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编辑导读:如何促进产品增长呢?有两大路径:产品型增长和增长型产品 。 前者是先制定核心产品 , 然后再做规模销售;后者是制定好增长策略和找好场景后 , 再进行产品矩阵 。 本文对这两种增长路径展开深入的分析 , 揭秘增长的底层逻辑 , 希望对你有帮助 。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本文插图
我修生活禅 , 经常会有人问我 , 禅究竟有没有神通?
有没有神通?我只能笑而不答 。 但是如果让我给神下个定义 , 这个我知道:所谓神 , 就是业余选手对专业选手的膜拜 。
比如当我们普通人看到乔丹打篮球 , C罗踢足球 , 会觉得他们是神 。 因为 , 我们除了仰望 , 他们会的技巧 , 我们都做不到 。
神(高手)是怎么解决问题的?神级高手 , 都是一即一切 , 一切即一 。 什么意思呢?他们都善于把一个问题 , 从一个整体 , 拆解成无数个细节 , 然后 , 又能把这些细节 , 灵活运用到一气呵成的整体动作中去 。 所以 , 神一样的企业家或者创业者 , 都是有自己的思维框架的 。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增长框架 , 产品型增长与增长型产品 。
一、两大增长路径
1. 产品型增长和增长型产品有何区隔?
我们给三个视角 。 先务虚 , 然后再讲案例 。
第一 , 孙子兵法视角:上兵伐谋 , 其次伐交 , 其次伐兵 , 其下攻城 。
增长型产品这端:
一开始兵都没动 , 上等的兵法是以谋略取胜 , 其次是搞外交 , 找合作伙伴去了 。 这两边跟直接打仗完全没关系的 。 然后才去把粮草兵马组织好 , 最后实在不得已就打一仗 。
产品型增长这端:
先把产品准备好 , 然后干什么?赶紧打仗(规模化销售) 。
销售完之后发现供应链有问题 , 渠道有问题……赶紧优化上下游(生态整合) 。
最后 , 做大了 , 发现竞争对手来抢地盘了 , 这时开始启动竞争策略 。
第二 , 企业管理视角:一流企业做标杆 , 二流企业做品牌 , 三流企业做产品 。 这是务虚的 , 在这里不多讲 。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本文插图
第三 , 客户需求视角 。
引领需求:当企业是引领需求时 , 一开始提出的理念 , 大部分人都不认同 , 觉得你是错的 。 然而 , 难行道易成功 , 易行道难成功 。 一旦成功了收益就非常大 。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本文插图
创造需求和满足需求:就不多解释了 。
2. 总结一下两种增长路径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本文插图
产品型增长:
先把核心产品搞出来 , 规模化销售 , 合作生态上下游赶紧梳理好 。 规模大了之后 , 有人开始跟我们抢了 , 或者我们去抢别人了 , 这时才开始重视竞争战略 。
增长型产品:

  1. 一上来就先定增长战略 。 然后是找建立竞合生态(比如拼多多与微信 , 有竞争 , 有合作) , 再去洞察客户场景 。
  2. 场景特别重要 。 场景是提升消费欲望的工具 。 很多时候 , 我们产品卖不动 , 不是消费者没有消费欲望 , 而是因为没有找到消费场景 。 比如爆米花 , 就是强场景消费品 。
  3. 找完场景之后 , 才是产品矩阵 。 产品只是载体 , 客户感知价值才是真正的交付标的 。
二、产品型增长三步法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本文插图
大家一看到这个框架 , 估计就晕倒了 。 没关系 , 我们先讲一个真实案例 , 后面再串讲框架 。分页标题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本文插图
面对比你强的竞争对手 , 如何做差异化?
现在我们把时间推到2008年末 , 饿了么在上海交大的闵行校区正式开办 。
有个竞争对手叫小叶子 , 已经干了一年多了 , 比它资金雄厚 , 两家都做外卖 。 现在小叶子打它 , 说但凡在我这订外卖的同学 , 我给你免费送一个荷包蛋或者一盒冰红茶 。
这种情况下 , 饿了么怎么跟它打?
