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解朴:德国“印太指针”指向何方

黄日涵副教授 2020-10-08 16:35:19作者:杨解朴 ,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德合作中心主任来源:《世界知识》2020年第19期;世界知识9月2日 , 德国政府颁布题为《德国-欧洲-亚洲:共同塑造21世纪》的印太政策指导方针(以下简称《指针》) , 正式将印太地区列为战略关注重点 。 《指针》是德国乃至欧盟在国际格局变化的背景下试图增加其在印太地区影响力、推动构建符合欧洲利益的21世纪国际秩序的一份纲领性文件 。
杨解朴:德国“印太指针”指向何方
2020年9月2日 , 德国政府颁布的题为《德国—欧洲—亚洲:共同塑造21世纪》的印太政策指导方针 , 图为该指导方针的封面 , 其显示了德国所定义印太地区的大致范围 。“印太”成为地缘政治高地“印太”概念对德国并不陌生 , 最初正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卡尔·豪斯霍费尔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 , 但长期鲜受关注 。 近年来 , “印太”这一词汇频频出现在美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和东盟等的地缘政治讨论之中 。 德国的邻国法国也于2019年5月推出了自己的印太战略 。“印太”作为地缘政治概念出现在德国正式颁布的外交政策文件中还是第一次 。 在德国以往颁布的政策文件中 , 经常使用的是亚太、亚洲、东亚、东南亚、东盟等地理概念 。 在本份《指针》中 , 德国将印太地区理解为整个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 。 《指针》进一步指出 , 在这一区域的中国、美国、日本、印度等都是有影响力的经济体;印太地区拥有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庞大的年轻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人口 , 过去几十年呈现显著经济增长态势 。 《指针》得出结论:随着亚洲的崛起 , 世界政治和经济的重心正日益转移到印太地区 。 德国外长马斯在《指针》的前言中强调 , 未来印太地区的秩序构建非常重要 , 印太地区是塑造21世纪国际秩序的关键 。 《指针》也提出 , 印太地区当前呈现全球价值链相互融合、但各方战略性计划却相互竞争的复杂图景 。《指针》共分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为“概要” , 阐述了德国在印太地区的利益、原则和总的立场;第二部分总结了德国要在印太地区施加影响的七大行动领域 , 分别为多边主义、气候变化与环保、和平安全稳定的维护、人权与法治、以规则为基础公平可持续的自由贸易、网络和数字化、人文交流等;第三部分借助图片从五个领域呈现了德国在印太地区的布局 。 单纯就文本涉及的政策领域看 , 其内容在以往的德国外交政策文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 但从《指针》所蕴含的战略意图上看 , 其确定了未来德国在印太地区外交政策的走向 , 勾画了德与该地区伙伴的合作意向 , 并为欧盟未来的总体印太战略进行试水 。《指针》提出 , 德国和欧洲需要加强自己在印太地区的地位 , 参与到印太强劲的经济增长中 , 促进印太地区构建“基于规则的秩序” , 打造自由和开放的印太地区 。 《指针》强调 , 德国与印太地区的许多国家保持着利益共融的战略伙伴关系 , 德国社会的繁荣有赖于这一地区海上航路、物理连接和数字连接的畅通以及市场的开放 。 当前 , 印太地区的政治与经济地位与日俱增 , 但中国与美国在这一区域的战略竞争也日甚一日 , 如果在印太地区出现两极化或一家独大的秩序 , 将损害德国的利益 。 《指针》认为 , 印太地区的经济虽然蓬勃发展 , 但这一地区却没有很好的受到制度和规范的制约 , 且这一地区经济越发展 , 其在制度和规则约束方面的不充分性就越显著 。 