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文化|正在消失的传统农具(一)
_本文原题:正在消失的传统农具(一)
中国乡村地大物博 , 民风淳朴 , 传统的农耕文明遗迹及生活形态都是振兴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 。 农耕文化越突出、越典型 , 越贴近城镇居民亲近大自然的“乡村梦” , 乡村旅游也越有发展潜力 。 如水车灌溉、围河造田、山田岗坳、农舍、农家院、篱笆墙、土墙、土坯房、磨房、石臼、石磙、老油坊、农耕器具、灌溉器具、脱谷净谷器具、纺纱织布车等等 。
农耕文化是一种带有很强的生态环境特点的地域文化 , 南方北方 , 各有差异;东部西部 , 各具特色 。 我们经常说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还有“岀门三五里各处有乡风”等等 , 都表明了农耕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 也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见证 。 它兼具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进步两种不同要素和特征 , 彰显人和自然之间长期而深远的关联 。
农耕文化源于乡土乡村 , 它与农村 , 农民和土地紧密相连 , 与平民百姓共生共存了几千年 。 农耕文化保持自己的特色 ,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延续传承 , 深深植根于乡村生活的土壤之中 。 现代机械化农耕器具 , 大部分是由旧农耕器的原理演变改进而来 。
自农耕器具起源以来,农耕器具已经经历了几千年来漫长的变化,不断改进农耕器具延续至今 。
01
犁
犁 , 是农民种田的第一套工序 , 犁轭架牛颈 , 犁人一声吼 , 牛在前面拉 , 人在后面扶 , 犁田必须在田埂边留三犁宽 , 顺时针方向开犁 , 再逆时针方向把留下三犁宽翻犁过来 , 俗语称 , 绞埂 。 只见田土顺犁的右边依次翻倒 , 但高低不平 。 驾驭牛有专业语言 , 如撇之 , 是右转;牵之 , 是左转;哇之 , 是停止……
本文插图
民间有《犁田歌》曰:“骚牯犁田几千年 , 翻耕山畈旱水田 。 播洒陈年谷种子 , 牛郎织女在凡间 。 ”史料记载 , 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 那是我国政治经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 诸侯之间激烈的争霸战争 , 对综合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 因而极大的促进农具的改进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 牛耕和铁质农具可谓是因运而生 。
秦汉时期 , 官府专门设立了农具管理部门 , 召集一些能工巧匠 , 从事农具设计制造 。 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对犁没有任何改进 , 隋唐时代 , 随着国土面积扩大 , 耕地也大幅度增多 , 对犁作了重大改进 。
唐朝诗人陆龟蒙有关犁的专著《耒耜经》描写细致:“犁 , 木而为之者曰犁底 , 曰压镵(柱) , 曰策额(套牛脖子) , 曰犁箭 , 曰犁辕 , 曰犁梢 , 曰犁评 , 曰犁键 , 曰犁槃 。 ”就是说这犁有多种大小不同 , 形状不同的金属和木制零件组装而成 。 据史料记载 , 当时的犁全长一丈二尺 , 犁镵长一尺四寸 , 宽六寸 。 犁壁长宽一尺(起翻土作用) 。 犁底长四尺 , 宽四寸(犁底和犁镵固定犁头) 。 犁辕长九尺 , 它和犁评起支配犁工作的作用 。 犁评是调节犁头上下 , 加压犁浅 , 放压犁深 。 有句土话“田犁深一寸 , 稻谷挑不动” , 调节深浅的原理延续至今天机械犁铧 。
02
耙
犁的发展进步不是个体单纯的演变 , 其它农耕器具也与之并进 。 农村生活过或从事过农业生产的人都知道 , 犁翻过来的土壤大块大块的 , 存留着很大空隙 , 这样田地不平 , 土壤不密实 , 不易存水 , 水分容易蒸发 , 播种也不易岀苗 , 所以犁翻过来的大块土壤先人工用锄头破损 , 放水浸泡 , 再用耙破碎耙平 。
本文插图