小叶子领先1年多开业 , 资金实力相对雄厚 。 饿了么刚开始干 , 可用资金只有5万 。
现在小叶子开始补贴打价格战 , 请问饿了么怎么做产品?怎么突围?
这一点跟我们很多创业者遇到的问题很像 , 你没有退路 , 在一个非常小的市场空间里 , 跟一个比我大的比我早的对手遇上了 。 对手现在开始进行价格补贴了 , 想一把掐死我们 , 怎么破局?
现场学员:换战场到白领市场 , 融个资打价格战 。
曹老师:那时饿了么创始团队是大四学生和研一学生 , 怎么去融资?2年多以后才碰到朱啸虎的 。
现场学员:提供差异化的商户资源?
曹老师:你讲得非常对 , 什么叫差异化的商户资源?这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假设呢?你这个提议里面是隐含着假设的 , 怎么跟对手进行差异化?小叶子是干什么的 , 饿了么是干什么的?
现场学员:签独家商户?
曹老师:签独家很难 。 小叶子已经把好摘的果子摘了 , 饿了么落后于人 , 也没有资金实力 , 也没有股东资源 , 也没有流量 。
现场学员:换个地方?
曹老师:上海交大闵行校区 , 我们事后总结 , 它可能是全球最好的单一外卖市场 。
这个校区理工宅男多 , 校区新建的食堂设施不完善 , 还要走很远才到 。 理工男的不愿意走路 , 旁边有华师大 , 美女特别多 , 他们也不愿意去 , 所以这个地方是非常好的一个外卖市场 。 饿了么不能离开这个市场 , 怎么办?答案是差异化 。
怎么差异化商户呢?
小叶子的增长策略是这样的 , 它把附近有电话外卖的全部搞成了PC外卖 。 好处是 , 把市场份额都抢占了 。 坏处是 , 起送的客单价超过25元的商家 , 超过了50% 。
请问这里面出了什么问题?
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 , 25元以上吃外卖 , 太贵了 。
饿了么一分析情况 , 价格战不能打了 , 那我就差异化 , 提供18块钱到25块钱的外卖 。
我们来梳理一下:
小叶子的产品是什么?泛大学周边的外卖服务商 。
饿了么的产品是什么?大学生专属的外卖服务商 。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本文插图
回到这个框架中 , 饿了么是不是比小叶子的产品三要素更清晰?需求更精准?
客户需求 , 决定了产品属性 。 显然 , 饿了么在客户需求维度上 , 比小叶子要领先 。
我们继续再往下分析:
说的很容易 , 大部分18块钱到25块钱的饭菜只有夫妻店才有 , 连电话订餐可能不一定有 , 更没有电脑 。 怎么办?
于是它推了一个政策 , 跟夫妻店说我免费帮你攒电脑 。
夫妻店这边怎么做决策?
虽然是你帮我免费攒电脑 , 但是我毕竟还得掏3000块钱 。 你现在还不能证明 , 我上了PC外卖之后 , 订单量立马蹭蹭蹭上涨 , 我为什么要信你?
夫妻店不愿意花3000块钱买电脑怎么办?
现场学员:免费给他们垫钱 。
曹老师:饿了么总共才只有5万块钱 , 这点钱还包括生活费 。
现场学员:他们可以在宿舍里用电脑 , 再电话通知夫妻店 。
曹老师:这样操作效率特别低 。 张三打电话来说 , 我们订一个餐 , 鱼香肉丝、茄子什么的 。 饿了么这边接电话说 , 我找支笔 , 稍等一下 。 效率太低了 。分页标题
如果到店里去观察 , 你会发现老板娘每天下午都有一段空闲时间 , 无事可做 。 如果告诉老板娘在空闲时间可以看电视剧 , 买电脑的客户价值就呈现出来了 。
这时 , 我们来梳理一下:
送外卖是什么产品?功能型产品 。
帮夫妻店攒电脑是一款什么产品?服务型产品 。
买完之后老板娘可以追剧了 , 这是什么产品?内容型产品 。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本文插图
我们再回来看一下这个框架图 , 是不是一下子就懂了一些 。
我们继续再往下分析:
我觉得张旭豪他们可能是中国大学生创业这里面最牛的一批人了 , 那时他们没做过商业 , 不懂得事后来总结出来的这些东西 , 但是在创业早期能够朦朦胧胧地想到和用上这些商业框架与技巧 , 真的是非常牛 。
商业是有养店期的 , 饿了么苦哈哈送了多少单之后 , 还是亏损 , 运营缺钱怎么办?
