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 2016 年以来 , 中国制造向世界亮出一张张创新名片:高铁、核电等装备跨洋过海 , 国产大飞机蓄势待飞 , 华为、小米等品牌引领消费潮流 , 寻找暗物质的卫星“悟空”动于九天之上……这些都表明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 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然而 , 与发达制造国家相比 , 我国制造业的产量、进出口数量、从业人数等都在全球领跑 , 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 , 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一直存在 。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 , 更多是充当制造者的角色 , 而不是创造者和设计者 。 那么要驱动“中国制造”向纵深发展 , 就必须强化“中国智造”的广泛运用 。 这就需要让“中国制造”插上“智”的翅膀 。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华丽转身 , 需要人之智 , 集众人之智 。 时至今日 ,旧有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 , 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能寄望于少数研究人员坐在房间里闭门造车 , 而是要充分调动全体国民的聪明才智 。 集众人之智 , 发挥“双创”和工匠精神互促共进作用不失为广纳群贤的有效渠道 。 借“双创”东风 , 使工匠精神成为亿万人民创业创新的价值追求 。 工匠精神是提升“双创”的跳板 , “双创”是培育工匠精神的熔炉 。 “双创”和工匠精神 , 核心都在于“众”和“创” , 就是集众人之智 , 激发亿万人民的热情和活力 , 人人是创新之人 , 处处是创造之地 。 在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 , 汇聚一个个精益求精、追求细节的“微行为” 。 通过组织变革、科技研发、工匠技能合作共享 , 每个人做擅长之事 , 每件事有擅长之人 , 从而实现创新资源的大融合 。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华丽转身 , 需要业之智 , 集产业之智 。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 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 , 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 , 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 而由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带来的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 , 将成为加速推动中国工业转型的巨大引擎 。当前 , 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正在日益加深 , 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先进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 。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 , 也是互联网大国 , 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空间广阔 ,潜力巨大 。 在这一过程中 , 要牢牢把握机遇 , 积极应对挑战 , 加快推进“互联网+制造”发展 , 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 。2015 年 5 月 , 我国政府发布《中国制造 2025》行动纲领 。 这表明 ,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 ,中国政府在重视“中国制造”的同时 , 更加重视“中国智造” , 在政策上支持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 , 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 , 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正逐步向“中国智造”转化 , 最终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华丽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