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赶大营:津帮商人在新疆的传奇故事……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雨欣聊白领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作者:青春工场? 彭优优新疆这片神奇的热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大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天津杨柳青是中国北方的千年古镇,以出产木版年画闻名。
 新疆|赶大营:津帮商人在新疆的传奇故事……
文章图片
“赶大营”之源起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阿古柏在沙俄和大英帝国支持下入侵新疆,成立哲德沙尔汗国。沙俄也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条约侵占伊犁,整个新疆被阿古柏和沙俄占领。在经过几年时间“海防”与“塞防”之争,左宗棠坚持的“塞防”得到朝廷认可。1876年,左宗棠屯兵肃州,开始西征,用3年时间平定阿古柏势力,盘踞新疆长达12年时间的阿古柏汗国覆灭。在消灭阿古柏汗国后,1880年,68岁高龄的左宗棠离开肃州大本营,率军向最后一块土地伊犁进军,决心与沙俄决一死战。出征那天,左公让人为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命手下将士抬着棺材跟在自己身后,表明战死沙场的决心。正是在左宗棠军事压力和曾纪泽据理力争下,沙俄最终与大清签署《中俄伊犁条约》,伊犁成功收回。至此,整个新疆被收复。
 新疆|赶大营:津帮商人在新疆的传奇故事……
文章图片
收复新疆,路途遥远。除武器和粮食外,数万大军的日常生活用品极其匮乏。为了解决西征大军在征战中的军需供给难题,左宗棠采纳部署刘锦棠的建议,颁令招募商贩随军贩售,发给商人龙纹执照,配合解决军需供应,并将其编入军队后勤,统一管理。1876年4月,以天津杨柳青船工安文忠为首的数百名杨柳青人,看到这是一条谋生之路,积极应募。他们挑着货郞担,趸上针头线脑、药品、日常生活用品等,追随西征军大营进入新疆,为军队提供补给。四处寻找货源,将日用品、蔬菜、药物等送到军营。同时,还为左宗棠大军运输军粮和弹药,为收复新疆做出了贡献。
 新疆|赶大营:津帮商人在新疆的传奇故事……
文章图片
三千货郎满天山“赶大营”在当时非常有影响。1881年3月2日,上海《申报》以《服贾远方》为题,对天津人“赶大营”进行报道:“天津杨柳青人多有运物往哈密一带贸易者,俗谓之‘赶大营’,即左侯(指左宗棠)驻军处所也。”1884年11月19日(清光绪十年十月初二日),清政府发布上谕:“授刘锦棠为甘肃新疆巡抚,仍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宜”。此时的新疆百废待兴,刘锦棠一上任就发出布告,鼓励商业发展。乌鲁木齐大十字街以东,先后出现了一些简易房屋,这些房屋大部分是“赶大营”的杨柳青人所建。
 新疆|赶大营:津帮商人在新疆的传奇故事……
文章图片
安文忠在西行的途中,结识了到新疆经商的杨柳青人李汉臣、杨润棠、郑子澄等人。他们在经商过程中,互相扶持,相互照应,出售贩卖当地的各种土特产和从湖南、四川、山西商人手中贩来的存货。就这样,天津商帮逐渐发展起来,资金日益雄厚,草泥建成的简易房屋也逐渐改成仿效京津铺面的商号。同时,安文忠等人通过回津买货和探亲的机会,带着自家的亲戚回到新疆,津帮商人的数量逐渐增加。随着新疆社会秩序的恢复,来疆的权贵日见增多,消费需求扩大。津帮商人不仅在乌鲁木齐设店,还先后前往伊犁、古城、喀什噶尔、阿克苏、库车、和田、哈密等地经商,有的人就留在当地修建房屋,开设字号。
 新疆|赶大营:津帮商人在新疆的传奇故事……
文章图片
当时,“赶大营”的第一人安文忠,就把自家商号文丰泰总店开设在了伊犁。一时间,天山南北,全疆各个商业城镇,几乎随处可见津帮商人的身影,众多的杨柳青人逐年追随他们而来。天津商帮成为当时新疆的第一大商帮,又称“津商八大家”。1877年(清光绪三年),清军收复全疆时,随军的杨柳青商贩已遍布新疆各大中城镇,形成“三千货郎满天山”的局面。关山远阻行路难在天津杨柳青的“赶大营”纪念馆里,珍藏着一份折子状的路单。
 新疆|赶大营:津帮商人在新疆的传奇故事……
文章图片
路单展开约有1.5米长。当年,为方便联系,把经过的地名一一记在路单上。路单上的时间,是1922年整理的,距今已有98年。路单上详细记载的站点有153个。经静海、沧县、德州、临清、濮阳,越黄河后到河南省的郑州、开封、洛阳,再经过西安、宝鸡到天水、兰州,出嘉峪关,过玉门,穿哈密,经奇台,最后到乌鲁木齐。按照路单的路线,大约走了8171里。有些人还“赶”到了伊宁、塔城甚至喀什。要是到最远的和田,那要再加5000里。
 新疆|赶大营:津帮商人在新疆的传奇故事……
文章图片
