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原汁原味的“联大”,牵动了你我的神思


昆明|原汁原味的“联大”,牵动了你我的神思
图片
编书者龙美光

昆明|原汁原味的“联大”,牵动了你我的神思
图片
1942年 , 联大人苦中作乐一起去郊游

昆明|原汁原味的“联大”,牵动了你我的神思
图片
西南联大新校舍鸟瞰图

昆明|原汁原味的“联大”,牵动了你我的神思
图片
阅览室苦读一景
编书者龙美光 1942年 , 联大人苦中作乐一起去郊游 西南联大新校舍鸟瞰图 阅览室苦读一景
◎朱原
热爱联大的人当中 , 80后的龙美光是一位突出的代表 。 他花了十五六年时间 , 孜孜矻矻博览群书 , 地毯式地搜集有关联大的文字 。 2018年出版了作为第一批“阶段性成果”的、一套9本的《民国书刊上的西南联大记忆》 , 尚有“十数万字未及整理” 。
早些年便听说云师大有个收书藏书的狂人龙美光 , 一直没有见过面 。 后来在旧书市场上终于见到了 , 个子不高 , 能言爽利 。 仍然在淘书 , 一摞摞一沓沓 , 抱着、搬着 , 不亦乐乎 。 据说不止一周一次 , 只要有时间都会到处去淘 , 家里堆得小山一般 。
美光家乡地处边远农村 , 字纸金贵 , 五六岁接触到的第一本书是《新华字典》 , 从此爱上读书 , 爱上一切有字的印刷物 。 循着书的踪迹 , 他一步步走进城镇 , 走到中学 , 走到大学 。
为什么舍得受这个累 , 吃这个苦 , 美光说:“联大的研究更有赖于文献资料的支撑” , 所以他做了这个事 , 这也就是《民国书刊上的西南联大记忆》这套书出世的理由所在 。
没有相当的眼力、脑力 , 甚至体力 , 做不出这套书
感谢美光 , 贡献出他多年的收藏 。 这套书涉猎之广 , 用力之勤 , 没有相当的眼力、脑力 , 甚至体力 , 是无法做出来的 。 他以一己之力 , 一己之苦 , 为读者节约了多少时间、精力 , 无法估量 。
真不知道这么些材料是怎么找出来 , 怎么发现的?因为时间的久远 , 因为印数的稀少 , 因为非正式出版的一过性印行 。
太多是名不见经传的微小刊物 , 如1938年广州的《孤岛周刊》;临时刊物 , 如“湖南省学生集中训练总队政训委员会1938年8月印《张主席言论集》”;内部刊物 , 如《云南省政府公报》《联大通讯》《南开级友》;昙花一现的特刊 , 如1945年5月的《联大悠悠体育会周年·五四纪念特刊》之《五四断想》;有的或者干脆叫做传单、宣传品 。 非正式印行的 , 如《英才的陨灭》“选自《保密公路国外段工程生活纪实》 , 保密公路第二工程处编印 1945年刊行” 。
有的是连载 , 隔几天载一次 , 那就得跟踪追击了 , 一直追到结束 , 呈现上一篇完整的文章 , 如《从长沙徒步到昆明的日记》 , “选自《见闻》1938年九月五日第三期、九月二十日第四期、十月五日第五期” 。 有的还跨年了 , 如《记张荫麟》“选自《史事与人物》1948年7月生活书店初版本 , ‘附记’前的内容又载于1946年12月23日天津《大公报》及《人物杂志》1948年第一卷第11、12期合刊” 。 有的文章编者根据40年代的初版 , 又参考了90年代重新出版的个人专集做了校订 。 真的累哦 。
