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一、前言
Hello , 大家好 , 我是liuspy 。 如今同时拥有多台电脑设备的朋友一定不在少数 , 多数情况都是笔记本+台式PC的组合 。 笔记本主要用于办公携带 , 台式主机则应用一些吃性能的应用 , 例如视屏渲染、建模等 。 那么在多设备使用中 , 尤其是多系统平台(Mac&win)使用中经常会遇到两个棘手问题:
一个是多设备色彩偏差 , 明明在笔记本上将图片调整成偏暖的色调 , 怎么回到PC上就变成中性色调了呢?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 , 多设备间文件同步的问题 , 笔记本未处理完的工作如何能在PC上继续处理呢?
下面就给大家来讲一讲我是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吧!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目录:
一、前言
二、我的多平台设备配置
三、多平台显示校色实操
四、多平台文件无缝衔接
五、尾声
二、我的多平台设备配置
对于土豪朋友来说 , 上述的2个问题最便捷的解决办法就是购入苹果全家桶 , iMac、MacBook Pro、ipad Pro来一套 , 苹果显示效果的统一性还是不错的 , 另外通过iCloud也能解决文件同步的问题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不过如果选择Mac全家桶一次性的投入将是一笔巨款 , 相信多数人还是承受不起的 。 退而求其次就是实用多系统、多设备混搭的方案 。 最近2年来我的书桌变化还是比较频繁的 , 从1.0版本开始经历了2次重大的变化 , 已经升级为如今的4屏、双主机的配置 , 另外再增加一台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 。 目前实际使用的就是3台电脑、5块屏幕、2种系统(win10&mac os)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1、主力桌面配置——iMac平台
▼这套围绕iMac组建的配置是我最新升级的主力桌面 , 全套的配置我已经在上篇文章中详细的介绍了 。 今年开始筹划vlog的制作 , 不少视频博主都推荐使用Final Cut Pro进行剪辑, 因此苹果系统就必不可少了 。 配置这套桌面主要需求就是为了视频的剪辑需要 , 使用Mac os系统会更方便一些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之前有关注我的朋友都知道 , 我的桌面通常都是3屏显示组构成的 , 现在换成iMac后一块显示屏绝对不够用 。 这就意味着我必须要配置一块扩展屏幕 。 苹果原厂的6K级Pro Display XDR显然是最佳选择 , 不过在看过Pro Display XDR价格后可以直接死心了 , 价格都够买2个iMac了 。 而副厂27寸专业显示器 , 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多 。 经过一番搜索后 , 最后选择了明基的PD2720U , 因为这款显示器不仅拥有超高的画面素质(4K 分辨率、 10bit 色深、 HDR10 显示、超高色域覆盖) , 而且支持双雷电3接口 , 支持反向供电 , 无论连接iMac还是MacBook都没有问题 , 与iMac组双屏非常的完美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除此之外 , 为了能够实现多设备、多平台间文件的无缝衔接 , 我还搭建了全屋的万兆网络环境 。 所有的文件、数据全部存储在NAS中 , 依靠万兆高速网络在各个设备中模拟本地存储 。 可以看到在万兆环境下的文件传输速度非常快 , 甚至已经超过传统SATA接口的SSD本地磁盘 , 因此PC在调取NAS中文件的体验和本地磁盘几乎没有明显的差别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而整个万兆环境就是依靠这台威联通TS-932X来实现的 。 这台NAS内置了2个万兆的SFP+接口 , 提供了5个3.5寸+4个2.5硬盘位置的组合 。 能够为网内的设备提供超高速的数据存储服务 。 不恰当地说威联通TS-932X是我所有设备运转的核心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由于NAS是7*24H不间断工作的 , 对硬盘质量有很大的考验 。 数据安全是我最基础的要求 , 硬盘的选购绝对不能马虎 , 因此我使用了全线采用了传统磁记录(CMR)技术(不是叠瓦盘!)