清末赶大营的路线还有走蒙古大草原的。乌鲁木齐是世界上离海最远的城市、亚洲地理的中心,从渤海之滨的天津到乌鲁木齐,现在只需要乘坐4个小时飞机,而在一百多年前,“赶大营”的天津人要走上半年的时间。沿途有人因病累、饥饿而死,永远留在路上。铁路开通后,家庭稍微宽裕的人,会选择乘火车到宝鸡,再倒汽车,但许多贫苦人家还是选择乘马车到新疆。据天津文史学者研究,新疆收复后到清末期间,从天津到新疆,有三条路线。分页标题
 新疆|赶大营:津帮商人在新疆的传奇故事……
文章图片
除了走蒙古草原和乘沙俄火车,大多数杨柳青人走大路,即从杨柳青出发,沿途经过静海、沧州、临清、馆陶、濮阳,过黄河到河南郑州、洛阳抵豫陕交界的潼关,再经西安,从宝鸡、天水、伏羌(今甘谷)到兰州,过乌鞘岭、古浪、循长城脚下往西抵凉州(今武威)、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出嘉峪关,过玉门关至星星峡,进入新疆的“苦八站”。其中又以苦水(今思甜)、烟墩两站最为艰苦。沿途气候干燥,缺水少草,到达驿站后才有残破的小店可以住宿。由杨柳青到迪化,全程9000里。陆路交通是许多走口外人的首选。这样长的路途,是他们用脚丈量出来的。
 新疆|赶大营:津帮商人在新疆的传奇故事……
文章图片
在路上,在不同季节里,津帮商人要饱尝巴里坤的冷、安西的风和吐鲁番的热。恶劣的气候,漫长的路程,留下了一串串津帮商人的足迹。商界翘楚图志见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55岁的王树楠从兰州道调任新疆布政使。在王树楠的任内成立了新疆通志馆,编辑了一部《新疆图志》。而正是这部志书,透露出津帮商人的信息。当年,追随左宗棠大军进入新疆的不仅仅是津帮商人,还有湖南、山西、陕西、四川、河南、湖北和甘肃等地的商人。当时,津帮商人的足迹不仅遍及天山南北,同时,也把天津的商业文化和传统带到了新疆。早在清代中期,有诗人写过“繁华真可比京华,都说津门有大家”的名句,点出了天津商业上有大家的称谓和习俗。
 新疆|赶大营:津帮商人在新疆的传奇故事……
文章图片
以1910年为分水岭,津帮商人在新疆乌鲁木齐先后出现新老八大家。老八大家为:同盛和京货店、复泉涌酱园、永裕德京货店、德恒泰绸缎庄、公聚成京货店、忠立祥京货店、升聚永京货店、聚兴永京货店。1910年以后,忠立祥京货店的位置由新盛和京货店代替。当然,这些津帮字号仅仅是乌鲁木齐一地的情况,在新疆其他城市,也有很多较大的商家,比如“赶大营”第一人安文忠创办的文丰泰京货店等,支号就遍及全疆各大商业重镇。
 新疆|赶大营:津帮商人在新疆的传奇故事……
文章图片
另一方面。1881年(清光绪七年),沙皇俄国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伊犁条约》中规定:新疆的乌鲁木齐、奇台、哈密、吐鲁番划为俄商贸易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又在乌鲁木齐划出了“贸易圈”,北起皇城巷(今二道桥),南到三屯碑,西至西河坝(今新华南路一带),东到羊毛湖(今延安公园一带)。
 新疆|赶大营:津帮商人在新疆的传奇故事……
文章图片
图为:迪化南关财神楼老照片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通往二道桥的南关大街上,分布着小饭馆、馕铺、油坊、醋坊、干果店、成衣店,加上小商贩众多,热闹非凡,成为仅次于城内以津商“八大家”为代表的大小十字商圈。辛亥革命前后,俄商在乌鲁木齐设立了众多洋行,低价收购新疆各地的土特产品,打包装车外运;低价贩来国内廉价商品,在此高价倾销所谓的“洋货”,牟取暴利。俄商在新疆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也纷至沓来。英国、德国、美国的商人,在乌鲁木齐相继开设了顺发、华美等洋行。1907年,南梁二道桥片区有30多家洋行,形成了一条洋行街。于是,二道桥成了“洋货”市场。“外资企业”的兴盛带动了民族商贸的发展。据《乌鲁木齐风物录》记载,俄国的商家、德国的货主、天津的商人、陕西的千里挑担货郎、喀什的商贾、伊犁的老板此时皆云集于此。
 新疆|赶大营:津帮商人在新疆的传奇故事……
文章图片
图为:乌鲁木齐二道桥3D效果图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的走西口还要早。从渤海之滨到天山南北,从随军商贩到商界翘楚,他们创造了一个个中国商业史的奇迹,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大团结的壮丽篇章。当中国西北边陲遭受外敌入侵时,他们通过肩挑背扛,为收复新疆的左宗棠部队提供必要的军需品,为祖国版图的完整贡献出绵薄之力。当新疆经济百废待兴之际,他们通过贩运商品、百业进疆,为新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贡献良多。
 新疆|赶大营:津帮商人在新疆的传奇故事……
文章图片
当新疆经济遭受帝国主义蚕食鲸吞之际,他们通过已经积累的从商经验,尽己所能抵御外敌经济侵略。历史的风云变幻,无法抹去他们在后辈脑海中的印痕;天山远隔的漫漫征程,无法割断海河儿女的绵绵乡情。赶大营是天津杨柳青人的历史壮举,也是我国近代商贸史上的奇迹。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