他们想了个点子 , 我们是大学生 , 能够帮助你做数据分析 。 比如说鱼香肉丝在什么时候订单量多 , 在什么时间哪个烧烤好卖 。
我把你上个月的经营数据分析一下 , 然后卖给商家 。 问题来了 , 商家愿不愿意付钱?如果愿意 , 那出多少钱?
做金融的跟做实业的不一样 , 做金融的动辄10个亿来15亿走 , 这是很正常的 。 可是做实业的 , 不管公司多大 , 永远都没有1亿的收入 , 全是一分一分钱、一个交易一个交易累积的 。
所以 , 你要让夫妻店花100块钱来买这个数据产品 , 他们大概率是不愿意付费的 。 怎么办?
于是饿了么跟他们做个交易 , 说我免费送给你行不行?但我有个条件 , 现在销售提成两家都是一样的 , 都是8% , 这是当时的行业规则 。
我们就按照上个月我帮你达成的交易额8%来计算 , 这个月1号你按上个月的交易额把提成付给我 , 然后到这个月31号咱俩结算一下 , 多退少补 。
请问这是什么产品?服务型产品(金融服务) 。
金融本身属于服务型产品 , 这个服务是服务了客户还是服务了自己?服务我自己 。 饿了么相当于从商家那里获得了一个月免息小额贷款 。
有了这款产品还是不行 , 经营现金流还是不足 。
于是 , 饿了么又向美国学习SaaS定价方法:
假设饿了么从一个商家上个月销售提成500块钱 。 但是现在我告诉你 , 我愿意一个月只收400块钱 , 一年一次性收你年费4800块钱 。
客户愿不愿意干呢?
这里分两类客户 , 一类是订单量少的 。 上个月我交给你200块钱 , 现在我掏400块钱 , 不划算我不干 。
另一类是上个月是500块 , 再上个月是400多块 , 肯定干了 。 大家都会按照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来做决策 。
这里 , 我要说一个观点 , 可能会很颠覆你们的认知 。 很多商家很自恋 , 认为自己产品特别好 , 所以 , 客户需要我们 。
其实不然 , 客户并不需要我们的产品 , 客户需要的是解决他的问题 。
饿了么这个服务型产品 , 相当于以牺牲毛利为代价 , 换取了商家1年期无息贷款 , 而且金额还不小 。
这个行为之后又产生了行为 。
假设你是这个夫妻店的店主 , 你在小叶子里面有8% , 你在饿了么这边已经把一年的费用4800块钱都付完了 , 请问对你的行为上有没有改变?
你会不会觉得在小叶子花了8%有点亏?你会不会在顾客订餐的时候 , 跟他们说去饿了么订 , 那边又快又好 , 我们在小叶子派单会比较慢……你会不会这样?
商家想赚钱这个是理性的 , 所以渐渐的商家就帮助饿了么从小叶子那边分流客户了 。 大概9个月左右 , 小叶子这么强劲的竞争对手 , 就被饿了么从这个市场完全挤出去了 。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我们来总结一下 , 看看饿了么在早期是怎么打的 。
第一 , 解决需求问题 。
饿了么跟小叶子之间进行价格战 , 对方一补贴 , 它就卖不动了 。 卖不动的时候 , 它是怎么解决的?