的希捷酷狼NAS专用盘 , 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有保障 。 保障NAS系统高速稳定的要求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传统机械硬盘虽然能够提供大容量的存储空间 , 但即便组建raid后读写性能依旧无法满足万兆网络的高速存储需求 , 因此必须利用2.5寸硬盘位上的SSD固态硬盘来实现高速缓存 。 由于SSD都会组建raid1或raid10来使用 , 数据的安全保障足够 , 因此我更倾向于性价比高的SSD , 直接配置了4块1T容量的金士顿A400系列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2、备用桌面配置——Windows平台
上个月购入全套的iMac方案后 , 淘汰的Windows平台原本是准备全部卖掉回血 。 不过考虑到缺少Windows平台有时候确实很棘手 , 尤其是一些DIY硬件的评测 , iMac显然是无法胜任的 , 因此就把Windows平台保留了下来 。 目前Mac os和Windows穿插使用还是蛮方便的 , 使用Windows修图更顺手一些 , 而iMac目前主要是用来学习Final Cut Pro练手剪辑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这套Windows平台是去年双十一左右配置的 , 采用了AMD 3600+微星B450迫击炮+影驰2060金属大师的组合 。 重心并没有放在性能上 , 颜值才是这套主机的亮点 , 使用了大量的RGB元素配件 , 配合4面全透的玻璃机箱 , 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整个机箱使用个5个RGB风扇+RGB内存 , 因此灯光效果出众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为了最大透光效果 , 4面玻璃面板模块化设计 , 超大号的eatx机箱 , 能够满足你所有的DIY安装需求 。 唯一的缺点就是大、非常大、真的非常大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显示器部分依旧是双屏显示组 , 主显示器是明基PD2700Q 。 这款显示器是我淘汰下来的 , 虽然上市有一段时间了 , 但其参数配置在2020年依旧硬核 。 27英寸 , 2K分辨率 , 10-bit色深 , 178°可视角度 , 100%的sRGB色域 , ΔE<3 , 响应时间4ms 。 要说缺点的话就是边框确实宽了一些 , 不过价格便宜 , 作为入门级专业设计显示器来说性价比非常不错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副显示器是一台已经使用7-8年的LG23MP65HN , 配合气弹式支架竖过来使用 , 阅读文档网页更方便 。 由于当时购入的价格就不到700元 , 所以对素质就不要要求太多了 , 作个副屏使用倒是没什么问题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最后就是我服役多年的宏碁(Acer)蜂鸟14寸笔记本了 , 这台笔记本主要是外出携带 , 轻便、续航最重要 。 性能确实比较一般 , 明年准备换macbook air用用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以上就是我经常使用的3台电脑 , 涉及到5块屏幕和2种系统 , 下面就正式来介绍 , 如何让这么多设备更好的协同工作 。 三、多平台显示校色指导1、为什么需要校色?
显示器多了就必然会遇到色差这个棘手的问题 , 尤其还是多设备间的色差更为明显 。 导致色差的因素有很多 , 屏幕素质、屏幕调教、显示器的亮度都会对色彩产生影响 。 尤其是Windows和Mac OS不同系统间色彩方案还略有不同 , 所以如果你对色彩准确度要求比较高的话 , 校色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
▼下面的两张图是未进行校色前的5块屏幕所呈现的色彩 , 对于iMac、明基PD系列这种专业显示器来说 , 色彩还原度还是不错的 。 可以看到iMac、PD2720U、PD2700Q三块显示器的色彩差距不大 , 但由于各个显示的亮度并没有统一 , 还是存在一些由于亮度差异引起的偏差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但笔记本屏幕色彩还是能够发现比较明显的差异 , 色彩的饱和度略低了一些 。 这些差异在多设备协同使用的时候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 因此就需要使用校色仪的【工作室匹配】模式来解决 。 2、多平台显示校色操作实例
