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浅谈曹操篡汉的四个重要节点,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控制朝政的?

提及曹操这个历史人物 , 在传统观点中一直评价比较低劣 , 因为曹操篡夺了东汉政权 , 到曹丕时候就顺理成章地开创曹魏 。 小编无意评价曹操篡汉这件事正确与否 , 但是这本身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 不能依靠所谓的《让县自明本志令》来洗白这件事 。 曹操篡夺东汉政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谨按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开始算 , 曹操经营了二十五年的时间 。 其中有一些重要的标志性的阶段 。 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个过程 。

公元|浅谈曹操篡汉的四个重要节点,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控制朝政的?
文章图片
建安元年:曹操集团正式"转正"
在建安元年之前 , 曹操和其他的军阀 , 比如袁绍、袁术、刘璋、公孙瓒这些人没有什么区别 , 甚至还有所不如 。 我们看曹操的发展经历 , 就能了解到当时瞬息万变的形势:

公元|浅谈曹操篡汉的四个重要节点,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控制朝政的?
文章图片
在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曹操参加讨董联军 , 结果同年就在"荥阳之战"几乎全军覆没 , 不得不依附袁绍;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曹操受到袁绍的支持成为东郡太守 , 终于获得一个正经的官职;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 , 曹操通过外交手段取得兖州牧的身份 , 几乎可以和袁绍等齐;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 , 曹操遭遇剧变 , 兖州大部分地区反叛 , 曹操又是借助袁绍的力量 , 花费两年时间才重新平定兖州 。 这段时间里 , 曹操和汉室压根沾不上边 , 甚至算是袁绍的小弟 。

公元|浅谈曹操篡汉的四个重要节点,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控制朝政的?
文章图片
【公元|浅谈曹操篡汉的四个重要节点,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控制朝政的?】而等到建安元年 , 这种情况发生根本的扭转 。 在丁冲、董昭、程昱、荀彧等人的帮助和支持下 , 曹操成功将汉天子刘协从杨奉、韩暹的眼皮底下夺过来 , 安置在颍川的许县 。 这就成为东汉的最后一个都城 。 手握汉天子的曹操俨然成为汉室的代言人 , 拥有空前的政治上的便捷 , 而袁绍等地方军阀只能被动地接收(不一定执行)政令 。 可以说建安元年是曹操篡汉的第一个阶段 , 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

公元|浅谈曹操篡汉的四个重要节点,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控制朝政的?
文章图片
建安九年:击败袁尚领冀州牧
曹操篡汉的第二个重要阶段 , 应当在建安九年(即公元204年) 。 这一年就是曹操攻陷邺城 , 驱逐袁尚 , 从兖州牧迁到冀州牧的时候 。 袁绍集团针对是否迎接汉天子的问题有过讨论 , 反对意见是汉室的力量容易影响到袁绍个人的利益 。 曹操控制汉室之后 , 多多少少也面临着这个问题 。 举一个例子:曹操入见刘协的时候 , 就需要被禁兵用戟夹着脖子才行 。 刘协稍微挑明双方的矛盾 , 曹操的反应就是"汗流浃背" , 不敢再见刘协 。

公元|浅谈曹操篡汉的四个重要节点,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控制朝政的?
文章图片
而建安九年曹操领冀州牧之后 , 相对远离了许县 , 开始着手经营邺城为自己的大本营 。 在邺城自然不用受到东汉朝廷的束缚 。 另一方面对许都 , 曹操也是留下心腹镇守 , 监视东汉朝廷的动作 。 从此以后邺城成为曹操集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 , 一直持续到曹丕正式篡汉 。

公元|浅谈曹操篡汉的四个重要节点,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控制朝政的?
文章图片
另外相比于兖州而言 , 冀州更适合作为一个稳固的后方 , 兼顾太行山脉、黄河的山川之利 , 拥有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理环境上的优势 。 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 , 关羽北伐襄阳、樊城 , 水淹七军、擒获于禁、斩杀庞德 , 史料中对"襄樊之战"的评价是"威震华夏" , 甚至迫使曹操产生迁都的想法 。 而这里的迁都大概率就是将许都迁至邺城或者河北地区的其他地方 。 虽然最后关羽还是失败 , 但不得不说曹操经营河北 , 算是为自己上了一道保险 。分页标题