有的文章在几个报刊都登载过 , 编者经过甄别 , 选用了一个应该说较好的版本 。 偏偏有的文章用在不同报刊上 , 还分别用了不同的标题 , 这就加重了工作量 , 明是选一文 , 却翻阅了数文 。 没有掘地三尺的功夫和一双火眼金睛绝难办到 。 这就为保存文献资料、为利用资料、为研究历史立了一大功 。
还有整理、打印的苦等等就不说了 。
冷得受不了 , 操场上打一回球
在下是这套书的受惠者之一 , 只就本人最感兴趣的略举一二 。
因为都是当时当事 , 所以失真变形的几率小得多 。 我们似乎伸手便摸到彼时的心跳 , 可望可及 。 我们身临其境、细致而微地看到现场生活 。 分页标题
吃是最大的问题 。 都知道联大壁报多 , 未曾晓得有过一个报名就叫做《吃饭》的壁报 , “那上面都是专门讨论怎样弄钱交伙食费 , 最经济的吃饭法的问题……联大的壁报从没办过这么好和受同学们普遍广大欢迎的 , 然而任谁看了都要为之啼笑皆非 。 ”
物价噌噌地飞涨 , 教育部给的贷金不够了 , 学生救济会的救济金也曾一度暂停发放 。 学校提供的平价“公米” , 曾发了上顿没下顿 , “每天就要这里一升那里半升即东拼西凑 , 才弄得顿把饭吃……结果常是:午饭弄到午后一两点钟 , 晚饭弄到晚上七八点钟 , 才算勉强开成 。 曾有三个穷学生发生过整整断炊两日的事 。 学生自己办膳团 , 都是生方力求价廉物美 , 生怕厨工落钱 , 同学亲自去采买 , 到产地到乡下 。 ”
抢饭的事基本众所周知 , 还有不抢的——“有的不得已在缴费同学吃过饭以后 , 到膳堂去吃一点残汤剩饭 。 ”然眼尖的同学纠正这个传言说“碗中的剩饭或许还有 , 桶中恐怕没有饭了吧?”饭不够 , 菜也少 , 常常老四样“绿豆芽、马铃薯、豆腐与豆瓣 , 而且烧菜不用油 , 用盐也省得可怜……所以都是开水烧成 , 淡而无味 。 ”
为了吃饭问题 , 1940年 , 昆明各大学全体学生曾联名致电国民政府和云南省政府呼吁救济 , 之后还有过若干次部分学生投书报刊的求援 , 收效甚微 。
穿方面 , 本来清华有制服规定 , 现在也没办法强行推行了 , 很多学生是黄军衣和黑棉大衣——那是湘桂黔旅行团发的啊 , 穿到现在 , 总共也就三百人有这福利 。 后来入学的清寒学生咋整?“冷得受不了 , 操场上打一回球” 。 然而那边厢 , 却“食粥易于消化 , 学生竟不敢入运动场 , 恐片刻即复啼饥也” 。 昆明气候温暖 , 也有例外 , 1940年的冬天就很冷 , 闻一多先生那一年把皮裘卖掉 , 感冒发烧了 。 而年轻人就这么轻轻一笔带过:“昆明最近大雪奇寒 , 惟耸肩微笑 。 ”
物价的腾涨 , 生活物料的蹇窘 , 使得“布告牌贴满了报告 , 一张盖在一张上 , 已厚得可观了 。 ”想象一下 , 那些小广告 , 好似做鞋底的布壳一样 , 层层摞摞 。 “出让衣服、纸张、墨水、笔 , 以及一切日常生活用品 , 无不尽有 , 出让者多半是战区经济来源断绝的同学 , 有的是什么都卖光了 。 ”
有的内容让人哭笑不得:“廉价出让皮鞋 , 新度95% 。 ”想想看 , 每个人的脚都不一样 , 别人穿过的鞋带着别人脚的记忆 , 未必适合自己啊 。 有一段描述特传神:“你要是低着头走路的话 , 留神一点有的人的鞋子是两只不同样的哩!有的鞋帮和鞋底差一点就要分家了 。 ”“普通多穿布鞋 , 穿草鞋者亦不在少数……惟以时至冬季 , 草鞋过于不能护足 , 冻疮之病亦几于无人无之 。 ”更要命的 , 还有“出让近视镜”!读到这里 , 在下忍俊不禁 , 继之而来的是喉头发紧 。
