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网|王艺:生活的艺术家


_本文原题:王艺:生活的艺术家
王艺
随风妖娆的最炫民族风、满身Logo的中国嘻哈风、整齐划一的美妆制作风、大同小异的网络流行风……这些粗粝而躁动的存在 , 已经遍布了我们生活的边边角角 , 时时刻刻充斥着我们的视觉感官和情感体验 , 重实用轻思想、重物质轻审美 , 似乎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阶段 , 但是这种去地域色彩的趋同化发展逻辑 , 非但没有形成独特的都市审美价值体系 , 反而抹杀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中内敛静好的审美理念 , 许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好的 , 为什么好” , 也不知道“什么是不好的 , 为什么不好” 。 而且家长的无知 , 导致了孩子的无知;现在的无知 , 导致了以后的无知 , 长此以往 , 人们的审美能力只会越来越匮乏、越来越缺失 。
那么 , 到底什么是美呢?

中国美术报网|王艺:生活的艺术家
本文插图
应县木塔?北武/摄
美是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时对理想生活的浪漫追求;是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对世俗百态细致描写的宋代生活场景;是应县木塔依托榫卯结构矗立千年不倒的东方传奇建筑结构 。 美还是《断臂维纳斯》体现出的残缺的美感和力量的和谐 , 是哥特式大教堂中线条的流动感和镶嵌玻璃画的斑驳疏离感 , 是拉斐尔笔触下母爱的温柔慈爱和安宁恬静 。

中国美术报网|王艺:生活的艺术家
本文插图
【德国】科隆大教堂
这些从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古典艺术中走出来的美好 , 包含了对自然的理性汲取、对生活的乐观求索、对思绪的感性认知、对科学的严谨探求和对生命的积极审视 。 这些美好集中起来 , 教会我们怎样优雅地成人 , 怎样精致地生活;教会我们怎样面对生活中的甘甜 , 怎样调节生活中的辛辣 。
知道“什么是好的 , 为什么好” , 知道“什么是不好的 , 为什么不好” , 才能在苟且的生活中 , 升华精神;才能在粗糙的生命中 , 升级灵魂 。
很早以前 , 我们区分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志就是“对外观的喜悦 , 对装饰与游戏的爱好” , 只有长期浸润在这种美好而和谐的环境中 , 个人的审美能力才能逐渐建构起来 , 对自身、对外在的审美诉求才能慢慢养成 。 所以 , 美好而协调的城市生活 , 是我们审美能力养成的基础——特色鲜明的城市建筑、舒适自然的色彩搭配、修葺精致的花木草地、设计独特的装饰风格、得体从容的穿着打扮、恰到好处的公共雕塑、素雅和谐的起居环境……不难想象 , 日常审美围绕这些因素展开 , 在引起极度舒适的生活环境中 , 个人审美会在耳濡目染中得以养成 。
此外 , 对于个人来说 , 我们能为提升个人审美能力做些什么呢?是否可以有意识地走进剧院 , 聆听舒伯特的《小夜曲》和阿炳的《二泉映月》 , 感受音乐带来的激昂情绪和想像力的自由发散;是否可以有计划地走进美术馆、博物馆 , 欣赏书法、绘画的笔墨晕染和自由的心绪徜徉;是否可以有目标地走进图书馆 , 阅读古今中外书籍中蕴藏的智慧雄辩和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是否 , 只是单纯地亲近大自然 , 触摸太阳初升前树叶上的露珠 , 亦或是旁观傍晚蛰伏于草丛中的蟋蟀……
审美教育、审美能力并不纯粹等于学习艺术课程 , 也并不仅仅依靠于艺术从业者 , 它是浸润于我们行为和思维的点点滴滴之中的 , 是即使随意的野餐 , 也要曲水流觞、咏诗论文 , 以此才成就了《兰亭集序》;是即使绝望的葬花 , 林黛玉也要亲手缝制、刺绣精美的布袋……那种深入骨子里的骄矜与雅致 , 是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追求 , 只有这样 , 才能在一颦一笑、一草一木中体会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分页标题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对审美能力的养成?因为只有你感同身受地接触到了真正美好的事物 , 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它、使用它、拓展它 , 才能在一粥一饭、一花一叶中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 , 才能成为有精致诉求的“生活的艺术家” , 才能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 美还远没有达到锦上添花的付出和接纳的程度 , 而尚停留在雪中送炭的恩赐和需求阶段 , 审美能力和美感感知能力的具备 , 是心力交瘁后在内心深处的一种安定自省 , 是躁动焦虑后在情感原点的一种抚慰体恤 , 是迷茫踌躇后在心灵远方的一种指引照明 。
或者 , 再初级些 , 审美能力和美感感知能力的具备 , 可以使你每天早起对镜梳妆时 , 从容搭配得体的衣服与妆容;可以使你闲暇外出旅游时 , 自然选取有历史积淀的城市和景点;也可以使你独自休憩时 , 一书一茶安然若素地走入自己的精神世界 。
我们希望 , 你有能从山川田野间感受到“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的清凉自在的能力;从诗词歌赋中体悟到“君生我未生 , 我生君已老”的缱绻情意的能力;从咫尺画卷里参解到“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的凄凉无助的能力 。
【中国美术报网|王艺:生活的艺术家】我们希望 , 你既有眼前的苟且 , 更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