糗事百科|“慢课堂”上的头脑风暴


编者按:也许多数人眼中 , 课堂只是一个获取知识的地方 , 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 , 学生在台下倾听或疾书 。 但在国科大 , 知识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 在这里 , 打动与深思 , 碰撞与灵感 , 各路因素共同构成多元而迷人的课堂 。 王浩老师的《纳米生物检测与成像》课堂就是其中之一 。 到底是怎样的老师 , 怎样的讲授 , 不断吸引着学生们 , 让大家经常深思 , 保存打动?此刻 , 让我们跟随这门课的学生——国科大未来技术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谭君蕊 , 一起走进这间教室里的故事 。

糗事百科|“慢课堂”上的头脑风暴
本文插图
在课堂上能遇见一位 , 能带给学生一些超越课程本身以外的思索的老师 , 是一件特别难得 , 也很令人珍惜的事 。
在国科大 , 我们命运运限挺好的 。
对王浩老师的第一印象 , 绝不会是一位或坐或站立于讲台后 , 有着不苟言笑威严感的老师 。 相反 , 那个上课前半小时就已到达教室 , 抱腿侧坐在靠窗一列的课桌前 , 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已到教室的同学们聊着天的 , 才是这门《纳米生物检测与成像》的主讲老师之一——国家纳米科学中央王浩老师 。

糗事百科|“慢课堂”上的头脑风暴
本文插图
王浩老师
王浩老师的课堂是一种少见的“慢课堂” 。
王老师讲课语速慢悠悠的 , 但一点也不是令人昏昏欲睡的催眠咒 , 反倒像是孩童时候 , 听着长辈讲一个个奇妙生动的小故事 。 或是长大了 , 和认识的长辈谈心时 , 带着关切和照顾的字字温顺 。
选修这门课的同学专业背景各不相同 , 甚至与生物、化学领域相去甚远 , 每当提出一个专业术语 , 王老师都会轻声问一句:“你们有听过这个名词吗?”若是有同学摇头 , 或面露犹豫 , 他便紧接着跟上一句 , “我解释一下……”在他看来 , 不论知识是晦涩仍是简明 , 只有让学生真正听懂了 , 才可能得到有效的思索和更深入的探讨 。

糗事百科|“慢课堂”上的头脑风暴
本文插图
王浩老师的课堂
王老师的课堂上 , “科研”二字带给学生们的 , 不会有专业未知与艰深带来的不安 , 而是有一种具象化的责任感 。
在讲绪论时 , 他提起自己与临床医生交流的经历 , 在确认同学们不会晕血或接受不了太血腥的场面后 , 向大家展示了一张术后的真实照片——照片里 , 是手术盘上的一块刚刚从患者体内切除的肿瘤组织 。 “这就是临床医生现在面临的最真实的情况 。 ”
他眉头皱着 , 同学们的眉头也皱着 。 尽管如今关于肿瘤成像的研究众多 , 但很多成果仅局限于实验室层面 , 真实的手术台上 , 对肿瘤的切除依旧依赖于主刀医生的经验 。
对于阔别临床救治一线的同学们来说 , 海量的前沿文献常会给大家造成一种错觉 , 以为该领域已经走到非常高的位置 , 需要研究的只是更加尖深的细节题目 。 但这张照片却让同学们意识到 , 当站在“救治生命”这一最现实的民生视角 , 才会真正明白自己所学所研的意义何在、目的何在 ,“人”这个大字上 , 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最朴实的初心 , 与最高的使命 。
既已懂得为何科研 , 便去学习如何科研 , 这不是一道知识竞赛题 , 而是一道头脑风暴题 。 但在头脑风暴开启以前 , 有必要让同学们先发现 , 自己存在着怎样的思维局限 。

糗事百科|“慢课堂”上的头脑风暴
本文插图
认真听讲的学生
课上 , 王老师让大家围绕“生物成像与检测” , 分组讨论这一领域研究应关注的题目 , 将讨论结果汇报并写在黑板上 。 教室里一阵起伏的嗡嗡声 , “特异性”、“高通量”、“分辨率”、“染料稳定性”……在讨论中 , 不同学科背景下的同学们碰撞观点 , 大家不断厘清各种名词的概念 , 对它们在领域中的普适性与重要程度有了很多新的熟悉和见解 。
分组汇报完毕后 , 本认为王老师仅会做些内容上的点评 , 他却为大家展示去年进行同样讨论后所拍摄的黑板上的书写结果 。
“你们看 , 去年的讨论 , 包括前年的讨论 , 都和今天的讨论惊人得相似 。 这说明了什么?”有同学不好意思道:“说明……我们能力不足 。 ”王老师赶快摇摇头 , 随即笑起来 。
“不是的 , 你们都是很有能力的学生 。 这样相似的结果说明的是 , 中国的统一化教育做得太好了 , 不论你们是来自什么专业背景 , 你们的思维、设法都是几乎一致的 。 可是......”王老师的笑脸顿时收敛了一些 , “科研需要的恰恰是不一样 。 ”
“检测对象→检测仪器→检测信号→数据处理→检测结果” , 王老师在黑板上有力地写下这一串检测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 此时 , 同学们清晰地明白 , 此前的讨论看似角度繁多 , 实在无非会萃于这流程中的某一两个环节 。
三年相似的结果 , 实在从侧面暗示着 , 现阶段从事相近课题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不在少数 , 当大家都涌入同一个题目之下 , 科学的提高便常局限于“改良”二字 。分页标题
然而科研道路上 , 中国不缺优秀的改良者 , 但一直渴求一线的开拓者 。 因此 , 王老师喜欢在课上提出像头脑风暴一样的题目 , 他但愿同学们能放开去想 , 哪怕是天马行空 , “你先要会想 , 要敢想 , 然后再去做” 。
有趣的是 , 在教会同学们如何寻找面向未来的立异点前 , 王老师反而会将大家先拉回到这历史的出发点 。 要想知道染料研究的立异点在哪里 , 就先从dye(染料)与pigment(颜料)的历史渊源探索起 , 王老师带领着同学们在时间长线上观察着研究对象 , 去看它如何获得理论上的重要突破 , 或是与其他领域发生关键性融合 , 又是谁以怎样的贡献成为了其中枢纽的变革者 。 以这段奇妙的科学史为鉴 , 找到遗落在时间中的难点题目 , 这就是我们要去捉住的立异点 。
科学史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 , 是巨人的一侧坚实的肩膀 , 然而“我们对科学史的教育是略有欠缺的” , 这是王老师为同学们回溯研究历史的重要原因 。
“你们要相信 , 科研是前途光明的 。 我但愿你们都能留下来 , 留在这里 。 ”这是王老师课上的一句肺腑之言 , 同学们也通过这个课堂在慢慢发现 , 这是他们对科研所萌生的 , 最初的光明信念 。

糗事百科|“慢课堂”上的头脑风暴
本文插图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ac.cn
观微之光 , 可明远方
文字/谭君蕊
图片/邢晓雯 赵黎明
美编/纪灿雄
【糗事百科|“慢课堂”上的头脑风暴】_本文原题:《“慢课堂”上的头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