《指针》提出 , 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和一个以规则为基础国际秩序的倡导者 , 德国有浓厚兴趣参与亚洲经济增长和印太秩序建构 , 并将致力于在印太地区促进全球标准的实施 。《指针》表达了减少“对中国依赖”的诉求 , 提出德国有必要实现在印太地区的发展合作关系多样化 , 与该地区价值观相同伙伴的合作尤为重要 。 自1993年德国政府出台新亚洲政策以来 , 德国长期奉行积极的对华政策 , 将中国视为亚洲的核心 , 将发展对华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视为重中之重 。 在过去一段时间 , 常有德国媒体和政客批评德国对华政策中经济利益占比过重 , 而没有重视价值观 。 《指针》提出 , 德国将提升价值观在外交政策中的份量 。 尽管德国认识到中德两国的价值链纽带以及中国在印太地区的价值链地位非常重要 , 甚至是不可取代的 , 《指针》还是展现出逐步降低与中国关系在德国外交布局中重要性的意图 。
杨解朴:德国“印太指针”指向何方
《指针》同样反对美国主导印太秩序的意愿 , 反映出德国也不希望在印太地区出现美国独大的状况 。 德国希望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 , 加强多边贸易体系 , 并以此构建印太地区秩序的基础 。 对于中美之间的竞争和交锋 , 《指针》传递的信号是 , 德国/欧洲不会选边 , 但也反对中美任何一方或者双方主导印太秩序的构建 。《指针》强烈表达了加强德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愿望 , 并且提出德将推动欧盟与东盟进行伙伴合作 。 德国希望与更多的国家或经济体商定自由贸易协定、重组供应链和价值链 。 虽然印太地区许多国家或经济体在很多方面的重要性远不如中国 , 但《指针》表示将通过与更多伙伴加强合作来推动印太地区的多元化发展 , 与德国价值观相同的印太地区民主国家被确认为优先合作伙伴 。为区域国家提供中美之外“选项”在世界格局面临着多种不确定性的背景下 , 《指针》中显露出的外交政策调整幅度看似不大 , 却是德调整德国/欧盟整体对外政策的关键步骤 。 在中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 , 德国/欧盟需要通过各种规范性、制度性的调整 , 在欧洲形成内外紧密交织的政策、法律网络 , 以求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在国际秩序的构建中争取更大空间 。除了《指针》外 , 近期德国/欧盟还可能出台与外国投资有关的“外国补贴法”以及与供应链调整相关的“供应链法” 。 前者是在欧盟层面 , 后者与《指针》一样 , 先行在德国试水 。 2020年6月 , 在德国的倡议下 , 欧盟委员会发布《外国补贴白皮书》引入全新的反补贴审查工具 , 旨在以欧盟竞争政策制度对外国企业在欧的投资和经营实施全面审查 。 欧盟委员会计划于2021年引入该法案的立法程序 , 如果通过 , 其将以外国补贴扭曲欧盟内部市场为由对外国(尤其是中国)的在欧投资收购、参与公共采购等经营性行为进行严格限制 。 另外 , 德国即将出台的“供应链法”与《指针》中多次提到的供应链重组相呼应 。 “供应链法”的核心之一是把人权、环保和劳工标准与供应链联系在一起 。 该法律的引入旨在促进德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人权理念、推行其劳工和环保标准 。 以上立法都构成了德国/欧盟在新冠疫情后对外政策调整的系列动作 。继法国之后 , 德国也出台“印太战略” , 为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即将出台的“印太战略”进行前期铺垫 。 德国认为欧盟成员国只有团结起来 , 才能在中、美、俄等大国的竞争中求得生存 。 《指针》多次强调德国将与法国合作 , 协调欧盟成员国 , 制定一份欧盟的“印太战略” 。 而欧洲寻求提出自己的“印太战略”的重要目的之一 , 便是为印太地区国家提供中国和美国之外的“选项” 。 本份《指针》就提出 , 在多个经济和政治结构之间的自由选择权对印太区域各国非常重要 。 随着欧洲加大对印太地区的关注 , 可以预计各方力量在这一地区的经济、政治、外交以及思想文化等领域竞争和交锋也将更加激烈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