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号|刘邦的庙号,汉太祖缘何被传为汉高祖

文|小河对岸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 , 在祀与戎 。 在先秦时期 , 祭祀与战争是被看成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两件事 , 而祭祀还排在战争之前 。 可见 , 祭祀在古人心中的分量之重 。 祭祀 , 体现了古人的精神信仰 。 而祭祀的对象则主要是自己的先祖 , 当一个宗族或国家遇到危难之时 , 也总会到宗(太)庙哭诉祷告一番 , 以求列祖列宗显灵保佑 。

庙号|刘邦的庙号,汉太祖缘何被传为汉高祖
文章图片
因此 , 古人也常将"宗庙"与"社稷"联系在一起 , 而以"宗庙"代指江山 , 用"绝祀"喻指亡国 。 如《史记·燕召公世家》:..太史公曰:召公奭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 , 况其人乎?燕迫蛮貉 , 内措齐、晋 , 崎岖彊国之间 , 最为弱小 , 几灭者数矣 。 然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 , 於姬姓独後亡 , 岂非召公之烈邪!
所以 , 也才有"不孝有三 , 无后为大"、"若敖鬼馁"等成语流传於后世 。 故而 , 对於一个王朝与政权来说 , 最为隆重与肃穆的场所便是太庙 。 而为区分所奉之先祖 , 故又会给所奉之先祖加以名号 , 此名号即为庙号 。

庙号|刘邦的庙号,汉太祖缘何被传为汉高祖
文章图片
按"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 , 故而 , 开国皇帝称祖 , 嗣位之君常称宗 , 此亦"祖宗"一词的来历 。 庙号始自於殷商 , 周有谥号而无庙号 。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 , 废除谥号与庙号 。 再至汉朝建立 , 又恢复了庙号与谥号(唐朝以前 , 有功绩的帝王才有庙号) 。 作为大一统王朝 , 第一位拥有庙号的皇帝 , 刘邦的庙号常被误以为是汉高祖 。
但是 , 无论是根据《史记》还是《汉书》的记载 , 刘邦的庙号都是汉太祖 。 如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丙寅 , 葬 。 己巳 , 立太子 , 至太上皇庙 。 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 , 拨乱世反之正 , 平定天下 , 为汉太祖 , 功最高 。 "上尊号为高皇帝 。 太子袭号为皇帝 , 孝惠帝也 。 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 , 以岁时祠 。

庙号|刘邦的庙号,汉太祖缘何被传为汉高祖
文章图片
《汉书》基本上照录了《史记》的记载:五月丙寅 , 葬长陵 。 已下 , 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庙 。 群臣曰:"帝起细微 , 拨乱世反之正 , 平定天下 , 为汉太祖 , 功最高 。 "上尊号曰高皇帝 。
两部史籍都肯定了刘邦的谥号为"高"、庙号为"太祖" , 这跟明朝朱元璋的庙号与谥号完全一致 。 那为何朱元璋常被称为明太祖 , 而刘邦却被称为汉高祖呢?
这要归功於《史记》的强大影响力 , 司马迁将帝王一类人物的传记命名为"本纪" 。 而刘邦的本纪就称之为《高祖本纪》 , 且在正文之中 , 通篇称刘邦为"高祖" 。 在班固的《汉书》中 , 虽将刘邦的传记称之为《高帝传》 , 但应是受了司马迁的影响 , 在《高帝传》的正文中也称刘邦为"高祖" 。

庙号|刘邦的庙号,汉太祖缘何被传为汉高祖
文章图片
那么 , 司马迁为何称刘邦为汉高祖 , 而不称之为汉太祖呢?一则 , 在於《史记》为通史 , 其记录自上古而至当朝 。 在汉朝以前 , 唯有殷商的帝王有庙号 , 而殷商开国君主--商汤的庙号即为"太祖" 。 虽据说殷商追尊其先祖王亥为"高祖" , 但王亥毕竟不是正式帝王 , 其对后世的影响力也相对较少 。 司马迁如果将刘邦的本纪命名为《太祖本纪》 , 就会有指代不明而产生的误解 。
二则 , 汉朝也才刚恢复了庙号制度 , 而在庙号的使用上也没有后世那么规范 。 唐朝以前的皇帝 , 都很少称其庙号 , 而一般称其谥号(即某某帝 , 如汉武帝、隋文帝等等) 。 其一 , 庙号的使用并没有谥号那么长久与完善 。 其二 , 也并不是每位帝王(唐朝以前)都有庙号 。 故而 , 司马迁在庙号使用上也就没有后世那么规范 。分页标题
【庙号|刘邦的庙号,汉太祖缘何被传为汉高祖】
庙号|刘邦的庙号,汉太祖缘何被传为汉高祖
文章图片
三则 , 司马迁称刘邦为"高祖" , 乃是谥号与庙号的杂糅 。 称其庙号 , 乃是为了突出刘邦建立大汉基业之功勋 。 称其谥号 , 乃是源於当时的习惯(周至隋 , 称谥号) 。 而谥号本无"高" , 后以"开国立朝"功最高 , 故特起该谥号 。 司马迁称刘邦为高祖 , 即有突出刘邦功勋的意味 , 也是受到当时"谥号"通行的背景影响 。
参考史籍:《汉书》、《史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