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魏明帝的集权思想让曹魏势力逐渐走向薄弱!
汉末魏初之间 , 政局混乱且需寻求制度创新 。 而魏明帝继位前外部强敌环绕 , 内部也政局复杂 。 除了辅政大臣外 , 仍有众多武文帝时期重臣活跃在明帝一朝 。 自东汉时兴起的世家大族也成为地方分裂势力的中心力量 , 并通过九品官人法这一选官制度在朝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 此种稳定中蕴藏危机的客观环境 , 使明帝政治思想呈现集权特点 。 三国之间的战争频繁 , 客观上迫使曹操、文帝曹丕全都大权独揽 , 即便稍后的明帝曹叡 , 也是"政由己出" 。 曹魏朝政的集权特点是客观环境的需求 , 而明帝的集权思想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事例中 。
文章图片
(一)收揽权柄自秦汉以来 , 凡是王朝建国后必然实行诸多中央集权的措施 , 以维护政权的稳定与统一 。 曹魏处于三国战乱时期 , 君主集大权于一身不仅是趋势更是客观形势的要求 。 皇帝集权使得政权行政效率较高且形势稳定 , 能够在分裂时期应对复杂环境得以生存 。 但弊端也较为明显 , 一旦皇帝能力不足或者耽于享乐 , 大权旁落至亲信(外戚、宦官)手中 , 便会极大威胁政权稳定甚至导致王朝倾覆 。 此两点在魏明帝朝皆有体现 。
文章图片
明帝即位时面临四位权臣辅政的局面 , 因此迫切需要收揽权柄 。 四位辅政大臣中除陈群外 , 曹真、曹休与司马懿均握有兵权 , 对其威胁最大 。 恰在此时 , 孙权趁明帝新立 , 于黄初七年八月出兵进攻江夏郡 , 明帝展露对战局的准确判断在朝中建立威信 。 随后利用魏吴蜀三国之间以及魏国内部的战事 , 将曹休、曹真与司马懿频繁调往边境 , 使其远离中央政治圈 。
除太和四年征讨蜀国距明帝登基时间较远外 , 战事均集中于明帝即位之初 。 藉由这些战事明帝多次将曹休、曹真与司马懿调往边境 , 令其停留都城的时间十分有限 , 有效降低了三人对中央朝政的影响力 。 而曹休与曹真也在频繁的战事调度中于太和二年和太和五年相继去世 。 四位辅政大臣仅剩陈群一人未出都城 , 但并未掌握军权 , 因而对明帝的权力影响有限 。 通过以上策略 , 明帝巧妙地将四位辅政大臣中实力最强的三人调离中央 , 成功收揽权柄掌握大权 。
文章图片
在此之后 , 魏明帝一直牢牢掌握魏国最高权力 , 在内外战争与政策改革上始终是最高决策人 , 诏令能够有效实行;在其一朝也未出现足以威胁皇权的权臣;甚至一些遭到群臣反对的决策也能独断专行 。 如前文提及的明帝女儿淑夭折 , 明帝欲亲自送灵 , 在司空陈群以及诸位大臣的反对与劝谏下 , 明帝不予理会依然坚持己见 。 更为典型的则体现在明帝喜好营造宫室上 。
魏明帝喜好营建宫室 , 太和六年"九月 , 行幸摩陂 , 治许昌宫 , 起景福、承光殿 。 "同时即位后不久就有司徒王朗因"是时方营修宫室"上书认为"今当建始之前足用列朝会 , 崇华之后足用序内官 , 华林、天渊足用展游宴 , 若且先成阊阖之象魏 , 使足用列远人之朝贡者 , 脩城池 , 使足用绝逾越 , 成国险 , 其余一切 , 且须丰年 。 "但此时明帝尚能听从 , 自青龙三年之后 , 魏明帝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 自三公起朝中大臣几乎都曾上书予以劝谏 , 史载"直臣杨阜、高堂隆等各数切谏 , "但明帝都不予理会 。 即便是遭到群臣反对的行为仍然能予以实施 , 由此可看出明帝能充分行使皇帝职权 , 这也维护了曹魏政权的稳定 。
文章图片
(二)中书权重在解除辅政大臣的威胁后 , 明帝延续武帝文帝的集权策略 , 在中央将大权集于一身 。 曹魏因处于汉代到隋唐之间中央权力机构变革的过渡时期 , 三公权力向尚书进行转移 。 对于这一问题学界已做过诸多研究与探索 , 且不做赘述 。 除尚书权力渐大外 , 明帝另一集权思想表现在中书官吏权重 。分页标题
