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以炯|云贵千年夺魁第一人与刺梨的故事
在二三百年前 , 刺梨就引起了文人的重视和注意 , 围绕着刺梨花、果、叶、枝 , 古人在诗词中对刺梨多有描述 。清道光十三年吴嵩梁有“新酿刺梨邀一醉 , 饱与香稻愧三年”的诗句 , 吃三年稻米还不抵喝一顿刺梨酒痛快、尽兴 。晚清莫友芝有“形模难适眼 , 风味竞舒眉”的咏《刺梨》名句 , 模样不好看 , 吃起来竟然酸甜爽口 , 眉毛都舒展开了 。
【赵以炯|云贵千年夺魁第一人与刺梨的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今最广为传道的是清光绪年间的青岩状元赵以炯的《咏刺梨》 。
生在山间不入盆 , 擅妍不肯进朱门 。
却和龙井酿成酒 , 贡上唐朝承圣恩 。
——赵以炯《咏刺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以炯 , 字仲莹 , 又字鹤林 , 清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生 , 贵阳青岩人 。清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人 , 光绪十二年(1886年)丙戌科中进士 , 殿试一甲第一名 , 中状元 , 大魁天下 , 成为云贵两省自科举以来“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的第一人 。与康熙年间武状元曹维城、光绪年间文状元麻江人夏同和、遵义人探花杨兆麟称为清代贵州“三状元一探花” 。
赵以炯是云贵两省自科举以来“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的第一人 。这首诗是赵以炯孩童时期所作 , 就初现其过人才华 。诗中前两句“生在山间不入盆 , 擅妍不肯进朱门 。”讲的是刺梨生于野外山间 , 花朵艳丽夺目 , 却不愿进入“高门”做“温室花朵”的“气节” 。“却和龙井酿成酒 , 贡上唐朝承圣恩” 。第三句中的“龙井” , 是青岩古镇上的千年古井;第四句讲述了刺梨与龙井泉酿成的美酒 , 作为贡品上贡朝堂 。可见赵以炯对刺梨的热切喜爱以及刺梨的高尚品格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以炯的一生
赵以炯中状元后 , 授职为翰林院编修 。光绪十四年(1888年)出任四川乡试副考官 , 光绪十七年(1891年)出任提督广西学政 ,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回京出任礼部会试顺天同考官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 赵以炯在其母赵三太陈氏病故后 , 丁忧回籍守孝三年 , 并在学古书院主讲 。期满后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入京复职 , 后因感仕途艰难而辞官返乡在青岩讲学 。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八月 , 赵以炯于青岩家中病故 , 终年49岁 。
赵以炯的一生 , 除大魁天下名噪一时外 , 在后来的仕途中并无太多业绩记载 , 在京城备感官场环境复杂 , 无心相争而抱病辞官返回故里 , 也透出了其淡泊名利的坦荡品格 。
赵以炯以自己的才学 , 为贵州写下了永垂青史的一页 , 但却英年早逝 , 实在憾事 。
- 朱桀的行走笔记|秋意浓,淮南一座千年古寺悄然走红,两棵千年银杏成焦点
- river2014大河|山东临沂新建了一座郯国古城?三千年前这座古城真实存在过
- 考古盗墓,名著典籍|湖北江陵现秦墓,出土失传千年的古籍,专家:归藏,比周易还要早
- 鸭鸭爱生活|“吴中第一山”仅34米,内有千年斜塔,苏东坡在此留下千古名句
- 弹指间行摄|扬州有座千年古刹,纪念中日友好交流使者,获称唐宋风流第一寺
- 光明网|李白的墨宝你见过吗?天津这座千年古寺里就有
- 寻美食|【旅游】随州请你来打卡
- 甘南旅行攻略|神秘的甘加秘境八角城,造型独具一格,城墙屹立千年而不倒
- 一只之旅行|我国最大的盐湖:产盐量20多亿吨,能供60亿人吃上千年!
- 颖之星语|丹山赤水,千年银杏兄弟,自成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