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融|患者心悸胸闷、长时间房颤?中山医生妙用酒精解“心病”
5年前 , 患者陈俊(化名)出现心悸、胸闷症状 ,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 。 长时间的房颤会导致患者心率加快 , 心房增大 ,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据了解 , 绝大多数患有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患者没有明显症状 。 但一旦有症状 , 可能出现如脑梗、心衰等问题 。
【消融|患者心悸胸闷、长时间房颤?中山医生妙用酒精解“心病”】近日 , 陈俊不适症状加重 , 来到了中山市人民医院房颤中心求医 。 但由于病情拖延加重 , 慢性房颤患者的心房基质变化较严重 , 医生诊断发现常规治疗方法——“导管射频消融方法”对治疗患者病情 , 已经有所局限 。
经过中山市人民医院院长袁勇、心内科主任冯力、心内科邓志华医疗团队的仔细研究后 , 医院决定为该患者开展一项新技术———“房颤射频消融+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术” , 这是中山地区首次实施此项新技术 , 目前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医院开展了该项新技术 。
专家解读:什么是Marshall酒精消融治疗
据医生介绍 , 手术分两个步骤进行 。 第一步先行Marshall 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消融 , 造影导管经下腔静脉送至冠状窦内造影可见Marshall 静脉显影(图A , 箭头处);沿导丝将OTW球囊送入Marshall 静脉内 , 扩张封堵后经中心腔将无水酒精注Marshall 静脉内 , Marshall 静脉处心肌染色 , 提示造成二尖瓣峡部附近心房肌坏死(图B , 箭头处) 。 酒精消融术过程大约持续30分钟 , 过程中患者没有不适 。
本文图片
手术第二步行房颤射频消融术 , 经典的环肺静脉隔离射频消融是所有房颤治疗的基石 。 面对持续性房颤患者 , 医生邓志华选择为患者行环肺静脉隔离和线性消融 , 手术过程持续约2小时 , 完成了肺静脉隔离以及顶部线和二尖瓣峡部线的消融 。 经过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 , 持续性房颤线性消融最难做的二尖瓣峡部消融也变得相对简单 , 更容易实现彻底阻断 。 在消融二尖瓣峡部的时候 , 患者也成功恢复到了窦性心律 , 自己当即感觉心跳舒服多了 。
本文图片
目前 , 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在国内尚在开展初期 , 我院首例Marshall静脉的酒精消融成功 , 代表着医院房颤中心持续性房颤的综合导管消融技术上了新的台阶 , 可以为广大的房颤、房扑等复杂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
本文图片
创新技术:消融效率高 , 复发率更低
一直以来 ,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 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 , 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心力衰竭及心血管死亡的机率会明显增加 , 且致残、致死率极高 。
目前 , 射频消融已成为部分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 , 但持续性心房颤动因复发率较高、消融难度大 , 是房颤消融领域的最大难点 ,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射频能量对于Marshall韧带等心外膜结构的干预不充分、不彻底 。
本文图片
Marshall韧带是什么?如图所示 , Marshall 韧带是胚胎时期左主静脉退化残留的遗迹 , 它不仅是连接冠状窦与左房的心外膜通道 , 同时含有传导肌束、自主神经纤维等 , 在房性心律失常 , 如房颤、房扑等的触发和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 。 因其位于心外膜 , 且周围被脂肪垫等结构包裹 , 经心内膜途径的导管消融难度极高 。
传统Marshall 韧带消融是通过开胸或者穿刺心包腔的途径 , 但这两种方法创伤大 , 并发症风险高 。
分页标题
本文图片
据医生邓志华介绍 , 长程持续性房颤酒精消融术能够显著减少房颤或房速的复发 , 降低房颤复发及再次消融的可能 。 通过这项技术 , 有望使持续性房颤、左房房扑和复发性房颤消融的无事件生存率在目前基础上提高15% , 为房颤经导管消融“到不了 , 消不透”的情况提供了一项创新性技术 , 极大提高了消融效率 。
Marshall酒精消融治疗房颤相对安全 , 患者耐受性较好 , 随着技术的熟练 , 有效避免导管消融不彻底或者消融过度引发的心脏穿孔 , 减少导管消融的手术并发症 。
【采写】南方日报采访人员 曾艳春
【通讯员】林茹珠 唐柳青
-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专用馒头!加2种食物搭配,好吃又控糖
- 癌症|“五行”与“五色”,乳腺癌患者养生饮食应该这么吃!
- |美媒:新冠康复患者,难以恢复正常生活
- |医务社工能否为患者解决更多心理及社会问题?
- 甲状腺大讲堂|你听到甲状腺的呼唤没?甲状腺患者务必了解这些
- 癌症肿瘤,卵巢癌|结束治疗后,卵巢癌患者还需面对哪些挑战?
- 癌症肿瘤,肿瘤|满满干货!肿瘤患者这些食物能吃吗?
- 养花养鸟|这“3种”花,不仅好看还能助睡,失眠患者都需要,赶紧养1盆!
- |“T波异常”的患者都是心肌缺血吗?
- |中国有5亿以上糖尿病“潜在”患者 预防肥胖是防控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