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成为优质审稿人,一定要避免这五大雷区


_本文原题:成为优质审稿人 , 一定要避免这五大雷区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唐芳
【科技日报|成为优质审稿人,一定要避免这五大雷区】“如果您曾经担任过审稿人 , 我要说一声谢谢!感谢对同行评审的付出 。 ”在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学术及编辑部事务经理滕丽艳看来 , 同行评审的核心与基石是信任 , 同行评审是作者、编辑和审稿人三方基于对彼此科研素养、职业道德以及学术诚意的信任而进行的重要学术活动 。
9月21日至25日是国际同行评审周 , 今年主题为“信任与同行评审” 。 该活动每年举办一次 , 旨在强调同行评审在保证科研质量、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

科技日报|成为优质审稿人,一定要避免这五大雷区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24日傍晚特别推出专题直播研讨会 , 围绕“同行评审中的道德伦理和诚信”和“如何成为优质审稿人” , 滕丽艳与《自然》杂志高级学术编辑夏玚进行了讨论 。
>>>>
《自然》杂志如何对待投稿
夏玚现任《自然》杂志的高级学术编辑 , 主要负责社会经济、环境政策等相关稿件审核 。 她在直播中分享了《自然》及子刊的审稿流程 。
《自然》杂志收到投稿后 , 按照主题分配1-2位编辑进行初审 , 决定是否送审 。 如果送审 , 编辑一般选择2-4位审稿人 , 多学科交叉的论文将邀请4-6位审稿人 。 大约两周时间 , 审稿人会将审稿意见反馈编辑 。 接着 , 编辑进行二审 , 决定文章是大修、小修或拒稿 , 并将梳理后的审稿意见返回作者 。 作者根据审稿意见修改后再回复编辑 。
“经过若干轮修改 , 理论上已接收的文章还要请作者进行格式调整或图表校正 , 检查无误后会被正式接收 。 ”夏玚说 , “对研究方法存在严重漏洞 , 数据或方法无法支撑结论的文章 , 编辑会选择拒稿 。 ”
>>>>
优质审稿人这样炼成
“我们会对审稿人‘利益冲突’进行初步筛查 。 ”夏玚说 , 要求审稿人与文章作者近五年内没有合作发表文章或共同申请项目;避免双方来自同一学院 。
挑选负责、高效的审稿人是编辑的共同目标 。 通过《自然》杂志的内部数据库 , 编辑能够查看审稿人是否帮期刊审过稿以及审稿次数和用时 , 以此考察审稿人是否及时高效 。
在夏玚编辑看来 , 书写公正客观、保持礼貌和专业理智 ,在指出问题的同时最大程度给予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 用严谨证据支撑审稿意见中的观点或态度 , 才能称为“高质量、有价值的”审稿人意见 。
《自然》杂志的审稿人还要对文章进行技术层面的评价 。 包括文章是否具有原创力 , 是否符合《自然》杂志读者群兴趣 , 研究方法是否正确 , 数据质量如何等 。 对语法和书写方式层面的要求包括 , 文献引用是否准确 , 介绍部分的表述是否清晰可读等 。
“《自然》杂志及其子刊没有外部评审委员会 , 这可以保证编辑每一个决定的公正客观 。 ”夏玚表示 。
>>>>
同行评审中要避免5个“雷区”
“同行评审是回馈科研界同仁的重要方式 。 ”滕丽艳表示 , 每一篇科研论文的发表背后都是若干审稿人的付出 。 他们肩负“守门人”的角色 , 捍卫着科研质量和科研诚信 。
滕丽艳介绍了审稿人如何避免在审稿中不经意间踩到5大“雷区”: 利益冲突、保密性、智力窃取及抄袭、隐性偏见与歧视、及时性 。
利益冲突可能干扰审稿人对文章的客观判断 , 应主动向编辑披露或拒绝审稿邀请 。 利益冲突类型包括 , 文章的发表会给审稿人带来经济利益或损失 , 审稿人与作者是竞争或合作关系、是好友或师徒关系等 。
审稿人应对文章内容严格保密 , 文章发表之前不能与编辑之外的任何人讨论 。 私下将文章交给自己所在实验室的博后审稿也是不被允许的 。 保密性要求旨在保护论文作者的知识产权 。分页标题
智力窃取及抄袭是一类学术不端行为 , 指审稿人从文章中窃取创意或想法 , 并运用到自己的科研工作中;或故意延迟审稿流程 , 待审稿人自己的文章发表后再给出审稿意见 。 滕丽艳提醒 , “审稿人能够提前看到未发表的文章 , 但请不要滥用这个‘特权’ 。 ”
审稿人对作者国籍、单位乃至性别存在偏见或歧视 , 与作者持完全对立的科学立场 , 那么也请拒绝审稿 。
接受审稿邀请后 , 审稿人有两周时间审稿并返回审稿意见 。 因故无法在相应时间完成 , 也应声明或拒绝审稿 , 避免不必要的出版周期延长 。
“编辑会充分尊重审稿人的意见和时间 。 通常情况下 , 审稿人拒绝审稿邀请 , 也不用担心丧失下一次的审稿机会 。 ”滕丽艳说 。
滕丽艳表示 , 除了付出 , 审稿人亦有所获益 。 如了解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 , 提升和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写作发表能力 , 提高在学术界的能见度和影响力等 。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张爽
审核:王小龙
终审: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