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到这个“文学之家”沉浸式阅读
东方网采访人员包永婷10月3日报道:10月3日下午13时30分,离第338期思南读书会开始还有半个小时,“思南文学之家”门口已经排起长队,阔别已久的读者静候200多天后首场读书会的到来 。
从2014年2月15日第一场读书会开始,思南读书会每周六14:00与读者风雨相约,至今已经举办337场活动,邀请1200多位学者、作者、出版人,参加现场活动的读者近5万人,成为上海的城市文化名片 。
上海市作协副主席、思南读书会总策划人孙甘露说:“在一片法国梧桐掩映下的思南公馆里,这个‘家’是连接作家与读者的,深厚的文学阅读传统,也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对上海这座城市给予作家、读者、出版人的环境印象深刻 。”经过小规模精准提升后,“思南文学之家”正式归来,以全新面貌迎接读者 。湖绿色墙裙围绕着满墙书架,凹进去的高清电子屏将为读者展示更多有趣的内容 。
当天下午,《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新书分享会在升级归来的“思南文学之家”举办,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教授李天纲与上海日报建筑专栏作家乔争月从研究者的视角,分享“建筑可阅读”的心得 。
伍江表示,上海书展期间推出的《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所引发的轰动,是他没有想到的,但也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建筑是值得阅读的 。那么,建筑怎么读?在他看来,建筑是有个性的生命体,建筑的故事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故事,阅读城市建筑有极大的空间和时间跨度 。
“大文豪雨果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建筑是城市发生活动的重要场景,建筑的故事一定与发生在里面的故事有关;建筑是人类制造物里最大的、投入最多的,并赋予精神的寄托,也就是文化 。”伍江透露,大家阅读建筑的时候,除了要了解建筑的基本语言,还需要去读懂建筑中暗藏的底蕴和情感上的东西,这样阅读城市阅读建筑才会无穷无尽 。
【建筑|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到这个“文学之家”沉浸式阅读】“上海不只是一座近代城市,但上海保留了非常完整的近代建筑风格,中西文化碰撞交融出了上海建筑的丰富性 。”李天纲表示,对于上海建筑保护业内达成了三个共识:要保存文脉,上海是有文化的城市,是19世纪全世界建筑城市最密集的高层建筑(8层以上)城市之一;永不拓宽的马路,留下人性化的尺度;建筑可阅读,把建筑当成活体,可传承、可参与、可沟通 。“现在大部分城市就像一张图纸设计的,缺乏想像和对城市的热爱 。”
现场读者认真记笔记
在《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一书中,收录了56处上海地标 。作为该书的编委会成员之一,伍江透露考虑出续集 。他强调了一个观点,有价值但不那么美的建筑,同样是城市重要的记忆 。“建筑构成了完整的城市记忆,值得展示的不仅仅是最漂亮的建筑,也包括不太漂亮的 。正如过去的记忆不论好坏都无法回避,一旦失去这些漂亮或不太漂亮的建筑,城市记忆就大打折扣 。”
提到最近面向市民、游客开放的南京路步行街东拓工程,伍江表示,这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可散步的空间 。“城市不是越快越好 。一座人民城市,是开放的、便利的,更是让人有尊严地生存,拥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 。”李天纲则表示,城市的发展或许不在新建,而是不断修补 。
- 小畜播报|英国妇人与儿子到古建筑前骑单车拍照 惊见维多利亚时代女鬼
- 观览天下|一块石头卖到十万,看村民们如何发家致富,你心动了吗?
- 地标|北青报:地标建筑上马,应先过民意关
- 小暖男石头哥|荷兰人:中国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搞不懂他们为何不在乎血统
- 消防站|荆州沙北新区又一公共建筑将建,总规模3.5万方,投资额1亿
- 砂石骨料网|河南省建筑石料用灰岩、花岗岩等出让基准价提高50%
- 雪莉|女子全身皮肤像石头一样硬,硬皮肤把她变成洋娃娃!
- 定了|定了!首届2020中国建筑业转型与发展高峰论坛重磅亮相!
- 避障|解决扫地机器人的避障难题 石头 T7 Pro 是怎样做到的?
- 建筑尘封历史|切尔诺贝利事件是压死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