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中国第二大沙地治理成效显著



中年|中国第二大沙地治理成效显著
本文插图
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的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广泛种植锦绣海棠果等经济林 。 图为果农在秋收 。 新华社采访人员 王靖 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3日电(采访人员王靖)9月是丰收的季节 , 科尔沁沙地腹地的果农滕大勇满心欢喜 , 顺着梯子爬上爬下采摘红彤彤的大果子 。 随着科尔沁沙地生态发生巨大变化 , 昔日不毛之地如今已长出“致富果” 。
科尔沁沙地是中国第二大沙地 。 经过多年全面综合治理 , 科尔沁沙地部分地区呈现出“荒漠变绿洲”的景象 , 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 沙区百姓正在享受生态改善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一系列好处 。
“十多年前 , 沙子可厉害了 , 沙尘暴一来 , 打得人脸疼 , 满嘴都是沙子 , 能见度不足50米 。 ”滕大勇回忆说 , “经过多年综合治理 , 流沙固定了 。 乡亲们还通过种植经济林 , 搞绿化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 。 ”

中年|中国第二大沙地治理成效显著
本文插图
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的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满眼绿色 , 樟子松郁郁葱葱 。 新华社采访人员 王靖 摄
滕大勇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镇的村民 , 在当地承包种植了190亩锦绣海棠果林 , 优质的锦绣海棠果销往多国 。 “在国外卖得非常好 , 在加拿大、泰国都有我们的固定客户 。 ”在希伯花镇 , 像他这样的果农还有许多 , 都得益于科尔沁沙地生态的改善 。
希伯花镇镇长王立华介绍 , 希伯花镇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 , 2018年至2020年三年完成造林10万亩 , 其中以锦绣海棠为主的果树经济林4.6万亩 , 以沙棘为主的生态经济林5.4万亩 。 目前 , 全镇林地总面积达到32万亩 , 森林覆盖率达到38.09% , 锦绣海棠果树人均面积达1.5亩 , 沙棘人均面积达2亩 , 经济林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
希伯花镇是科尔沁沙地治理的一个缩影 。 据了解 , 科尔沁沙地分布区面积9945万亩 , 其中沙地面积5265万亩 , 是中国第二大沙地 。 科尔沁沙地涉及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和辽宁省 , 其中内蒙古境内分布区面积8595.9万亩 , 占科尔沁沙地分布区面积的86.42% 。
科尔沁沙地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治理 , 特别是2000年以来 ,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 , 科尔沁沙地治理规模不断扩大 , 治理效果显著 。
内蒙古林草局治沙造林处处长张根喜称 , 多年来 , 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通过锁边造林、织网治沙、以造代育、多元投入等主要做法 , 加大境内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 。 “同时 , 这些地方大力推广机械沙障治沙、复合沙障治沙等先进技术模式 , 特别是应用聚乙烯纱网沙障、可降解纤维沙袋沙障 , 防沙治沙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 ”
内蒙古林草局介绍 , 3个连续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 , 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的流动沙地减少139.15万亩 , 半固定沙地减少180.92万亩 , 固定沙地增加367.25万亩 。 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林草盖度持续提高 , 沙地向内收缩 , 部分地区呈现出“荒漠变绿洲”的景象 , 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中年|中国第二大沙地治理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