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爱家乡,就去建设它

■ 社论
我们都不应是家乡建设的旁观者——这是“我和我的家乡”该有的深层次连接 。
据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官方微博消息 , 截至10月5日15时 ,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票房突破12亿元 。 更值得一提的是 , 此片不仅是2020国庆档首部票房破10亿元的电影 , 在观影平台的评分也一路升高 , 单日票房位居榜首 , 列国庆档电影之最 。
从这几天的数据来看 , 《我和我的家乡》能收获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 , 一方面是因为五个短片的整体质量都很高 , 把主旋律与娱乐性结合得天衣无缝;另一方面是它击中了我们对家乡割舍不断的情结 。
千百年来 , 家与家乡一直是中国人文艺创作的重要母题 。 我们总是把家乡形容成温暖的港湾 , 无论我们漂泊多远 , 只要有家乡 , 我们就能找到最初的印记 。
但很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 , 对于家乡有着很复杂的情感 。 他们热爱家乡、他们留恋家乡 , 但他们又纷纷远离家乡 。
不必讳言 , 这一矛盾背后有着现实根源 , 即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 。 在过去的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下 , 大量的优势资源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倾斜 , 广袤的乡村得到的太少 , 甚至还要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输送资源与劳动力 , 一些农村地区甚至一度处于慢慢凋零的状态 。 “人往高处走” , 年轻人为了实现更大理想 , 只能背井离乡 。
好在这几年来 , 全国上下打响了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 。 重视并加大对贫困地区与困难民众的帮扶力度 , 把每个人的家乡都建设好 , 为的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 , 为的是让整个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
现在摆在年轻人面前的课题是:在脱贫攻坚、带着家乡全面奔小康这一历史使命前 , 作为家乡的一分子 , 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我和我的家乡》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 不难发现 , 无论是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沙地苹果”经销商乔树林 , 还是因为“很多村子都老了 , 年轻人都走光了”而下乡扶贫的画家马亮……电影中每一位主人公和家乡的关系 , 不仅仅是旁观者和局外人的身份 。 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 不是停留于口头上的怀念抑或记忆中的乡愁 , 也不是站在制高点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而是体现在对家乡建设的参与上 , 他们努力改善家乡 , 让它变得更好 。
在舆论场中 ,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论调 , 认为家乡因为贫穷落后而变得野蛮 , 已经“回不去了” 。 但其实 , 我们都该有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所倡导的“社会学的想象力” , 把“环境中的个人困扰”转化为“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 。
大城市的年轻人看起来更文明、更开化 , 是因为我们比家乡、比乡人更为幸运 , 我们享受到更多资源 , 跟着“时代的列车”走出了大山、走出了贫瘠 。 当我们“衣锦还乡”时应多一些理解和同情 , 多一些平视的交流和关怀 , 多一些付出和贡献 。
我们都不应是家乡建设的旁观者——这是“我和我的家乡”该有的深层次连接 。
(责任编辑: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