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24城小学生4年减少超10% 东北“缩水”最严重

未来 , 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如何分布?
对一个城市来说 , 拥有更多的小学生 , 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拥有未来更多的劳动力储备 。 但是 , 一些城市已经提前在这场劳动力“竞赛”中露出颓势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统计全国地级市后发现 , 至少有24个城市在2015年末到2019年末(部分城市最新数据截止到2018年)的4年中 , 小学在校生数量减少超过10% 。 以黑龙江省鸡西市为例 , 从2015年到2019年 , 当地小学生减少的比例达到18.82% 。 2019年 , 辽宁省本溪市小学在校生总数50291人 , 2009年这一数字为67112人 , 10年减少超过25% 。
导致小学生数量减少的原因很多 , 既有行政区划调整导致小学生被动减少 , 也有出生率下降导致当地小学生直接减少 。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人口学者黄文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 , 目前入学小学生减少最严重的区域基本在东北、四川和个别欠发达的区域 。 导致这个现象最直接的因素是这些地方的生育率长期低迷 , 这可以从当地2013年到2019的出生人口对比看出来 。 除此之外 , 人口迁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
对这些地方来说 , 小学生的父母从当地离开 , 导致小学生跟随流出 。 以近4年至少有8个城市出现小学在校生人数“缩水”10%的黑龙江来看 , 统计年鉴显示 , 2012年年末黑龙江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数约为471万人 , 这一数据在2018年已经跌穿400万大关 。
“缩水”的小学生数量
对一些省份来说 , 小学生大幅缩水已经并不罕见 。
上述24个城市中 , 吉林省四平市的跌幅最大 , 小学在校生人数从2015年的17.88万人下跌到2019年的9.56万 , 跌幅46.53% 。 不过 , 在这背后是由于行政区划调整 , 因为四平市此前代管的县级市公主岭改由省会长春市代管 。
同样因为行政区划调整的还有四川省资阳市 , 由于将资阳市代管的县级简阳市改由成都市代管 , 资阳的小学在校生人数从2015年的27.77万人下跌到16.7万人 , 跌幅39.86% 。
类似由于原因导致小学生人数明显减少的 , 还有安徽的安庆市和六安市等 , 原属于安庆的枞阳县后归属铜陵市管辖 , 原属于六安的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 。
不过 , 更多的城市出现小学生数据“大缩水”却由于其他的原因 。 比如 , 排名小学生流出榜第三位的是辽宁省铁岭市 , 从2015年到2019年 , 小学在校生人数从12.72万人下跌到10.13万人 , 跌幅达到20.36%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注意到 , 铁岭市的小学在校生人数的减少是逐年发生的 , 而且与常住人口的减少相匹配 。
根据辽宁省统计年鉴和当地统计公报 , 2015年 , 铁岭的常住人口为300.4万人 , 随后逐年递减 , 2018年为291.6万人 , 2019年为289万人 。 与此同时 , 从2015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数看 , 铁岭为24.48万人 , 2018年这一数据已经下跌到18.9万人 。
很多城市和铁岭的命运类似 。 以黑龙江省鸡西市为例 , 这一城市在2015年小学生人数达到5.95万人 , 2019年这一数据下降到4.83万人 , 减少的比例达到18.82% 。
鸡西当地居民张军(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 , 他小时候在东风小学读书 , 当时有将近五十个班 , 一个班50人 , 总共有近2500人 , 现在学生少了很多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查询到东风小学一份2017年的招生介绍显示 , 东风小学现有25个教学班 , 在校学生983人 。
根据鸡西市的统计公报 ,2001年鸡西全市总人口196.4万人 , 2015年当地还有181.17万人常住人口 , 这一数据在2018年下降到172.7万人 , 2019年当地的户籍人口为169.4万人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统计了上述24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变化 , 从2015年到2019年 , 18个城市均出现常住人口下跌(没有2019年常住人口数据的 , 用2018年数据) , 最大的跌幅超过6%(不考虑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改变) 。 分页标题
