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是城市最高和最终的价值


_本文原题:文化是城市最高和最终的价值

人民网|文化是城市最高和最终的价值
本文插图
对中华文明的认知 , 我们尚处在一个不断提升认识的过程中 。 过去人们把中华文化理解成“黄河文化”“黄土地文化” 。 随着考古新发现和学界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深入 , 人们发现除黄河文化之外 , 长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 。 特别是杭州良渚古城遗址 , 以4300-5300年的历史 , 以夯土高台、合围城墙以及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等古代遗址的发现 , 系统实证了古国的概念和文明的诞生 。
第一次去良渚遗址时 , 正逢制定考古遗址保护规划 。 当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遗址区域内有很多乡镇企业和临时建筑 , 环境保护问题十分突出 。 后来再去良渚遗址 , 我一次次感到震撼:那些压在遗址上面的“单位”和建筑物相继被迁移、清理 , 良渚遗址成了一座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 把深埋在地下的考古遗址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出来 , 成为让普通观众能够看懂、让青少年学生也能喜欢上的古代文明圣地 。
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中最靠南的历史文化名城 。 当年杭州提出西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 , 我认为这是一项需要付出极大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西湖位于蓬勃发展的大城市核心区域 , 西湖的特色是“三面云山一面城” , 三面云山内不能出现任何侵害西湖文化景观的新建筑 , 做得到吗?
“十年申遗路” , 杭州市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 今天 , 无论是漫步苏堤白堤 , 还是荡舟西湖里 , 看不到任何一座不和谐的建筑 。 伴随着西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 杭州的城市发展也从“西湖时代”迈向了“钱塘江时代” , 气势磅礴地建起了杭州新城 。
我们所居住的城市 , 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成果 , 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家园 。 从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 , 从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 , 各个时期的文化遗产像一部部史书 , 记录着城市的沧桑岁月 , 形成城市记忆的历史物证 , 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价值 。 唯有保留下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产 , 才能使我们今后的文化创造具有不间断的基础支撑 , 才能使我们今天和未来的生活更美好 。
杭州市新近出版了一套《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 , 从城史文化、风景文化、遗迹文化、辞章文化、艺术文化、工艺文化、民俗文化、休闲文化、名人文化和思想文化10个系列 , 挖掘和传播位于长江流域中国最南方的古都文化经典 , 使市民百姓对地域文化的理解 , 有一个清晰完整、好读好记的载体 , 能够静静品味古代流传下来的丰富知识 。 再走进博物馆或观赏文化景观 , 看到历史遗存 , 将是另一番感受 。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不是一个概念 。 传统文化背后蕴含的那些精神价值 , 才是文化传统 。 需要学者的研究提炼 , 才能将具有传承意义的传统文化凝练成文化传统 。 丛书专门增加了“思想文化系列” , 从杭州古代的商业理念、中医思想、教育观念、科技精神等方面 , 集中挖掘提炼产生于杭州古城历史中灵魂性的文化精粹 。 这样的安排 , 是对传统文化内容把握和传播的理性思考 。
继承传统文化 , 有一个继承什么和怎样继承的问题 。 传统文化是百年乃至千年以前的历史遗存 , 这些遗存的价值 , 有的已经被现代社会抛弃 , 也有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当转化 。 唯有把传统文化中的这些永恒的基本价值继承下来 , 才能构成当代社会的文化基石和精神营养 。 这套丛书定位在“优秀传统文化”上 , 显然是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 。
今天我们更重要的使命 , 是把历史文化遗存前世今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 告诉人们古代文化与他们现实生活的关系 。 为达到“轻阅读 , 易传播”的效果 , 这套丛书一改以文史专家作为写作团队的习惯做法 , 邀请省内外作家担纲主创团队 , 组织文史专家、文艺评论家协助把关建言 , 用历史故事带出传统文化 , 以细腻的对话和情节蕴含文化传统 , 辅以音视频等其他传播方式 , 不失为让传统文化走近千家万户的有益尝试 。分页标题
中华文化建立于不同区域文化特质基础之上 。 杭州文化传统中有很多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 , 例如 , 中国人的自然观主张“天人合一” , 相信“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 在古代杭州老百姓的认知里 , 由于生活在自然天成的山水美景里 , 由于风调雨顺带来了富庶江南 , 勤于劳作又使得杭州人得以“有闲” , 人们较早对自然生态有了独特的敬畏和珍爱的态度 , 他们爱惜自然之力 , 使用提高效率的轮作方式 , 注意让生产资料休养生息;珍惜生态之力 , 精于探索自然天成的生活方式 , 在烹饪、茶饮、中医、养生等方面做到了天人相通;怜惜劳作之力 , 长于边劳动 , 边休闲娱乐和进行民俗、艺术创作 , 做到生产和生活的和谐统一 。 如果说“天人合一”是古代思想家们的哲学信仰 , “亲近山水 , 讲求品赏” , 应该是古代杭州人的生动实践并成为影响后世的生活理念 。
再如 , 中华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不远征不排外 , 这体现了它的包容性 。 杭州自古以来衣食丰足、山水秀美的自然条件以及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的交通优势 , 使其成为一个人员流动频繁的城市 。 历史上经历的“永嘉之乱 , 衣冠南渡”“安史之乱 , 流民南移” , 特别是“靖康之变 , 宋廷南迁”三次北方人口大迁移 , 使杭州人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度较高 。 自古以来受到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和北方移民文化浸润 , 特别是唐宋以后各地商人、各大商帮在杭州的聚集和活动 , 给杭州商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营养 , 使杭州人既留恋杭州的好山好水 , 又能用一种相对超脱的眼光 , 关注和包容家乡之外的社会万象 。
【人民网|文化是城市最高和最终的价值】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 不容易做好 , 需要扎扎实实 , 也需要非凡的创造力 。 因为 , 文化是城市功能的最高价值 , 也是城市功能的最终价值 。 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 , 就是这种质的飞跃的核心理念与终极目标 。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