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把美国甩到身后了吗
二湘的七维空间真正的教育教学不能急功近利 , 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教育的真谛文/天涯孤旅最近看了这么一个材料:1979年6月 , 中国曾派代表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 , 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 , 要点是:学生无论成绩优劣 , 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 , 加减法还在掰手指头 , 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 , 在他们手里 , 让地球掉个头好像易如反掌;重音体美 , 轻数理化;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 学生或挤眉弄眼 , 或谈天说地 , 或跷二郎腿 , 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 , 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结论: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 , 再用20年 , 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美国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同一年 , 作为回访 , 美国也派考察团来中国 , 他们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 , 也写了一份报告: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前面 , 除非老师发问举起右手 , 否则轻易不改变 。 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胳膊放在身后 , 室外活动除外;学生喜欢早起 , 7点前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 , 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早点;学生的“家庭作业” , 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 , 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会得到一张证书 , 其他人则没有 。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 , 起得最早 , 睡得最晚 。 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任何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 。 可以预测 , 再用20年时间 , 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 , 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中美两国得出相同的结论 。25年以后 , 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培育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 , 中国还没有一所学校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对此 , 我从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作了一点思考 。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 , 孩子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 有独立的人格 , 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 我们首先得尊重孩子 , 和孩子平等相处 。 尊重孩子的天性与个性 , 特别是小的时候 , 更要按照孩子的天性去引导、培育 。 让孩子自由自在地快乐成长 。让孩子多运动、多读书、多旅游 , 多做力所能及家务 , 多体验社会生活 , 特别是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慈善活动 。 多运动能强身健体;多读书能滋养心灵;多旅游能开阔视野;多做家务 , 能让孩子体验父母的不易 , 并且能增强动手能力;多体验社会生活 , 能树立孩子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世界观 , 增强社会责任感;多参加一些慈善活动 , 能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 而不是整天待在教室补课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 , 科技进步突飞猛进 。 每天海量的信息应接不暇 。 整个世界已经是一个“地球村” 。 这样的大背景 , 对人才的需求必然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 对人才的要求必然会更高 。过去我们对人才的认识 , 仅仅就是一个人接受了完整的教育 , 取得了相应的学历 。 可以胜任一份工作 。 而现代人才观认为:人才首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 其次具备必备的基础知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 有不断接受新事物、终身学习的能力 , 还需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良好的沟通及与人交往能力等 。这样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 , 才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 现在的这些学生走上社会以后 , 他们现在所学的知识 , 特别是理工科的知识 , 可能很多知识已经过时了 。 这就必须要求他们有很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不断学习的能力 。 否则 , 就要被社会淘汰 。当今的世界 , 已经进入了创新和信息时代 。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早已不是你学历有多高和你掌握了多少知识 。 而是你的创新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等 。 拥有知识不是主要的 , 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 。 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能力从哪里来?来自于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过程 , 来自于孩子的独立思考 , 来自于孩子自由的心灵 , 来自于孩子的核心素养!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是人格健全的人 , 是思想独立的人 , 是富有爱心的人 , 是懂得与人合作与分享的人 , 是适应未来社会的人!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战场 , 学校和教师就要认清形势 , 主动做出改变 。 