以至于 , 几年后回到北平 , “一个去机场迎接的人看见了怎样衰弱的一群……七七以前他们全衣冠楚楚 , 大学原为时装中心之一 , 现在他们的衣服破烂……比这褴褛更惊心的是他们的健康情形:肺病、骨结核、胃病 , 或就是干脆的早老;普遍的是贫血和营养不良……梅贻琦脸上的清癯可以赶得上了甘地……”
一所建在昆明的西北角的学校 , 当年是蔓草萋萋的荒坟野地 。 新校舍草草赶筑 , 还留着旧模样:足球场上常常晒着农产品(000061,股吧) , 农妇在石块上掼谷子 , 整理稻草 。 因为算城郊 , 建在这里的联大可以说是坐落在穷窝窝里:“住在学校附近的十九是贫民 , 在云大和联大之间有一条住满贫民的文林街” , 多以开小饭店带卖杂货、浆洗衣物为生 。 这里本没空袭价值 , 然而从空中看 , 联大片区过于彰显 , 遂连带成为打击目标 。
茅茨土阶 , 我们祖先房子最早的样式 , 成了联大新校舍 。 “一间间泥巴筑成的 , 土墙上覆盖着茅草或铅板的小屋 , 星罗棋布的站着 , 那便是教室 。 ”简陋的土坯版筑 , 抵挡不住水浸风蚀 , 春季的疾风、雨季的骤雨 , 年年都要翻修倒塌的围墙 。 连最大最“奢华”的图书馆围墙也倒过——修补了一个多月才又开张 。 想到听不见讲课的著名典故——“停课听雨” , 那还是好的了 , 因为教室顶是铅板的 。 宿舍就没这待遇了——茅草盖顶 , 每个雨季都要揭旧苫添新草 。 就算如此 , 也还是常漏雨 , 搞得晚上被淋醒 , 睡上铺的须得准备一领油布 , 盖在棉被上 。 学生宿舍的墙倒塌了一次 , 只见里边的瓤都露出来了 , 它们有被褥、箱筪、书籍——“托雨的福 , 书籍粘成一大饼一大饼” , 唉 , 这还怎么看怎么用呢?分页标题
课余之暇 , 到处可见衣衫褴褛的年轻人谈天说地
教室与教室之间很分散 , 而“往往四堂课就分在四个课堂里 , 校舍两处在西门城角外 , 两处在西门城脚里 。 一打下课铃 , 你得拔脚就跑 。 路可相当远 。 新来的没有受过训练 , 那时候气喘腿子酸 , 而短短的十分钟绝对不允许你停一步 。 好容易赶到那儿 , 早已偷偷一堂没有你的座位了 。 那时候你也只好济济地叹口气 , 列于门外旁听一堂 。 教授口若悬河 , 滔滔不绝的传授着 , 说到滑稽处 , 哄堂大笑 , 你也只得糊糊涂涂地跟着笑一阵” 。
空袭严重那几年 , 上课时间从45分调整为40分 , 课间休息从10分缩至5分 , 更得快跑 , 以至于“同学们同着教授一群群南北东西奔跑 , 成为大西门一带的奇观” 。 “大西门外那条高低不平的道路在天雨的时候 , 又滑又烂 , 有倾跌之虞 , 其难走真是‘难如上青天’ , 于是为一般同学为之命名‘阎王路’ 。 ”
真正求学问的学生 , 是这样一种风貌:“课余之暇 , 到处可以看到一群衣衫褴褛的年轻人聚在一起 , 别瞧他们像一群叫花子 , 也许他们在讨论希腊悲剧 , 或者什么机械上的一个题目呢 。 自从联大来昆 , 风气潜移默化 , 很刺激了本地人向学 , 连远在磨黑的土匪老财 , 都在昆明街头贴出告示 , 要聘联大教师去当地办学校 , 刘文典先生不就是这么去的磨黑么 。 近水楼台 , 昆明的家长们舍得掏银子请家庭教师为子女补课 。 大学生做家教可能算是首选 , 一是比较对口 , 二是于营养不无小补——主人家一般都愿意提供一顿‘晌午’或‘夜宵’ 。 有人因此结缘 , 成了云南女婿 , 真不是个别 , 有兴趣的人 , 可以统计一下 。 ”