进行多设备校色必然少不了校色仪的帮助 , 例如我一直在使用的红蜘蛛5校色仪就有工作室匹配模式 , 利用校色仪和校色软件能简单的实现多设备、多屏幕的色彩纠正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由于要进行多设备的色彩匹配 , 所以校色的模式和常规模式是有区别的 。 我们需要进入【工作室匹配】模式 。 选择【匹配连接到本机及其他计算机的显示器】 , 并设定其他显示器的最低亮度 , 我这里根据实际情况 , 最低亮度设定为200 。 (PS:关于工作室匹配模式只有红蜘蛛版本支持 , 绿、蓝蜘蛛是不支持的)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首先软件会逐一测量每一个显示器的最大亮度 , 需要把校色仪分别放置到每一个显示器上进行测量 。 校色仪测量的时候 , 需要把显示器调整成抬头的姿态 , 更有利于校色仪附着屏幕表面 。 另外一定要手动将每一个显示器恢复出厂设置 , 色彩模式选择用户或自定义模式 , 并将亮度调整为100%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由于不同品牌、型号的显示器混用 , 所以最大亮度是不同的 。 根据木桶原理只能妥协最小亮度的产品 。 测量完iMac和PD2720U的最大亮度后 , 就需要设置所有显示器匹配的参数了 。 考虑到其他显示器的最大亮度 , 我将目标亮度设定为200 , 光度和白点推荐使用默认的配置即可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确定参数后 , 余下的步骤就是软件自动调节了 , 我们需要将较色仪按照软件指定位置悬挂好 。 在此过程中我们只需要根据软件提示调整显示器亮度就可以了 。分页标题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2个显示器完成上面的操作后 , 软件就会自动配置完成校色操作 。 红蜘蛛5的校色速度大概每台显示器在10分钟左右 。 完成后 , 通过下面的界面可以切换是否加载校色文件 , 查看校色前后的色彩变化 。 iMac和明基PD2720U都算是顶级的专业设计显示器, 可以发现校色前后的变化其实不大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使用同样的流程和显示器匹配参数(200亮度、2.2光度、6500K白点) , 在PC和笔记本上分别运行一次校色 , 就可以完成多设备间的色彩同步了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经过显示器匹配校色后 , 各个显示器的色彩已经非常接近了 , 下图是使用相机手动模式下固定参数直出的屏拍照片 , 可以看到经过校色后 , 各个屏幕的亮度、色彩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 。 其中imac、PD2720U、PD2700Q 三块专业显示器效果已经同步 , 笔记本电脑和windows副屏由于本身素质一般 , 色域覆盖低 , 还是稍有色差 , 但影响也没那么明显了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3、屏幕素质
在校色仪的帮助下 , 绝大多数的显示器色彩都可以获得一定的纠正 , 但是否能够达到准确就取决于显示器的素质了 。 上文章经过工作室匹配后 , 笔记本屏幕素质一般 , 仔细看仍然会存在少许的偏差 。 对一般用户这种偏差并不会有什么影响 , 但对于设计、修图、影视等专业用户来说影响还是相当严重的 。 专业设计显示器还是很重要的 , 因此先后配置了明基PD2700Q、iMac、明基PD2720U这三款专业级的产品 。
首先iMac的屏幕素质无需置疑 , 高素质屏幕是iMac最大的优势 , 一直有“买屏幕送主机”的称号 , 可见大家对这块5K分辨率屏幕的认可 。 实际使用后也确实被这款屏幕所惊艳到了 , 真香!!!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经过较色仪对iMac屏幕测试后 , 数据能够更为直观的反应出这块屏幕的优秀 。 拥有100%的sRGB色域覆盖率、91%的AdobeRGB色域覆盖率、98%的P3色域覆盖率 。 伽马曲线方面 , 测量的显示器光度为2.3 , 色调响应表现基本与预定的2.2光度值差异不大;色彩准确度的表现出色 , ΔE=1.14 , 只有专业的设计显示器才能达到如此高的色彩准确度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最后iMac这块5K级别的屏幕整体额定得分为4.5分 , 表现出色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明基PD2720U是我专门为了匹配iMac而入手的 , 作为专业设计显示器 , 屏幕素质也非常的出色 。 