改变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 。 对教师而言 , 过去一直是吃透教材 , 写好教案 , 在课堂上按照自己的预设展开教学 , 完成教学任务 。 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角 , 一切由教师主导 。 至于学生学得怎么样 , 或者说课堂的实效性怎么样 , 教师关注、思考得不多 。而现在 , 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 课堂是学生的学堂 ,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 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 , 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必备素质 。 因此 , 教师的教学就要围绕学生的学情展开 , 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育人目标 , 注重实效性 。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化身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陪伴者 , 成为学生身边的学习顾问 。放手学生、相信学生 , 把课堂还给学生 。 对于学生而言 , 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人学习为合作学习;变死记硬背为质疑批判;变应试学习为终身发展学习;变知识吸收为能力提升等 。 对于教材而言 , 过去就是教学的依据 , 教师讲授教材 , 学生学习教材 。而现在 , 教学的根本是“课程标准” , 教材只是学材的一种 。 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课标的要求 , 进行必要的取舍、增补 , 可以借助互联网等手段 , 拓宽学习的渠道 , 尽可能增加学习的资源 。 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 社会上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都可以利用 。教育是滋润心灵的事业 , 是静待花开的守望和潜移默化的养成 。 从来不会立竿见影也不能急功近利 。 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 到处充斥着教育的功利 。 学校当然不能独善其身 。应试教育独霸天下 , 分数至上 , 一切以考试分数论高低 。 任何先进的思想 , 任何改革、创新 , 如果不能很快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 , 都是不会被认可的 。 那么 , 分数的提高应该这样实现:课堂上 ,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 。 时刻关注学生 , 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 。也就是说 , 学情是教学展开的前提 。 教师讲解的时候 , 要多讲学习方法 , 少讲知识点 。 注重发散性、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 学生掌握方法了 , 思维品质提升了 , 就会学了 , 也就学会了 。 教师即使短暂离开学生 , 也不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多大影响 。 坚持下去 , 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基于以上的理念 , 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大胆的实践 。 当时正好接手了一届高一新生 , 我担任班主任兼地理学科教师 。 有意识地把这些理念植入到日常的育人和教学中 。 到毕业的时候 , 通过横向、纵向的比较 , 可以看出学生的成绩提高幅度较大 , 其他方面没有明显的感觉 。只是后来 , 通过学生们的反馈 , 才知道当年的育人理念显现出了一些效果 。 下面我选取其中一个学生在教师节发来的短信:“孙老师 , 教师节快乐!高中时候最喜欢上的就是您的地理课 , 您教的知识也很有用 。 前两天加州大火 , 有朋友担心住在温哥华的我会不会受到影响 , 我拿了一本高中时的地图集 , 分析了一下 , 不会 。 毕业几年了 , 您教的知识依然帮助我 , 谢谢您!”再深层次一点说 , 教学是基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 不囿于眼前书本上的知识 。 着眼点和关注点是学生基本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养成 , 而不是一点一滴书本知识的得失 。 不刻意追求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 , 也不在意短期内学生考试成绩的下滑 。 真正的教育教学不能急功近利 , 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正如孔子所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博我以文 , 约我以礼 , 欲罢不能 。 “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了 , 成绩的提高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 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 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 , 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真正学习好的标志是什么?中国人认为懂得的东西越多越好 , 学到的东西越多越好 , 而西方人尊崇新知 , 即新的发现、创造或创新 。 “把你的思维带到你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 。回到开头那个中美访问团的调查结论 , 这样来反思:中国的教育专家高估了管制和纪律的作用 , 低估了自由和权利的价值;高估了整齐共性的作用 , 低估了个性张扬的价值;高估了知识训练的作用 , 低估了创造精神培育的意义 。 但是美式教育有没有它的弊端呢?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 越来越淡化的理科教育 , 许多家长也开始质疑美式教育的不足 。 中式教育对普通孩子有推动作用 , 美式教育对普通孩子基本放手 。 教育的方式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 教育的真谛不该如此 。 那么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本文权做抛砖引玉吧 。
- 前沿时刻|耿爽10连击亮出铁证,美方看清了,中国不是替罪羊!10月9日
- 海纳新闻|南部战区深夜表态,拿警告当耳旁风?美军舰擅自闯入中国西沙领海
- 美国总统可以罢免军队的将领吗?
- 淘汰|《中国新说唱》五强出炉,李大奔AnsrJ淘汰,谁会是本季冠军?
- 快了棒棒糖|引发当地示威,这次我挺警方,9个月黑人孕妇被美国警察跪压抓捕
- 又到天凉未寒时|直接被摸到掉漆,网友:说好的素质呢,美国最“无奈”雕像
- 星报|外媒称马来西亚扣留6艘中国渔船和60名渔民 中使馆回应
- 富士康等苹果供应商被施压:将30%业务搬出中国
- 外媒评述:国际人权论战中国反守为攻
- 新冠|多国单日新增病例数创纪录 权威期刊批美国将危机变成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