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清风典历】玉露凋伤悲宋玉


诗词歌赋|【清风典历】玉露凋伤悲宋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译文】
令人悲叹啊!深秋时寒气下降 , 风声飒飒 , 草木凋落 。我心情凄寒 , 好像要离家远行 , 又像要登山临水送人回故里 。天宇辽阔 , 秋高气爽 , 水潭清寒 。我心绪忧伤 , 满腔惆怅 , 不堪秋寒 , 却还要去故就新 。人生的道路坎坷 , 我一介贫士失去官职 , 不免心意难平 。难耐客中孤单 , 只能是惆怅地暗自伤情了 。南归的燕子辞别北地 , 秋蝉也已寂寞无声;大雁一心南飞 , 鹍鸡细声悲鸣 。想起逝水时光、人过中年 , 想起久留于外、一事无成 , 就难免伤心 , 甚至彻夜无眠 , 听到蟋蟀的夜鸣也格外使人心伤 。我忧伤困穷、孤独空虚 , 心情差到了极点 。
【小识】
宋玉是继屈原之后楚国杰出的辞赋家 , 可惜其生平资料非常罕见 , 仅大致可知 , 他是楚国鄢郢(今湖北宜城)人 , 生活于楚怀王、顷襄王时期 。大概在屈原流放汉北时 , 曾师事屈原 。他“好辞而以赋见称” , 且善解音律 , 曾任顷襄王侍从之臣 , 终生不得志 。在政治上 , 宋玉不过“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 终莫敢直谏” 。至于其出身 , 有人说他是宋国公子 , 有人说他出身寒微 , 还有据《登徒子好色赋》认为他标致貌美 , 这些都可供了解宋玉人生的一些侧面 , 却也未免附会之嫌 。总之 , 宋玉有接近于屈原的文学之才和不同流合污的品性 , 却没有屈原犯颜直谏的勇强之气 , 这也使得其作品华丽 , 但内容却相对单薄 , 境界、视野都不及屈原 。
《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 , 也是楚辞的代表作之一 , 是公认的“千古悲秋之祖” 。其最精彩的是文章的开头 , 也就是我们节选的这一段 。宋玉极力铺写秋气深沉、秋景萧瑟的环境:秋空高远 , 草木摇落 , 积水清寒 , 蟋蟀哀吟 , 寒蝉噤声 , 北雁南飞 , 这是多么令人感慨的氛围啊!多情的主人公仕途坎坷 , 郁郁失志 , 加之羁旅在外 , 空馆独居 , 所以 , 他被这萧寒的秋景所感动 , 不得不援笔写志 , 以“志不平” , 从而使得整篇作品都萦绕着惆怅清寒的浓浓幽怨和坎壈失志的郁愤不平 。应该说 , 古代士大夫借秋景来醒目抒写失志、失路、失落心态的 , 这是第一次 。虽然《诗经》中也有“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的秋景 , 也能绘景如画 , 但那是为了铺写恋人之间的思念 , 所写秋景并不集中 , 并不大肆渲染 , 更没有铺天盖地 。而宋玉的《九辩》恰好就大肆渲染秋气深沉 , 让我们感觉秋气、秋景铺天盖地 , 渗透在世界的角角落落 , 浸染着感情的丝丝扣扣 。如此情景的浑融 , 确实触目惊心 。因其极有特色和成就 , 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抒情模式和创作范式 , 以供后人模仿、传承 , 悲秋主题遂大行其道 , 蔚为壮观 , 而其不祧之祖 , 则非宋玉莫属 。
《九辩》的其他内容 , 不过是哀悼生不逢时 , 批评君门九重、小人当道 , 铺写自己坚持不变节从俗、不同流合污的清高志向 , 这是自《离骚》以来的共有主题 。而且 , 《九辩》在辞采之富丽、情感之激越、众神之浪漫等方面 , 也明显不及《离骚》 , 但《九辩》中失意怅惘的文人形象却是独具的 , 这与《离骚》中屈原那激情、伟丽的诗人、政治家形象有着鲜明对比 。因而 , 《九辩》文士气更浓厚 , 更能贴近后世失志文人的心理 。所以鲁迅先生言:“(《九辩》)虽驰神逞想不如《离骚》 , 但凄怨之情实为独绝 。”(《汉文学史纲要》)
如果再扩展思路 , 则《九辩》不仅是古代文学的悲秋之祖 , 也是“士不遇”主题的开启之作 。东汉王逸曾说 , 宋玉鉴于屈原“忠而放逐” , 故作《九辩》以代屈原申述心志 。果真如此的话 , 那本赋的主人公就应当是屈原 , 而不是宋玉了 。这算是对本赋的另一种解读吧 。此后 , 一系列的悼屈赋如贾谊《吊屈原赋》、严忌《哀时命》、东方朔《七谏》、刘向《九叹》、王逸《九思》、王褒《九怀》等 , 都贯穿着鲜明的失意心绪;而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和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 更是直抒胸臆 , 强烈指斥 , 典型代表了寒士不遇的呼声 , 以致于在六朝时期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士不遇”主题诗赋 。这也是宋玉在文学史上影响的重要见证 。(萧寒)分页标题

诗词歌赋|【清风典历】玉露凋伤悲宋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诗词歌赋|【清风典历】玉露凋伤悲宋玉】粉葛:根呈圆柱形、类纺锤形或半圆柱形 , 有的为纵切或斜切的厚片 , 大小不一 。解肌退热;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主治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病 。主产于湖南、浙江、江西、安徽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