饿了么把外卖锁定在18-25元之后 , 相比小叶子 。 它的产品三要素是什么?大学生专属的外卖服务商 。
小叶子上面有50%以上外卖是供应给大学周边年轻人的(不是大学生) 。
请问这是不是需求问题?
一个需求更聚焦 , 一个需求不够聚焦 , 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 , 一个人的需求比另外一个人的需求维度更高?一个精准 , 一个不精准 。
第二 , 解决流量问题 。
可是做到这样还是活不下来 , 因为规模效益没到 , 企业还是亏损的 。
创业都有一个死亡峡谷 , 它在死亡峡谷中怎么办?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去给夫妻店配一个电脑?
为什么要去做几款服务型产品?还是希望自己能长得更大 , 长得更快 。
这边是流量问题 , 很多人以为流量是广告 , 流量是发传单 。 其实不对 , 微信就是中国最大的流量型产品 , 你为微信这个产品本身付过一分钱吗?没有 。
鸡蛋正常价格10块钱一斤 , 我在超市门口打个招牌:5块钱一斤 , 100斤限量先到先得 , 这是什么?流量型产品 。
所以不要以为流量不是产品 , 能够做到产品型流量 , 这个流量一定很厉害 。
第三 , 解决竞争问题 。
面对实力更强的竞争对手 , 如何做差异化?
先说心智:我是更符合大学生使用的外卖 。
供应链不变 , 这句广告语永远是吹的 , 所以供应链要落实 。 饿了么的供应链变成18~25元的外卖 , 又在定价上预收了商家一年的提成佣金 , 帮助它快速平安地度过了死亡峡谷 。
这是什么问题?竞争问题 。 竞争也包括自己跟自己竞争 , 你能不能快速的跑过死亡峡谷也是关键 。
于是 , 通过上面这个案例 , 我们就得到了下面这个结论: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本文插图
产品三要素 , 需求一定要拉升维度 , 要去找增量市场 , 想办法满足需求 , 去找高欲望消费的 。
产品三结构 , 要找高维多元流量 , 企业做到这一步的时候 , 你在这个地方下功夫的时候 , 往往市场增长就没那么快了 , 这个时候你要创造一些需求 。
产品三战场 , 到了存量市场 , 你一定要引领需求才能活下来 。 个头大了 , 这时候很多因为竞争对手太多了 , 消费者往往对你家的消费欲望也没那么强了 。
这就是产品型增长的底层逻辑 。
三、增长型产品三步法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本文插图
增长型产品反过来了 , 增长战略排第一位 , 客户决策排第二位 , 产品矩阵排第三位 。
1. 传统产业+互联网8大增长战略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本文插图
  • 需求导向型:永远找增量市场 。 远离竞争 , 就是最好的竞争 。
  • 竞争导向型:在存量市场里 , 相比对手产品 , 有些指标要好 。
  • 成本领先型:我卖10块钱能活 , 对手卖10块钱就死掉了 。
  • 解决方案型:客户在决策的时候 , 不太好找到我的对手来进行比较 , 所以我可以卖得贵 。
  • 流量驱动型:我在大江大河里面捞鱼 。
  • 用户驱动型:我自己家里有一个鱼塘 。
  • 数据驱动型:我通过数据能找到一个商业价值 。
  • 认知驱动型:同样是做一个产品 , 不同企业家采取的商业模式就完全不一样 。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本文插图
增长战略 , 不是孤立的 , 通常都是组合运用 。 比如 , 一个企业有可能是需求导向型+解决方案型+用户驱动型的某种组合 。
好的增长战略 , 绝不是一个市场定位 , 一个营销策略 , 那么简单 。
好的增长战略 , 是一系列的业务行动+一连串的商业成果 。
我们这里讲2个增长战略的综合案例:
增长战略案例1:文和友
文和友抓住了小龙虾的消费风口 。 随着小龙虾产业兴起 , 做出了小龙虾爆品 。 高峰时段 , 号称一天只放8000个号 , 但预约的有20000人.