汉代中书实即尚书 , 而曹魏时期的中书则别有来源 。 曹魏设立中书省在武帝时期 。 建安二十一年 , 曹操在王府设置秘书令臣"(放)与太原孙资俱为秘书郎" , 职责为典尚书奏事;"文帝即位 , 放、资转为左右丞 。 数月 , 放徙为令 。 黄初初 , 改秘书为中书 , 以放为监 , 资为令 , 各加给事中" , 中书成为独立的机构 。 到明帝时 , 中书职权进一步扩大 , 刘放与孙资继续担任中书监与令职位并"尤见宠任" 。 中书职位的设置并非为寻常君、相权力之争 , 而是因战争不断 , 各地统治不很稳定 , 形势迫使皇帝政自己出 , 对某些重大政事迅速作出决定 , 因而在左右设立中书官吏 , 草拟诏令 , 史载"放善为书檄 , 三祖诏命有所招喻 , 多放所为" 。 中书的设置使诏令及时下达执行 , 有时以密诏形式下达不通过尚书 , 直接到达州郡与边将以保证统治效率 。 中书实质上承担了皇帝秘书的职责 , 成为皇帝亲信 。
文章图片
魏明帝继承武文二帝时期的中书机构 , 对其权力有所扩张 , 在加强皇权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后果 。 曹操是建国之君 , 有极强的统治能力 , 可独立处理军国大事 , 中书只能按令行事 , 无法参与决策无法弄权 。 但到文、明二帝时 , 一方面为结束三国分裂局面 , 仍需要独揽大权 , 不经过大臣直接处理军国大事;但另一方面曹魏政权日趋守成 , 明帝渐沉溺享乐 , 同时政务能力不如先帝 , 因此在处理政务有所犹豫时 , 向中书监、令求教便顺理成章 。 这就是蒋济委婉指出"疲倦之间有所割制" , 同时也使刘放、孙资得以"见信于主 , 制断时政" 。 刘放与孙资在明帝时期不仅协助草拟诏令 , 掌管机要 , 又因是近臣能对某些政事提出意见 , 从而影响皇帝的决策 , 威势更胜 。
文章图片
明帝在驾崩之前临终改令 , 使曹爽代替大将军曹宇为辅政大臣 , 并召见司马懿令其与曹爽一同辅政 。 有关此事记载虽有揣测与夸张成分 , 但结合二人此前为魏明帝亲信 , 参与某些重要政事的决策 , 可推断这一记载大致可信 , 至少明帝在确立辅政大臣一事上咨询过二人意见 。 而在曹芳时期 , 曹爽在与司马懿斗争中失利 , 曹氏政权最终被司马氏政权所取代 。 魏明帝时期 , 受其集权思想影响 , 中书官吏刘放、孙资对魏明帝某些政事决策产生一定影响 , 但权力有限 。 明帝一朝中书一职职权仅限于草拟诏令 , 并因此拥有一定的政事参与权 , 但并未如唐代中书省样有宰相之权 , 仍处于职权过渡时期 。
(三)宗室政策严苛曹魏继承汉代以来的宗室政策 , 分封诸王 。 早在建安十六年 , 魏武帝就开始分封诸子"天子报,减户五千,分所让三县五千封三子,植为平原侯,据为范阳侯,豹为饶阳侯,食邑各五千户" 。 扩张权力为代汉称帝做准备 , 但由于还未正式建国称帝 , 因此曹魏正式的分封还是自文帝开始 。 文帝在即位之初并未按照历朝惯例分封诸王 , 只在给黄初元年"封公之四子为列侯" 。 在黄初三年前后才正式分封武帝及文帝子嗣 , 并建立起正式的宗室管理机构 。 分封涉及十一位宗室成员 。 看似完备合理的分封政策 , 但曹魏的宗室政策却是历史上有名的严苛 。
文章图片
而对于有政治问题的曹植控制则更为严苛 。 曹植因在前朝与文帝争嗣的问题 , 一直处于被严密监视与提防的状态 , 在明帝时期境况也没有得到较大改善 。 曹植在明帝时期多次上书 , 恳请为国效力 , 但始终没有回复 。 太和六年 , 诏诸王进京时"植每欲求别见独谈 , 论及时政 , 幸冀试用 , 终不能得 。 "此外频繁被迁徙封地 , "十一年中而三徙都" , "寮属皆贾竖下才 , 兵人给其残老 , 大数不过二百人 。 又植以前过 , 事事复减半" 。 最终 , 曹植于太和六年郁郁而逝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魏明帝|魏明帝的集权思想让曹魏势力逐渐走向薄弱!】综上所述 , 明帝宗室思想仍然较为严苛 , 虽然对文帝建立的严苛宗室制度有修改之意 , 但在具体实施时却基本延续了前代的严苛政策 , 亲近宗族仍然受到诸多限制 。 禁止交通宾客 , 私自聚会 , 买卖器物并且无诏不得进京 。 稍有过失 , 即会受到削户等惩罚 , 更被隔离在中央朝廷之外 。 明帝在执政后期虽有意让叔父曹宇参与朝政但在最后仍令疏远宗族的曹爽辅政 。 总结原因 , 应是文帝在即位之前与诸子尤其是曹植的储位之争令其对亲近宗族持有戒心 , 为加强皇权同时避免发生类似事件而设立了严苛的宗室政策 。 明帝虽有意更改 , 但在位期间诸事繁杂且宗室政策已成体系难以更改 , 因此基本延续下来 。 严苛的宗室思想贯穿整个曹魏政权 , 使曹氏宗室势力过于薄弱 , 为司马氏篡权谋取了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