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韩信若想拥兵自立,他的胜算有几成,能否打败刘邦和项羽?

题/手握重兵的韩信为何不自立?看似是妇人之仁 , 实则是太过精明
文/唐晋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 , 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 , 请遵守道德底线 ,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前言:
临终之际 , 一代兵仙韩信喊出了生命中最后的不甘:“吾悔不用蒯(kuǎi)通之计!”
曾经一度还定三秦、平灭魏国、占取代国、攻破赵国、招降燕国、东向齐地而灭南楚国的兵仙韩信最终却死于妇人之手 。
毫不夸张地说 , 汉朝的大部分天下都是韩信帮着打下来的 , 没有韩信便无法成就刘邦的一番伟业 。 而“蒯通之计”便是指在帮助刘邦攻取天下的同时 , 韩信的势力也在不断地壮大 , 直至其人吞并齐国之后 , 成为了与汉王刘邦、楚王项羽势均力敌的存在 , 一个名叫蒯通的谋士为韩信出谋划策:独立于楚汉 , 成为一方霸主 。
可为何韩信没能这么做呢?
国士无双、奇才神人
韩信“国士无双”的才智的确是让人又爱又恨的 , 这一点刘邦深有体会 。 若无韩信 , 则在正面战场(全局战略)上汉军确实无法与项羽对阵;若用韩信 , 则其人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秉性实在是让人心生不快 。
所幸刘邦的度量还是能容人的 , 对于韩信也算是给足了信任 。 可是 , 在刘邦与项羽鏖战于荥阳、成皋二地时屡战屡败 , 多次派遣使者要求韩信驰援 。

楚王|韩信若想拥兵自立,他的胜算有几成,能否打败刘邦和项羽?
文章图片
(刘邦拜韩信为帅)
结果呢?韩信认为北方战场十分重要 , 不愿轻易舍弃 。
刘邦破口大骂:竖子无义!结果第二天就跑到韩信的军营中 , 收了兵权 。 将北方战场的精兵都带到了楚汉相争的前线 , 让韩信收拢赵国地区的余部 , 再度去攻伐齐国 。
这个时候的刘邦就发现了 , 韩信这把“绝世神兵”的确是锋锐无比 , 但坏就坏在个人意志太强 , 就连自己的诏令都敢违逆 , 长此以往下去那还了得?

楚王|韩信若想拥兵自立,他的胜算有几成,能否打败刘邦和项羽?
文章图片
(井陉之战 , 韩信的成名之战)
此次 , 就是刘邦对于韩信的第一次敲打!
但派遣韩信继续攻略齐国 , 则亦说明了韩信不可替代的作用 。 因为齐地对于整个天下的局势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 自春秋战国开始 , 齐国便一直活跃于历史的舞台 , 即便是后来居上的秦国在崛起之初 , 也不得不礼让三分这个春秋时期的“老大哥” 。
如果说秦国的崛起是依靠背靠西面的稳固 , 而齐国的兴盛则是依赖东方的富庶 , 二者国势不相上下 。
而对于楚汉之争来说 , 齐国的归属则决定了汉、楚双方谁来掌握主动性 。 如果韩信真的攻下齐国 , 那么占据关中秦地的刘邦便可以和占据山东齐国之地的韩信遥相呼应 , 一左(西)一右(东)夹击南边的楚国 , 使得项羽首尾不能兼顾 。
所以在韩信出军攻齐的同时 , 项羽也颇为着急 , 立即派遣麾下大将龙且为主帅 , 领军二十万驰援齐国 。

楚王|韩信若想拥兵自立,他的胜算有几成,能否打败刘邦和项羽?
文章图片
(韩信平定齐地 , 天下大势三分鼎立)
声名鹊起 , 天下附从
这一战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 龙且作为项羽麾下的得力战将 , 别的没学会 , 看不起人倒是一把好手 。 龙且认为 , 韩信这小子刚开始不过是楚军帐下的一个看门小卒 , 听闻他曾经为了求生还从别人的“胯下”钻过去 , 压根不值一提 。
何况 , 项羽派遣自己来齐国不就是打仗来的么 , 不出兵战胜敌人何来军功?并且还不是简简单单的破敌 , 要的就是兵对兵、将对将的豪斗一番 。

楚王|韩信若想拥兵自立,他的胜算有几成,能否打败刘邦和项羽?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龙且剧照)
结果呢?龙且被斩杀 , 楚军士卒被击溃 , 齐地尽数归韩信所有 。 经此一役 , 韩信的声名才逐渐如日中天 , 就连曾经看不起的他的项羽都一改昔日桀骜的态度 。
史载:项王恐 , 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派遣一个叫武涉的人前来游说韩信) 。
就连汉王刘邦都不得不为了笼络住韩信 , 加封其人为齐国的王 , 可见此时的韩信掌握了多大的主动权 。

楚王|韩信若想拥兵自立,他的胜算有几成,能否打败刘邦和项羽?
文章图片
(蒯通以奇策来说服韩信)
作为楚王项羽的使者 , 武涉本意自然是争取韩信背叛汉王刘邦 , 转而与楚王项羽合作 , 事后共分天下 。 并且其人提出了一个很切中实际的论断:
“当今二王之事 , 权在足下 。 足下右投则汉王胜 , 左投则项王胜 。 项王今日亡 , 则次取足下 。 ”
这话的意思很简单 , 如今刘邦与项羽的争执胜败 , 取决于你一人 , 你韩信投靠谁 , 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

楚王|韩信若想拥兵自立,他的胜算有几成,能否打败刘邦和项羽?
文章图片
(韩信剧照)
然而 , 武涉作为说客并未达到目的 , 反倒是一个齐国的策士蒯通将天下大势更加详细地剖析在韩信面前 。 蒯通先是来了一波极为“玄幻”的操作——相面 , 认定韩信的面相仅有封侯之功 , 反观韩信的“背相”是贵不可言之象(皇帝) 。
果不其然 , 封建迷信害死人 , 韩信不自觉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蒯通这才将最终的目的和盘托出:自立!