另一个数据能够更准确的反映出当地劳动力的减少 , 即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数 。 由于黑龙江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 , 农垦总局于2018年3月摘牌 , 113个农场行政部门职能归当地县里 , 导致城市的就业数据可比性不强 , 其他城市的2015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数和2018年相比几乎全部都出现下跌 , 其中辽源市、松原市、锦州市、铁岭市、葫芦岛市等的跌幅超过20% 。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 , 未来小城市是发展还是衰落 , 重点看是否在都市圈以内 。 如果不在都市圈之内 , 周边100公里内没有经济活跃的大城市 , 自身又没有独特的资源 , 这些小城市的衰落几乎是必然的 , 这是一个趋势 。
“目前 , 能够观察到大城市对周边小城市的两个影响 , 一方面是对小城市人口的明显虹吸 , 也有产业的辐射和输入 , 可以说是双向的 。 ”孙不熟说 。
但是 , 如果小城市不在都市圈之内 , 没有周围的大城市进行反向输出 , 又缺乏独特的资源和特色 , 那么就容易出现人口被虹吸 , 产业又难以反哺的情况 , 最终一些小城市只能逐步衰落 。
人走城衰趋势能否扭转
一个城市由于人口流失导致小学生的流出 , 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
黄文政表示 , 这种小学生的大幅减少 , 预示着这个城市前景暗淡 , 活力难以持续 , 这反过来又会恶化当地的经济环境 , 减缓基础设施更新速度 , 影响当地产业竞争力和财政收入 , 通常会降低人均收入的提升速度 , 并反过来进一步抑制生育意愿并加速人口外流 。
对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显著影响是 , 基础教育资源可能出现衰落 。
位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刘群(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 , 他之前上小学的学校一个年级两个班 , 一个班40个学生 。 现在一个年级就一个班 , 只有20-30个学生 。 “生源的减少也带走了师资 , 我认识的一些重点学校的老师跳槽到更发达的地区了 。 ”
此外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统计了24个城市的小学数量 , 发现除了部分没有公布数据之外 , 很多城市都出现小学学校数量大幅减少的情况 。 这一方面既有地方推动小学学校合并撤校等的因素 , 也有学生流出导致的天然的“减员” 。
但是 , 也有一些城市在近三年出现了小学学校数量提升的局面 , 比如黑龙江佳木斯市 。 该市2017年小学数量达到最低的113所 , 2018年这一数据上升到116所 , 2019年这一数据又上升到119所 。 一位当地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 , 佳木斯确实在新建小学 , 他所在的桦木县2018年就增加了一所小学 。
小学扩张背后是佳木斯就业的增加 。 根据佳木斯统计公报 , 2019年 , 佳木斯城镇新增就业5.4万人 , 这一数据和佳木斯的总体城镇就业人口相比 , 增幅超过15% 。 这与佳木斯的农牧业发达 , 近年来非洲猪瘟导致的猪肉、鸡肉等涨价 , 导致当地新增就业人口较多有密切关系 。
但是 , 类似佳木斯这类抓住机遇 , 大幅增加城镇就业的小城市毕竟是少数 , 大部分中小城市的小学生人口减少的趋势一旦形成 , 几乎难以逆转 。 在这背后 , 又与我国人口出生率降低 , 人口的“马太效应”加强有关 。
黄文政表示 , 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 农村的人口不断流向城市 , 所以各地农村小学生人数一直在快速减少 。 此前 , 城市小学生还在增加 , 但随着出生人数的不断下滑以及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 , 未来不少城市小学生人数也会不断减少 。 这种情况在那些生育率长期低迷 , 人口吸纳力又不足的城市会愈加严重 。
黄文政指出 , 从国家层面来说 , 人口流动是好事 , 有利于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率 。 为此 , 国家应该要鼓励地方放开户籍 , 打破对人口流动的限制 。 但要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在根本上还是需要通过减轻家庭的养育负担 , 将生育率提升到更替水平 。 分页标题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 , 地方对扶助家庭提升生育率并没有足够的动力 , 因为要让本地家庭生育更多小孩需要更大的地方投入 , 但小孩成长以后可能迁徙到外地 , 给其他地方贡献经济活力和税收 。 ”黄文政说 。
因此 , 他建议从国家层面来促进生育率的提升 , 比如将各地的生育率和转移支付挂钩 , 生育率越高 , 获得的转移支付越高 , 这样地方才有动力进一步鼓励生育 。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