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30年前的那些法学教材,带我回到了30年前的校园


法学|30年前的那些法学教材,带我回到了30年前的校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0年9月26日 , 母校西北政法杨宗科校长一行莅临佛山 , 这是3年内杨校长第二次到访佛山 。
为了迎接母校贵宾一行 , 我们佛山校友都起了个大早 , 冒雨早早到赶到集合地点等待 。
第一个接待地点是校友企业 , 这是位从法律人转型为成功商人的师兄 。他办公室里的巨型书架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 也让我改变了商人不读书的短见 。
见书就挪不动步是我的一惯毛病 , 这次也不例外 , 要不是时间有限 , 我得好好欣赏一下 , 如果能有幸“顺走”几本就更好了 。
尽管知道这个习惯不好 , 但总是改不了 。我在机关工作时 , 曾经想过“可以从事任何岗位 , 但如果把我放在图书馆 , 估计就不好了 , 我肯定会把馆藏的书贪污 , 因为见到心怡的书总是忍不住啊” 。
这一次 , 由于时间有限 , 没能仔细浏览 。但发现了几本老书 , 这都是30年前我们在西北政法学院读书时的教材 , 师兄高我一级 , 因此教材几乎完全相同 。
2021年是我入读西北政法30周年 , 一直想为这个特殊的纪念日子写点东西 。这些教材自然是我要写到的 ,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 得来全不费功夫 。

法学|30年前的那些法学教材,带我回到了30年前的校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本《中国刑法学教程》由周柏森教授主编 。
周柏森老师可是西北政法的名人 , 他号称西北刑法王 。或许因为地处西北 , 他的研究地位较北高(铭暄)南马(克昌)有一定差距 , 但在西北地区他可是声名赫赫 。

法学|30年前的那些法学教材,带我回到了30年前的校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本绿皮《行政法学》是我的行政法启蒙书 。西北政法的行政法 , 培养了一大批目前活跃在全国的法学实践和理论人才 。郑重声明一下 , 尽管目前混迹于行政法学圈 , 但我在校时是经济法系 , 行政法更多是毕业后自学 。因为行政法专业人才济济 , 在行政法业界开会时 , 母校就相当成气候 , 这就形成了西北政法独有的法学品牌 , 而这正是通过那些有名甚至无名的校友共同打造的 。
前几天 , 在学校的行政法校友群里 , 供职于最高司法机关的梁凤云还谈及这本书“绿皮书” 。于是引来我们同龄人的无限感慨 。
有一位师妹私下问我 , “绿皮书”是哪家出版社的哪本书?真是今夕何夕之感 。毕竟这本书已经快30年了 。前几天 , 王周户老师来广州讲学 , 我还谈到这本书 , 感慨再也没有见到过 。没想到 , 偶然间就在师兄这里看到了 。
【法学|30年前的那些法学教材,带我回到了30年前的校园】这真是念念不忘 , 必有回响 。一定的 。

法学|30年前的那些法学教材,带我回到了30年前的校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经济犯罪新论》是继刑法之后的刑事专业课 , 或许是针对当时1992年南巡讲话后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热潮而编的一本书 。
这本书的扉页还有作者之一的王昌学老师对女儿(我师姐)的一段话:法官的天职是忠于法律 , 创造性地处理法律事务 。这是一位学者父亲对女儿的嘱托 , 何尝不是一个老师对所有学生的叮咛?
天理国法和人情 , 20多年过去 , 我们已经在司法界淫浸多年 , 幸运的是这颗初心仍还在而且不改 。