理发也比重庆贵 , 所以好多学生都甘当“长毛贼”
书里透出很多信息 , 《未央歌》里有不少具体细节描写 , 这套书是多人文字 , 且非虚构 , 更信实 。
众所公认风景好 , 这里就不赘述了 。 昆明的天气 , 更屡屡、在在被提及 , 几乎每个“义民”都认为昆明天气好 。 值得特别一说的是——“防空天气”——这个词发明得实在妙 。
云南气候好 , 土地也肥沃 , 尤其是滇池附近 , 风调雨顺 , 物产丰富 。 稻米又多又好;麦子 , 因为干季的缘故 , 出产也很好;杂粮出产也丰富 , 红薯多 。 战前全省的粮食不成问题 , 人民生活安定 。 但是战后人民内移就不足了 , 人力又减少(征兵) , 供不应求 , 所以物价高举 。
民风既软又硬 。 “环境富于江南风趣 , 本地人又是顶老实的 。 ”市民颇有古风 , 很讲礼很客气 , “你瞧云南人说话多客气 , 开口‘你家’ , 闭口‘你家’ , 见了面打躬作揖 , 来不及的咧着嘴说一声‘你家请好好呢’ 。 ”彬彬有礼的昆明 , 做生意却不活络 , 如贩夫走卒不二价;菜馆不准喝酒;“食客如果催促跑堂的‘喂!菜快一点 。 ’跑堂会老实不客气的硬着头颈回答你:‘快那样 , 等一等了么!’”黄包车收费比浆洗缝补衣服贵多了 , 往往干一天就可维持一周的饭食 。 车夫性子且慢且拧 , 不愿快跑 , 所以不但贵 , 还跑不快 。 顾客倘要求赶时间 , 也不兴讨价还价 , 索性停车连人带行李撵下车 , 不拉了!《郑天挺日记》里就记载过这么一回 。
联大的课程多排在上午 , 下午一般自修 , 做作业 , 查资料 , 图书馆读书 , 还有做工 。 师生兼职、工读不鲜见 , 问题是工作和学习的时间不会冲突么?好了 , 现在我们从当时人口中找到了缘由:“昆明各机关各公司都是下午办公 , 可以兼职 。 ”这我信 。
曾编过一本《老昆明》 , 编者翻阅了不少明清民以来的文献资料 , 发现市民一贯没有早起的习惯 。 从前的商店开门 , 是要靠警察去沿街捶打铺板的 。 直到抗战期间 , 昆明也尚未改掉慢吞吞的脾性 。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教授李长之去翠湖图书馆借书 , 日上三竿了还没有开门 , 大光其火 , 遂投书报纸批评这风气 , 引起昆明士绅群起口诛笔伐 。 这场口水战的结果是 , 李教授逃之夭夭——惹不起 , 我躲 。 分页标题
谓予不信 , 可以看看汪曾祺针对同一个人的文章 , 汪不但坐实那人上班的姗姗来迟 , 还补充了一个细节 , 说他到后把墙上时钟拨慢一两小时 , 那神情可以套用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迟乎哉 , 不迟也 。 不过 , 小说家没一点脾气 , 还认为这馆员“有趣” 。
小小的城厢里石块铺地 , 没铺的裸地多 , 所以风沙大 , “仲春季节 , 街上到处弥漫着黄沙 , 卷起丈把高 。 西城外的马路上一片灰濛 。 ”“昆明城区并不大 , 而人力车价甚贵” , 有位从重庆来的大员这样写道 。 他某天到某处 , 车夫索价15元 , 而同样的路程在重庆就4元 。 按理说重庆建于山坡 , 街道多陡峭 , 行路更不易 。 细查发现 , 原因有二:昆明的石块路颠簸不平 , 伤脚费鞋 , 所以人力车资贵;理发也比重庆贵 , 所以好多学生都甘当“长毛贼” 。