PD2720U拥有100%的sRGB色域覆盖率、100%的AdobeRGB色域覆盖率、93%的P3色域覆盖率 。 伽马曲线方面 , 测量的显示器光度为2.2 , 色调响应表现与预定的2.2光度值相同;色彩准确度表现更加的出色 , ΔE=0.74 , PD2720U的ΔE表现甚至高过了iMac的表现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明基PD2720U的测试数据和实际感官完全符合 , 在配合iMac使用中几乎感觉不到差异 , 屏幕素质非常不错 。 整体额定得分为4.5分 , 得分和iMac持平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作为入门级设计显示器 , 明基PD2700Q在色域和色彩准确度上可以满足入门的需求 。 sRGB色域覆盖率达到了100% , 可以满足日常修图的需求;另外AdobeRGB色域覆盖率也达到80%和83%的P3色域覆盖率 。 伽马曲线方面 , 测量的显示器光度为2.3 , 色调响应表现基本与预定的2.2光度值差异不大;PD系列的色彩准确度都有不俗的表现 , ΔE=0.87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PD2700Q定位是入门级设计显示器 , 因此在AdobeRGB和P3色域覆盖上并没有iMac、PD2720U表现出色 , 但80%AdobeRGB色域和83%P3色域对于入门级工作也是可以接受的 , 毕竟PD2700Q价格便宜 。 而且在色彩准确度上依旧保留了PD系列的高标准 , 最终PD2700Q的整体额定得分为4.0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PD2700Q还是一款真8bit色深显示器 , 最大可以达到10bit色深 , 色彩显示丰富 , 配合专业的色准可以真实还原色彩 。 PD2700Q的色深是在同价位的显示器中佼佼者 , 性价比超高 。 四、多平台文件无缝衔接
文件的无缝衔接主要是利用了NAS的集中存储功能 , 将所有的文件数据都存储在NAS中 , 本地PC将NAS以网盘的形式进行本地挂载 。 对文件的编辑、保存实际存储都是在NAS中进行的 , 这样一来无论是否更换电脑 , 都可以继续对同一文件进行修改 。 即便在外网环境 , 也可以远程挂载家中的网络磁盘 , 进行调取文件或编辑 。
▼为了实现以上的目标 , 我部署了威联通的TS-932X , TS-932X配备的万兆网络 , 能够为局域网提供更高的带宽 , 满足高速在线存储的需求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首先将5块3.5寸硬盘全部插满 , 组建Raid5形式的磁盘阵列 , Raid5磁盘阵列能够允许在1块硬盘损毁情况下的数据重建恢复 。 同时raid5还能提供不错的读写性能 , 配合Qtier的支持 , 尽可能满足万兆高速网络的读写需求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3.5寸硬盘全部都选择了希捷酷狼系列 。 除了上文介绍酷狼是采用传统磁记录(CMR)技术的NAS专用盘外 , 还因为希捷还提供了【酷狼全线产品3年免费原厂数据救援服务1次】 。 是的你没看错 , 提供3年质保都是小儿科 , 3年免费数据救援才是重点 。 这应该是第一个配置了原厂数据救援服务的硬盘厂商 , 无论是硬盘遭遇磕碰、浸水或是数据遭到误删等 , 希捷都可以设法从硬盘中恢复数据 , 数据救援成功率高达90% , 大部分用户的数据都可以在2天至1个月内得到恢复 。 非常良心的服务 , 相当于给硬盘买了双重的保险!要知道淘宝开盘数据恢复普遍价格是:2T开盘恢复900元;4T开盘恢复1800元;8T开盘恢复4200元 。分页标题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如果只是5盘位raid5阵列还是无法跑满万兆网络速率的 , 因此我们还需要利用SSD为读写进行加速 。 威联通独家提供的Qtier就可以很好的结合机械硬盘和SSD硬盘的特性 , 做到高速的读写性能和大容量的组合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我们只需要在储存池管理界面选择扩充储存池就可以升级为Qiter , 按照提示将SSD加入到Qiter中 , 等待完成即可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为了能够最大化提高SSD的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 我选择将4块金士顿A400组建为Raid10磁盘阵列加入到Qiter中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使用SATA接口的金士顿A400性能测试表现还是不错的 , 这块硬盘最大的优势就是性价比超高 , 给NAS用作高速缓存是不错的选择 。 