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构建家政工匠培养的中国模式

_原题为 构建家政工匠培养的中国模式
进入新时代 , 老龄化快速发展 , 全面二孩政策深入推进 , 家政服务业已成为一种新动能 , 释放出巨大需求信号 。 但从当前家政服务业市场供给现状来看 , 存在着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术技能水平较弱、流动性高、稳定性差等问题 。 相关人力资源专家认为 , 缺乏有效的专业培训和统一规范是导致家政市场供求矛盾的主要原因 。
目前 , 我国家政人才培训主要有两种情况 。 一是社会上家政公司和机构单打独斗开展的培训 , 很多培训无统一标准、无统一教材、无统一师资 , 专业化能力不高 , 职业化意识不强 , 只能应对保洁、搬家、保姆等传统的简单劳务型家政服务市场需求 , 无法满足育婴师、护理员、家政师等更加专业的知识技能型和理财、管家等管理型的高端化、多元化家政市场需求 。 二是家政类高职院校和开办家政相关专业职业院校开展的学历教育 , 虽然也有社会培训 , 但仅是面对社会人员开展的短期培训 , 没有把在校大学生纳入培训范围 , 在家政专业能力培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方面仍是空白 。 因此 , 改革传统的单一高职家政专业学历教育模式 , 启动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家政服务技术技能人才专业能力培训 , 已成当务之急 。
建立完善高职院校家政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 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 是个系统工程 , 需要政府部门顶层设计、统筹谋划 , 需要教育部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从业人员共同努力、齐心协力 。
专业能力培训为主 , 学历教育为辅 。 高职家政专业是一种社会性极强的专业 ,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其源于生活、从属生活、服务生活 , 家政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教育 。 家政专业的特殊性 , 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 要把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当作教材 , 把生活的每一处地方当作课堂 , 把人才培养放到社会中去完成 , 把主要精力放到专业能力培训中去 , 精简学历教育过程 , 这在本质上与现代学徒制和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是一致的 。 只有让它回归社会这片肥沃的土壤中 , 家政专业才能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 更需要把高职院校家政专业能力培训拓展成为培养高端家政服务技术技能人才的试验田 , 探索培养“家政工匠”的“中国模式” 。
缩短学制 。 鉴于家政专业的特殊性 , 应科学设计学制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从实际出发 , 因专业制宜 , 改革传统的高职家政专业三年学制 , 根据实际需要实行两年或一年学制 。 菲律宾家政从业人员要在学校接受216学时的短时培训;日本家政从业人员至少要接受130个小时的培训 , 相当于两个学期的时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学制大多实行两年全日制学习 , 在学校一年 , 在实习机构一年 。
实施专业嫁接 。 从当前的多元化市场需求来看 , 我们培训的定位应是复合型家政服务技术技能人才 , 应嫁接护理、康复、婴幼儿哺育、学前教育、会计等相关专业 。 菲律宾没有家政专业 , 只有与家政相关的酒店、保健、护理、幼儿看护等专业 , 家政课程贯穿于其他专业人才培养之中 , 他们会说英语 , 能够胜任基本的日常交流 , 拥有护士、医师、教师执照;美国已将家政学课程改为“家庭和消费者科学” , 实践课主要在医院产房、幼儿园机构等进行 。 培育复合型家政服务技术技能人才 , 与国家提出的“1+X”证书制度是不谋而合的 。
改革家政专业招生制度 。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 , 面向现役军人的教育培训 , 支持其在服役期间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支持适合的退役军人进入职业院校和普通本科高校接受教育和培训;人社部出台文件 , 到2022年 , 全部新生代农民工都要进行技能培训;《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 , 强化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 , 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 。 没有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就没有竞争力 , 这些举措都有强烈的培训意愿和需求 , 倒逼我们改革传统的招生制度 , 不断扩大生源范围 。
打造多元办学格局 。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对家政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支持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龙头企业创办家政服务类职业院校 , 对小微家政服务企业给予税费减免 。 鼓励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 , 为化解行业过剩产能企业转岗人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家政服务培训 。 支持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配建职工集体宿舍 。 作为地方家政类高职院校 , 要充分利用政策东风 , 积极创办家政公司 , 创建高水平家政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
加强价值观培训 。 职业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 只有社会分工不同 。 “过去有一种陈旧观念 , 认为家政服务低人一等 , 是‘伺候人的’ , 这种封建等级观念万万要不得” 。 目前 , 湖北已率先将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纳入技能人才奖励范围;在菲律宾和日本 , 家政业被视为很体面的一种职业 , 不仅工资高 , 而且受人尊重 , 这与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职业素养不无关系 。 菲佣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 无论是服务技能还是服务态度 , 都近乎无可挑剔 。 日本实行“体察文化” , 保障服务态度 , 其核心是将心比心、每时每刻都站在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 。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 任何人只要努力工作 , 都可以在他所从事的行业里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 照样能成为社会楷模 。分页标题
(作者系山东省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19年06月04日第10版
【家政|构建家政工匠培养的中国模式】作者:闫文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