法学|30年前的那些法学教材,带我回到了30年前的校园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本《大学写作》让我想起了《永远的蝴蝶》 。写作自然是法科学生的必备技能 , 可惜重视不够 , 只上一学期 , 而写作是门需要长期锻炼、反复实践的知识 , 所谓“师傅领进门 , 修行在个人” 。现在许多判决书读之无味 , 语言贫乏 , 缺乏美感 , 这与司法者阅读少以及语文教育缺失有关 。一份优美的裁判文书是连接法律、法官和当事人的心桥 , 既有文采 , 又能动人 , 可以让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 , 服判息诉 , 最终案结事了 。法官不仅要有巧审善断的高超技艺 , 还要有遣词造句的精湛本领 , 才能让裁判文书以法信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 让当事人有雨过天晴的释怀和海阔天空的气度 。
我们的写作课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 , 个子高挑 , 皮肤白晳 , 举止轻柔优雅 , 30年后 , 我对她的所有印象就止于这么多 。或许她刚刚从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分配过来 , 那时候的师资基本上都是这样 , 昨天还是听课的“学生”毕业后转眼就成了讲台上的“先生” 。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朗读了《永远的蝴蝶》 , 如果放在眼下 , 搞不好又成了教学事故 , 因为《大学写作》教材里并没有收录这篇文章 。她读的很慢 , 很轻柔 , 很动感情 , 读到最后 , 她竟然呜咽着读不下去 。好久 , 她才坚持着读完 , 一边读 , 一边流着眼泪 。整个课堂上一片沉寂 , 一群20岁的少男少女们都屏住呼吸 , 任由泪水在腮边流淌 。那时候的我尽管对爱情处于懵懂未知的状态 , 但人类的美好情感是共通的 , 受到老师的感染 , 泪水迷湿了双眼 。尽管它以悲剧收场 , 但那些伟大的爱情本身都是让人肝肠寸断的啊!
其实那天雨下得并不大 , 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
30年过去了 ,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世俗 , 我们已经习惯平庸的日子 , 但我仍然时常想起这篇小小说 , 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 还有那位和我们一起掉眼泪的女老师 。我们已经在奔五的路上 , 老师也应该是50多岁的人了 , 或许岁月已经让她青春不在 , 或许生活让她不再如当年那般清纯 , 或许世俗已经让她不再如刚刚毕业时充满理想 。她还能记起那堂写作课吗?她可知道这堂课对一个少年的心灵震撼吗?这是文学的力量 , 这是年轻的情恋 , 这更是知识的启迪和生命的精彩 。但愿她永远保持着这份优雅 , 但愿世俗的生活不会蒙蔽那颗清纯的心 。

法学|30年前的那些法学教材,带我回到了30年前的校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古汉语读本》应该就是一些古代文章汇编 , 特别是有些与法学相关的 , 可惜现在都没有印象了 。

法学|30年前的那些法学教材,带我回到了30年前的校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政治经济学》是当年是必修课 , 现在基本上也没有印象了 。当年课堂上有一个关于水是不是商品的争论 。30年前 , 还没有现在的矿泉水 , 更多是大碗茶、热水之类的商品 。那时的普遍观点是认为水不是商品 , 没有价值 , 但茶水、热水因为有了人的附加劳动 , 于是有了价值才成了商品 。若干年后 , 有家水厂宣称“我们不生产水 , 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真是让人感慨 。

法学|30年前的那些法学教材,带我回到了30年前的校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国法制史教程》主编是西北政法大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杨永华教授 。杨教授是我们山东德州老乡 , 我入学后曾经以同乡、后学之名拜访过一次 , 毕竟差距太大 , 后来没有了联系 。2020年8月29日杨先生病逝 , 享年83岁 , 消息传来 , 我沉默好久 , 我们年龄大了 , 我们的先生也老了 。分页标题

法学|30年前的那些法学教材,带我回到了30年前的校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国际私法教程》 , 我把照片拍给我了的恩师王瀚 。王瀚 。他教授过我《国际私法》 , 用的就是这本教材 。而且他使我深深地爱上了转致、反致等与我们日常生活基本上不搭边的法律术语 , 以至于我今天都记得 。2020年春节期间 , 供职烟台大学教席的杨曙光师弟和我谈起 , 说他考研以及后来从烟台中院法官调任烟台大学 , 都深受王瀚老师影响 。好的老师总是在不经意间影响人的一生 。

法学|30年前的那些法学教材,带我回到了30年前的校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看到30年前的教材 , 感慨许久 , 它把我带回了30年前的校园、教室 , 想起了30年前读书的一幕幕 。
感恩母校、感恩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