拥有小龙虾爆品之后 , 不知道什么原因 , 文和友开始学习日本单品店策略 。
我们到日本旅游会发现 , 一条街上好多店全是单品店 , 每一家卖的东西都不一样 。 这边卖天妇罗 , 那边卖烧烤 。 外行看热闹 , 内行看门道 , 其实很有可能是在四大餐饮品牌旗下的店吃来吃去 。
文和友和传统餐饮不一样的地方 , 就在于客户认知管理上下了功夫 。
在客户认知中 , 文和友是一系列的单品店集合 , 比如小龙虾、臭豆腐等 , 全是用单品去打产品组合 , 而不是传统餐饮店优先主打品牌 , 后去打几个招牌菜 。
插一句话 , 西贝最近几年 , 几乎每年都推出新的快餐品牌 , 然而效果都不理想 。 这里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
有了小龙虾爆品和系列单品店之后 , 文和友拿到了比海底捞还厉害的数据价值(翻台率8.3) 。
8.3有什么用?就是客户变了 , Shopping Mall 成了新客户 。 文和友可以去 Shopping Mall 那里拿到新的商业价值了 , 就是租金便宜 , 位置还好 。
文和友开的店是大店 , 已经大到超越了一个餐饮店范畴 。 这些店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空间 。
每个城市里都有一些必备的功能 , 就跟大楼一样 , 它一定应该有电梯 , 应该有卫生间 , 应该有食堂 , 应该有停车场 。 一个城市空间 , 里面应该有些东西 。
文和友做了一个老街 。 老街有两种功能 , 一种功能就是城市的记忆载体 , 就是个社会、历史、人文等职能 , 不是我们的餐饮商业功能 , 跟卖什么一点关系没有 , 这是第一个 。
第二个 , 如果老街这个里面又有高频应用 , 它又变成什么东西了?市民休闲的承载空间与集散地 。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老街 , 但是为什么很多老街没有人流呢?主要是缺乏高频应用 。
文和友既是城市记忆载体 , 里面又有高频应用(餐饮) , 这才是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
它到了这一步再往下做一步是什么?已经变成了 Shopping Mall的优质供应商了 。
非常类似早期的大连万达 , 有段时间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想请大连万达来市中心开个店 。 为什么?一个城市载体 , 一个是高频应用 , 这两个都要有 。
我们来梳理一下 , 文和友的增长战略五步曲:
  1. 抓住单品风口 , 形成基础流量 。
  2. 管理客户认知 , 建立多个单品店的产品矩阵(不是1个品牌下的多个招牌菜) 。
  3. 数据驱动 , 找到了翻台率8.3的全新商业价值 。
  4. 打造“老街” , 成长为城市空间载体 。
  5. 从长沙向外扩展 , 复制万达模式 。
显然 , 文和友增长战略=需求导向型+流量驱动型+解决方案型+数据驱动型+认知驱动型 。
增长战略案例2:拉面说
假如把时间推到2016年 , 方便面三年下滑了30% 。 有人说要做高端方便面 , 让你投100万 , 你敢投吗?我肯定不敢 。 因为逻辑上不能说服自己 。
拉面说是怎么破局的?
第一步 , 大胆假设 。
拉面说来源于三个90后小姑娘的大胆假设 。
在中国有堂食的日式拉面 , 客流量很大 , 这是大家都认可的 , 不需要市场教育 。 比如在北京机场里面 , 味千拉面店 , 乌泱乌泱的人进去 , 一会儿就出来了 , 翻台非常快 。分页标题
为什么堂食的日本拉面不能搬到家里去吃呢?
论点有了 , 论据呢?我凭什么信你?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第二步 , 做品类区隔 。 品类是一定要区隔的 , 市场一定要区隔的 。
假设一上来就卖胡椒牛肉面+重庆小面+日式豚骨面 , 有没有市场区隔?没有 。
尽管拉面说后面要扩展产品线 , 但是在早期如果不做一个市场区隔不单点突破 , 是很难破局的 。
所谓市场区隔就一句话 , 这个行业这个里面的人都往左 , 我一个人往右 。
至于市场区隔 , 大多数商家都卖中式方便面 , 但是卖日本方便面也不止它一家 , 还有其他人卖的 。 只有它突围出来了 。
第三步 , 做价值感知 。 它的价值怎么感知的?
