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未来15年,城市将为你做出这些改变

阅读提示
近日 , 自然资源部印发《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 , 瞄准各类城市病 , 聚焦市民衣食住行等具体问题 , 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划思路和举措 。
摊大饼式蔓延 , 职住分离、交通拥堵、通勤时间过长;暴雨过后 , 城市看海……近年来 ,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 , 一些城市在建设扩张过程中暴露出的短板和问题让市民头疼不已 。
近日 , 自然资源部印发了《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 瞄准城市规划建设顽疾 , 计划用15年时间逐步医治各类城市病 。
《工人日报》采访人员梳理发现 , 《指南》多处聚焦市民衣食住行等身边具体问题 , 字里行间流露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为了确保这一思想得到贯彻 , 《指南》明确 , 将加强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 。
规划编制中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方案论证要充分征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规划获批后要及时公开 , 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张兵表示 , 各地要建立全流程、多渠道的公众参与和社会协同机制 。
逐步告别拥挤和拥堵
摊大饼式发展 , 拥挤、堵车是很多人对城市的印象 。 一些地方还出现了超大型社区 , 但是产业等相关配套不足 , 成了睡城 , 上下班高峰期拥挤不堪 。
《指南》明确 , 在可以开发建设的范围内 , 要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 作为开发建设不可逾越的红线 , 倒逼城市内涵式发展 , 从规划上防止城市摊大饼式的无序蔓延 。 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超载的城市 , 还要划定永久性的开发边界 。
《指南》将促进人、城、产、交通一体化发展作为重要的导向 , 提出要建设功能复合的产业社区 , 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二级巡视员李枫说 。
《指南》明确 , 引导政策性住房优先布局在交通和就业便利地区 , 避免形成单一功能的大型居住区 , 同时将严控高层高密度住宅 。
针对中心城区的拥堵 , 《指南》提出 , 按照小街区、密路网的理念 , 优化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网结构和布局 , 提高中心城区道路网密度 。
遇到灾害也有安身之地
安全 , 是市民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 近年来 , 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给一些地区造成了重大损失 。
为此 , 《指南》提出要开展灾害风险评估 , 划示灾害风险区 , 明确设防标准 , 科学划定安全防护和缓冲空间 , 规划网络化、分布式应急避难场所、疏散通道 , 确保城市安全 。
针对一些城市年年看海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不便 , 《指南》明确提出 , 要在完善城市排水管网的基础上 , 结合自然地理特征 , 修复生态系统 , 增加自然调蓄空间 。 李枫解释说 , 也就是增加绿地、水体 , 减少地面硬化 , 让自然做功 , 从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等方面减少城市洪涝的威胁 。
出门见公园 , 跑步有绿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休闲游憩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 亲近大自然是很多市民向往的生活 。 然而 , 一些城市的公园数量尽管达标 , 但多数在城郊 。
为此 , 《指南》提出 , 增加公园、绿地和广场的数量 , 老城区要结合城市有机更新 , 规划一些口袋公园、街头绿地和小广场 , 提高公共活动空间的均好性、可达性 , 为市民创造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
近年来 , 慢走、跑步等也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 。 《指南》明确 , 构建系统安全的慢行系统 , 结合街道和蓝绿网格 , 构建连通城市和城郊的绿道系统 , 建设步行友好城市 。
社区服务越来越丰富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 。 在家门口享受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 是市民的迫切需求之一 。
针对一些城市已经出现或即将到来的老龄化、少子化等人口结构变化趋势 , 《指南》重点提出了康养、医疗、教育、文体、社区商业等服务设施和公共开敞空间的配置要求 , 建设全年龄友好的健康城市 。
《指南》还提出 , 通过构建不同层次和类型、功能复合、安全韧性的城乡生活圈 ,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 以社区为单元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 让老百姓在社区层面就能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 。
为新市民做好配套
我国的城镇化过程还没有结束 , 未来还将有上亿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 李枫介绍说 , 接受这些新市民 , 不光是靠用地规模的扩大 , 更重要的还要靠提高各类空间资源的匹配度 , 来提高城市容纳能力 。
【指南|未来15年,城市将为你做出这些改变】为此 , 《指南》提出 , 优化建设用地的结构和布局 ,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制定水资源、能源的供需平衡方案 , 对水资源匮乏的城市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 控制能源消耗总量 , 建设节水型城市和低碳城市;完善城市综合交通 , 促进各类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复合布局 , 建设立体开发的综合交通枢纽 , 服务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优化居住、就业、基础设施等空间资源配置 , 鼓励功能复合和土地混合使用 , 提高城市的韧性 ,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