“昆明牛肥马瘦 , 假如能在凤翥街立上几分钟 , 你一定可以看到一群群肥胖的牛拖着木轮子的车子呖呖辘辘的往来 , 一群群头上扎了红缨的瘦马 , 拢着颈项间的铜铃 , 负几支木头几十块方砖 , 在赶马人的叱喊下 , 挨着露出肋骨的身躯 , 进了魁星楼 。 因为经过的牛马太多了 , 街上堆积起厚厚的马粪 , 成天喷发着臭气 。 ”常被称道的翠湖 , 多年乏疏浚 , 有几处沟水不通 , 发着臭气 , 故也有“臭湖公园”之称 。
讨论一下未尽善尽美之处
最后 , 还要啰嗦一下这套书的瑕疵 , 那么大的篇幅 , 难免会有考虑不尽善尽美之处 。
一是归置有待商榷 。 此近二百万字的鸿篇巨制 , 内容包罗万象 , 散见于各种各类报刊书籍上 , 怎样整理 , 实在是一个很烧脑 , 甚至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 编者对这些纷乱的材料做了分类归并 , 对于方便读者和使用者功莫大(博客,微博)焉 。 绝大部分归置是合理的 , 但不尽然 。 有的过于简易、类似广告的短文似不收为宜 。 如《刚毅坚卓未央歌》中的《联大投考指南·序》《联大文法学院近况》《联大工学院近况》 。
二是集名及副标题还可再商榷 。 《布东考古布西算——西南联大师生众生相》 。 按编者本意是为师生艰窘环境里坚持教与学点赞 , 而“众生相”却是形形色色的各种活法 , 那就包括弃学行商、泡妞看电影等等喽?所以可再斟酌 , 比如“西南联大苦读研写真”?
有的似分得不太合适 。 如《南渡留难寄山河——西南联大服务边疆志》集 , 一些文章即描写地方风景 , 如《翠湖小景》之类 , 与“服务”没多少关系 。 或可再设一集 , 专收这类文字 , 因为还挺有意思 , 也有价值 , 是外人以新鲜眼光审视下的昆明 。 不妨叫作“联大人眼中的昆明” 。
三是有少量的重复 。 如《蒙自的火把节和联大的花草》 , 署名为“雄剑” , 文章完全与朱自清先生的《蒙自杂记》雷同 , 只是没抄完 , 还错漏了字 。 应属于剽窃 , 不鼓励收入 。 又如《八千里路云和月》集中的《从长沙徒步到昆明》一文号称“译” , 则既不注明译自哪里 , 原文是甚 , 也不说明是节译 。 且译笔拙劣 , 断章取义、错漏良多 。 翻阅同书的《千里上课记》 , 原来是该文 。 所以既有瑜何必亮?
四是标点符号问题 。 文中见有圆括号 , 看得出是编者在整理时做的注释、说明 , 但有的原文也有括号 , 标识不妨分开 , 否则容易混同;有方框号 , 也不知是漫漶不清 , 还是不便披露的人名或内容?需要解释一下;有×号 , 如××大学 。 这些是原文就如此 , 还是整理者做的处理?不管是不是 , 稍作说明会解除读者疑虑 。 建议在前面《编辑絮语》里统一做个总的说明 , 或涉事之文末提点一下 。
五是通假通用问题、繁简体字问题 。 前言里提到 , 为保持历史原貌 , 当时习语用字未作改变 , 如“那”和“哪” , “底”和“地”“得”“的”等等 , 我是非常赞成的 。 不过 , 有的是否也可适当微调?如“一颗大树” , 怎么看都别扭 。 分页标题
原文当然都是繁体字 , 现在改排为简化字 , 那就一以贯之 , 少许的还是用繁体字 。 也许是没认出来是啥字 , 本非有意为之 。
再次送上一个联大迷的感谢 。
供图/龙美光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