公元|浅谈曹操篡汉的四个重要节点,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控制朝政的?
文章图片
建安十三年:恢复丞相制度便于集权
有人将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视为广义上的三国时期的开端 , 这一年确实也是比较重要的一年 。 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彻底扫平了河北的其他势力 。 这个时候虽然也有其他军阀存在 , 比较强大的有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扬州孙权以及关西各军阀 , 但是曹操一旦消灭刘表控制荆州 , 那么其他的势力就容易向曹操臣服 , 毕竟割据地方的前提是中央政权弱势 , 曹操代表的汉室强盛 , 这个前提就不满足了 。 结果"赤壁之战"打碎了曹操的计划 , 让曹操失去最容易统一天下的机会 。

公元|浅谈曹操篡汉的四个重要节点,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控制朝政的?
文章图片
在"赤壁之战"的失败之前 , 曹操的野心已经是极度膨胀 , 开始考虑取代汉室的问题 。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曹操废除三公制度 , 恢复丞相制度的政令 。 在东汉时期实行三公的制度 , 就是司徒、司空、太尉三个地位最高(并非权重)的官职 。 从建安元年到建安十三年 , 先是太尉杨彪"以疾逊位" , 后来司徒赵温以一个非常可笑的理由被曹操废掉 , 曹操的司空成为唯一的三公 。 而后曹操废除三公制度 , 恢复丞相制度 。 丞相是皇帝以下的最高官职 , 而充当"副丞相"地位的御史大夫也被曹操削弱权重 。 曹操这个举动无疑是为了更加便利地集权于自己手中 。

公元|浅谈曹操篡汉的四个重要节点,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控制朝政的?
文章图片
建安十八年:恢复九州 , 进位魏公
建安十八年(即公元213年)也是曹操篡汉的一个重要阶段 , 而且已经到了收口的时候 。 其实在建安十七年(即公元212年) , 曹操就有进位魏公的打算 , 但是他在朝中有一个最大的政敌 。 这个人不是别人 , 就是曹操曾经的亲密战友 , 时任东汉尚书令的荀彧 。 曹操派董昭用进位魏公这件事试探荀彧的态度 , 荀彧的回答是"秉忠贞之诚 , 守退让之实" , 反对曹操更进一步 。 于是曹操将荀彧调离许都 , 之后用空食盒逼死了荀彧 。

公元|浅谈曹操篡汉的四个重要节点,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控制朝政的?
文章图片
解决掉这个最大的政敌后 , 曹操加速了篡夺汉室的进程 , 建安十八年就是一个开始 。 曹操在这一年恢复九州制度 , 扩大冀州的版图;进位魏公成立魏国 , 拥有自己组建魏官的资格 , 魏国的国都正是在邺城 , 辐射范围最直接的地区当然也就是河北 。 原先曹操虽然权势滔天 , 但还是东汉的臣子 , 而进位魏公后 , 他又多了一层身份:魏国的君主 。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

公元|浅谈曹操篡汉的四个重要节点,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控制朝政的?
文章图片
而后曹操篡汉的势头更加无法阻挡: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 , 曹操魏公地位仅次于汉天子 , 高于各诸侯王;建安二十一年(即公元216年) , 曹操从魏公进位魏王 , 距离天子只有一步之遥;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 , 曹操用天子服饰、车马 , 向天子的状态靠拢 。 不过直到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220年)曹操去世 , 他终究还是没有迈出最后一步 。 这个曾经立志作东汉征西将军的枭雄 , 以魏王的身份死于洛阳 。 这无疑是受到曹操篡汉后期各种剧变的影响(许都叛乱、邺城叛乱、关羽北伐) , 让曹操不敢以身试险 , 大概可能也有曹操对东汉朝廷的复杂情绪吧 。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