楚王|韩信若想拥兵自立,他的胜算有几成,能否打败刘邦和项羽?
文章图片
(楚汉僵持三年之久的荥阳之战)
在蒯通看来 , 楚王项羽和汉王刘邦这俩人压根不足以拥护 , 为什么?其人给出的回答是这样的 , 项羽这个人看似攻南略北、无往不胜 , 其实也不过如此 , 现如今和刘邦僵持在京、索之间不能再进一步 。 刘邦则就更差了 , 麾下数十万大军被打得连连败退 , 一点战功也没有建立 , 实则为困兽之斗 。
【楚王|韩信若想拥兵自立,他的胜算有几成,能否打败刘邦和项羽?】真正英明伟略的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 只有大王(韩信)您才配拥有这万里江山、锦绣河川 。 与其帮助他俩还不如坐山观虎斗 , 等到这俩人斗得精疲力竭了 , 大王(韩信)您再整顿兵马 , 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我蒯通愿意做你的马前卒、车前炮 , 听凭任用驱使 。

楚王|韩信若想拥兵自立,他的胜算有几成,能否打败刘邦和项羽?
文章图片
决定命运的取舍
韩信回答很真挚 , 在他看来刘邦对于自己有知遇之恩 , 项羽对于自己则无尺寸之赏 , 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 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 , 所以万万不可背弃汉王刘邦 , 搞什么独立自主那一套 。
这也成为了后来韩信为何不肯背叛汉王刘邦的主流观点 , 但说实话 , 作为一流的历史人物 , 韩信尽管没有政治人物的复杂心态 , 却也不傻 。

楚王|韩信若想拥兵自立,他的胜算有几成,能否打败刘邦和项羽?
文章图片
(汉高祖刘邦)
汉王刘邦对待韩信有知遇之情确实没错 , 但是以情感态度来评判历史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则是我们今人最大的错误 。
韩信不愿意复投楚王项羽是实锤的 , 愿意留下汉王刘邦麾下也是实情 , 但并不代表其人没有独立出去的想法 。 蒯通、武涉说的句句都没有错误 , 韩信现如今已经具备的另立门户的实力 , 但此二人只看到了韩信的现状 , 却没有发觉韩信的所处的危局 。

楚王|韩信若想拥兵自立,他的胜算有几成,能否打败刘邦和项羽?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刘邦剧照)
有些事情可以做 , 但却不能做;有些事情不可以做 , 但却不得不做 。
韩信很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 因为他比武涉、蒯通看得还要更长远 。 这三种决定对他而言可以轻易地做到 , 但他现如今所处的身份、地位、处境 , 使得韩信必须综合考量自己的抉择所造成的影响 。
武涉与蒯通所言 , 只不过将事情有利的一面表达出来 , 却没有看到韩信在背叛刘邦之后的要面临的境地 。

楚王|韩信若想拥兵自立,他的胜算有几成,能否打败刘邦和项羽?
文章图片
(关中之地 , 天险地固)
失去韩信拥护的刘邦大可以退回关中之地 , 以崤山、函谷关之险要隘口阻挡楚军的兵锋 , 甚至再不济也可以退回蜀地以求自保 , 所以失去韩信之后只不过是让刘邦失去了争夺天下的“锐器” , 却不失一方诸侯的地位 。
但问题是 , 如果刘邦撤出这个“三角关系”(汉、楚、齐) , 原本如蒯通设想的三足鼎立之势便轰然倒塌了 。
到时候 , 项羽还会不会死缠烂打的去追击刘邦 , 不顾将士性命和天险地势的去进攻关中、巴蜀之地?答案是否定的!刘邦只要撤军 , 项羽再怎么傻都会先收复关东六国的失地 , 然后再对刘邦下手 。

楚王|韩信若想拥兵自立,他的胜算有几成,能否打败刘邦和项羽?
文章图片
(项羽剧照)
可问题的关键是 , 这个时候原本鼎立的形势 , 就变成了他韩信直接与项羽冲突 , 这样的局势韩信真的能接手下来吗?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诚然韩信不惧项羽 , 但那个时候便成了齐王韩信与楚王项羽两败俱伤 , 坐山观虎斗的人恐怕就是汉王刘邦了 。 三方势力无论谁成谁败 , 韩信反倒是里外不是人 , 甚至将自己毕生的性命赌上 , 压根不值得 。

楚王|韩信若想拥兵自立,他的胜算有几成,能否打败刘邦和项羽?
文章图片
(百战百胜 , 有情有义的淮阴侯韩信)
这才是真正基于全局的考量与判断之后 , 韩信所下的结论 , 继续拥护汉王刘邦 。 这不仅是作为大丈夫从一而终的品质取向 , 更是出于现实的利害关系 。 绝非单纯的出于对于刘邦知遇之恩的报答 , 君臣际会的这份情义 , 实则只占据了半数 , 另一半还是出自于对天下大势的走向的论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