它说我的面是半干生鲜面 , 我的肉是用宇航技术冷冻的 , 可以常温下保存的大块肉 。 一般方便面里面看不见肉 , 一小块一小块的 , 它为什么就是最大块的呢?
汤是32种食材 , 熬了12个小时的 。 这就是刀刀见血的客户认知管理与市场教育 , 我给你价值感知 , 3+1 , 最后的价值感是日式风格的包装 。
第四步 , 做推广 。 我个人觉得 , 早期的拉面说的推广 , 效果最好的是在B站 。 虽然在微博的曝光量很大 , 但推广效果不如B站 。
B站是一个不能做直接交易的地方 , 这就到下一步了 。
第五步 , 有几个大的爆品承接 。
在一个地方做完流量之后 , 如果没有爆品承接的话流量就太可惜了 。
拉面说的增长就这么出来了 。 成功能不能复制我不知道 , 但有章法的跟没章法 , 就是业余选手与专业选手的本质区别 。
我们也来梳理一下 , 拉面说增长战略五步曲:
  1. 大胆假设:为什么没有高端在家吃的日本堂食方便面?
  2. 品类区隔:主打日式高端 。
  3. 价值感知:所见即所得 , 3+1的客户认知管理 。
  4. 流量拦截:早期推广 , 效果最好的就是B站 。
  5. 转化承接:天猫、淘宝平台 , 一定要有流量高转化率的单品 。 显然 , 拉面说增长战略=需求导向型+流量驱动型+解决方案型+认知驱动型 。
四、总结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本文插图
1. 底层逻辑
产品型增长 , 是从货 , 到场 , 最后是人 。
增长型产品 , 是从人 , 到场 , 最后是货 。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本文插图
我们总结的时候 , 重点讲增长型产品 。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本文插图
2. 以增长为导向的增长型产品
增长型产品 , 就必须要在远场景、近场景、超场景3种场景下 , 满足目标客户群不同的消费需求 , 实现全场景流量拦截与转化 。
比如 , 拉面说跟三九感冒灵在一起搞个联名款 , 这就是非购物场景下的消费需求 。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以传播为主 , 销售为辅 。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本文插图
3. 以客户为核心的增长型产品
增长型产品 , 找准需求 , 拉升欲望 , 是重中之重 。
饿了么比小叶子会调整它的消费欲望 , 所以不同的消费欲望要用不同的营销方法 , 而且客户价值要可视化 。 没有可视化 , 讲了半天 , 消费者无感 , 编码效率低 。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本文插图
4. 以产品为矩阵的增长型产品
增长型产品 , 都是产品矩阵型的 。 只是大家不一定能感受到 。分页标题
这里有一个核心观点:
产品只是载体 , 客户感知价值才是真正的交付标的 。 这是必然是传统零售到新零售 , 巨大的认知升级 。
5. 结论
今天内容主要是两大增长路径:产品型增长与增长型产品 。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本文插图
产品型增长 , 就是产品三要素 , 到产品三结构 , 再到产品三战场 , 依次是解决需求问题 , 解决流量问题 , 解决竞争问题 。

|关于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这几点要清楚
本文插图
而增长型产品 , 就完全不同了 。
先以增长为导向(创造商业价值) , 再以客户为核心(创造营销价值) , 最后是以产品为矩阵(创造感知价值 , 是真正的交付标的) 。
#专栏作家#
曹升 , 灰度认知社创始人 , 微信公众号:灰度认知社(ID:HDrenzhishe)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 客户同理心导师 , 擅长从客户视角透视传统产业+互联网的增长逻辑与战略机会 , 帮助客户打造品类第一 。
本文整理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 , 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