在连续读写测试中都能够跑出500+MB/S的速度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组建Qiter后 , 利用SSD的加速 , 局域网的文件写入速度和读取速度都有不错的表现 。 连续写入速度达到了707MB/S , 连续读取速度达到了839MB/S 。 这时候就完全展现万兆网络的优势了 , 读写速度已经远超本地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利用iperf3搭建的服务器 , 我又进行了局域网的最大吞吐速率测试 , 可以看到932X的最大吞吐速度已经达到了8.22Gb/S , 虽然没有跑满万兆的速度 , 但也已经接近万兆(10Gb/S)的满速了 , 对于我来说速度是够用了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NAS的局域网网盘挂载设置还是相对简单很多的 , 利用官方的QFinder软件直接挂载局域网网盘使用 。 搜索到内网的NAS后 , 直接选择网络驱动器 , 就可以完成网盘的挂载 。 挂载完成后 , 和本地磁盘使用几乎没有任何差别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挂载完成的局域网网络驱动器 , 由于万兆网络的加持 , 访问体验几乎和本地磁盘没有任何差别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局域网网盘的挂载虽然方便快捷 , 但只局限在内网使用多少有些不方便 。 NAS一大优势就是私人云盘属性 , 外网访问挂载网络磁盘也非常的重要 。 远程挂载磁盘 , 我推荐使用WebDAV的方式进行挂载 。 WebDAV的方式比FTP更具有优势 , 安全性也要稍微高一些 。
▼威联通使用WebDAV更加的方便 , 系统内直接集成了WebDAV功能 , 我们只需要在控制台——应用服务——Web服务器——WebDAV中开启就可以使用了 。 需要注意的是设定WebDAV的端口号 , 并在路由器端设置对应的端口转发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之后就是win10电脑端的设置了 , 首先开启WebDAV服务 , 在控制面板下找到管理工具 , 并打开服务界面 。 定位到WebClient服务位置 , 开启服务 。分页标题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另外我们还有个很重要的步骤 , 就是修改注册表 , 我们需要修改个数值:定位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WebClientParameters】将【BasicAuthLevel】值改成2 , 这样修改的目的是使win10支持http的连接方式 。 完成后回到刚才的服务界面 , 重启下WebClient服务 , 准备工作就OK了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当我们在异地外网的环境下 , 只需连接DDNS的地址就可以远程映射磁盘了 。 我们按照下面的步骤来操作 。 (1)我的电脑中点击远程映射网盘;(2)填写域名+端口+路径(这里的端口和路径一定要按格式输入 , 可以参照下图);(3)输入NAS的账号和密码;(4)接着下一步就OK了 , 是不是非常的简单 。

电脑使用技巧|多平台、多设备协同工作方案,解决色彩偏差、文件同步衔接
本文插图
可以看到 , 在公司顺利远程挂载了家中威联通的磁盘 。 采用这种挂载的方式使用起来和U盘、移动硬盘的效果几乎相同 , 可以在电脑中直接拖拽拷贝文件 , 更加的方便 。 尾声
随着使用的设备越来越多 , 在多设备间衔接和过渡确实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 我也只能是一边发现问题一边解决问题 。 以上就是最近遇到的关于多设备显示色差和文件衔接问题 , 通过校色仪的【工作室匹配】模式和高素质专业显示器可以很好的解决色差;NAS的部署则可以大大提高文件协同使用;希望对有同样困惑的小伙伴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吧 。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啦 , 如果你喜欢 , 不要忘记点赞、收藏、评论、打赏一波哦!你的支持是我发文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