , 必须在中国文学上有相当造诣、精通外语 , 才能译出诗歌原文的韵味 。
译诗过程中不能死译、硬译 。 需要对现代英语习惯用法娴熟掌握 , 将诗歌语言和日常口语 , 灵活混搭运用 , 采取相应的补偿策略 。
中国诗词常常运用大量的意象与典故,这种文化的特质性难以移植到另一种文化背景中 。 同一意象在不同的文化中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受 。 译者需要转换原文意象 , 或者舍弃原文意象,又或者对意象和典故另外进行补充阐释等来突破翻译的障碍 。
在音韵方面只要能表达出原文的音乐性即可 。 两种语言语音系统的差异和押韵方式的不同 , 构成了诗歌在音韵方面上的不可译 。 就拿汉英互译来说 , 汉语和英语有着完全不同的音律方式,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译的 ,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 。 在语法层面上,使用增减的手段补偿两种语言的差异,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规范 。
鉴于诗歌翻译的复杂性,不应该有一个绝对的翻译标准 。 通过在每个细节上的适当处理,原文的韵味与意境便能在译文中展现 , 从而突破诗歌翻译的瓶颈 。
三.结语
总的来说 , 国内外的各种译本存在着差异 , 与翻译者的理解力、审美观念、知识构架等因素都有关 , 译者也是读者 , 感悟原诗的意境韵味是前提 。
如果诗歌作者精通外语 , 由作者本人来翻译是最好的 , 没有谁能比原作者更懂得写那首诗时的创作感悟和隐藏在心灵的情感 。 当年我出版中英双语对照诗集时 , 由于英语原本是我所学的专业 , 我尝试为自己的作品英译 , 基本上体现了中文原诗的内涵 , 又贴近英诗的语言表达方式 。
译诗固然艰难 , 但是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需要 , 译诗也是译者必须坚持的一项工作 , 需在意美、音美、形美三美论中作不懈的探索与尝试 。
作者简介:
林琳 , 香港诗人词家 。 曾留學新加坡、日本 , 英文及商科專業 。 《香港文艺报》社长兼主编 , 香港当代文学艺术协会会长 , 香港新文艺传媒出版公司董事长 , 香港诗人联盟副主席 , 香港文联副理事长 , 香港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长 , 西北大学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国际诗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 。 《香港诗人》报副总编辑 , 《世界诗人》杂志副主编 , 《香港音乐文学报》主任编辑 。 曾荣获俄罗斯作协颁发“丝绸之路国际诗歌艺术银奖” 。 词作歌曲荣获CCTV中央电视台展播金奖及多个国际艺术节金奖 。 中英日三语诗词作品散见于海内外各大文学期刊 。 著有自译中英对照《林琳短诗选》(获香港公共图书馆馆藏) 。分页标题
【作者】林琳
【编辑】雷妙婷
【副总编】田涛
【岭南文化|林琳:浅谈中国诗歌与翻译】【总编】席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