耙 , 长方形木框 , 框的前后横梁上有撇形弯的铁齿 , 弯形往后 , 起到划碎土块的作用 , 牛在前面拉也省力 , 人站在上面随着耕地平面高低而用力 , 这样能调整耕平整度 。 唐朝陆龟蒙《耒耜经》讲到:“耕而后耙 , 散块去草 。 ”乡村流传一句古话“犁不到你耙也要耙到你” , 可见耙的功效 。分页标题
03
耢(力车、立滚)
耢 , 它和耙相似 , 耙耢同制 , 耢和耙功效不同 , 耙是碎土 , 疏松土壤 , 耢是耘土 , 在播种前再作次细致工作 , 土壤密度高 , 水分流失少 , 种子播下去就能较好的发芽生长 。 耢工作时用牛拉 , 人站在耢上 , 交替用脚使劲踏着 , 正常是后耢压前半耢 , 直横两次 , 这样划破土块 , 压平耕田 , 土壤碎成泥状 。
本文插图
特别刚分田到户 , 找籽割的比较多 , 留下的稻桩比较长 , 犁田翻压还有部分稻桩留在土面上 , 因为耢有不规则的齿 , 这时需耢来把稻桩压到泥土中去 , 通过水浸泡促使稻桩腐烂 , 既方便耕种 , 也是有机肥料 。
本文插图
04
耖
耖 , 是水田整平碎土和疏通泥田的农耕器具 , 高三尺 , 宽四尺 , 上有横柄 , 耖齿直形尖长 , 比较密 , 刬破地块功效好 。 南宋《耕织图》描述耖田:“脱袴(裤)下田中 , 盎奖著塍(田埂)尾 。 巡行遍畦畛(日间小路) , 扶耖均泥滓 。 迟玉春日斜 , 稍稍樵歌起 。 薄暮佩牛归 , 共浴前溪水 。 ”细致描述了耖田的艰难过程 , 从脱裤下田到太阳西落 , 才把牛放轭收工 , 一起洗洗满身泥土和一身的疲惫 。
我国劳动人民 , 能够在二千年前就创造发明了农耕器具 , 有了农耕器具提高了农民生产力 , 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 农耕器具改进和技术传承有漫长的历史 ,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还有木匠能串犁 , 打耙 , 组耢 , 装耖 , 人称犁木匠 , 现在可没有人能干此活了 。
本文插图
05
水车
木制水车 , 它主要用于灌溉 , 抗旱 。 它的水槽中 , 有一长串木制叶片(杨柳树制) , 以脊椎状木榫连接(一节节似龙骨) , 又名龙骨车 。 绕车头与车尾两木齿转轮成环戽水 。 龙骨车又分脚踏水车和手摇水车 。 在南宋时期诗人范成大有“卧卧打鼓踏车声 , 丁男常在踏车头”的诗句 。
龙骨车的构道和使用方法 , 王祯在《农书》里描述:车身用木板制成槽形 , 宽狭跟槽相称 , 长则比车身木板槽两端各短一尺 , 空尺位置安放大小较轴 , 行道板上面如下面环绕着通连的龙骨散叶 , 上端绕大轮轴 , 下端结小轮轴 , 各有回根拐木 , 大轮安装在岸上的两根木架中间 , 人身靠在架的横木上 , 脚踏拐木 , 大轮带小轮转动 , 水就被车上岸来 。 脚踏水车要配以脚手架 , 一般是两人或扶立架上(俗称二人头 , 四人头) , 用脚连连踩踏车头转轮齿上的木墩 , 车头转轮滚动 , 中间木齿轮牵动龙骨 , 节节叶片将水压入水槽并带上车头流出 。 脚踏水车多用于较平坦的盆地田块 。
本文插图
手摇水车(俗小水车)只在车头装上摇把 , 较小较轻 , 拆装简便 , 多用于小田块 , 水位高塘沟 。 水车简便实用 , 提水成本低 , 是人们创造性利用自然水力灌溉的一部杰作 。 不少地区分田到户时还在使用 , 有了水车 , 人们战胜了天灾 , 换来了好收成 。 现在大户承包 , 不使用水车了 , 水车丧失了它的有效作用 , 但是在许多公园及旅游景点我们还能常常看到它的身影 。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六尺巷文化|正在消失的传统农具(一)】分页标题
- |西郊线变身三山五园文化专列,扫描车内二维码可读专题读物
- |《妈祖回家》在京举行首映礼,传递两岸文化共情
- 文旅中国|市级文明单位考核组检查指导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 很多|中国最容易弄混的两个省,外国人傻傻分不清,但两省历史文化深厚
- 民俗|戏曲·佤族清戏 | 腾冲县传统地方戏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大观|探寻中华文明记忆,从这里说起 ——听考古专家栾丰实教授谈中华文明探索的几个要素
- 拾文化|这样的钟馗,要有女鬼来配
- 去哪玩|地区文化 | 如梦如幻阿尔山
- 居委会大爷|“颂党恩 送义诊 健康生活舞起来”群众文化流动优秀节目展演(三)
- 子非鱼|它们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北京地铁站名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