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9月15日 , 是华为正式被断供的日子 。最近一段时间 , 大家提到华为 , 神色都是黯淡的 。朋友圈里总有人半猜测半窥探地疯传着华为的“变化”:“听说华为不行了 , 要大裁员了”;大部分的人 , 则都带着善意、深深地担忧着他们的前途 。上周 , 9月10日 , 我去参加了华为一年一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开发者大会“华为HDC2020”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 , 我看到对华为最有信心的 , 倒是华为自己 。“当全世界都认为华为即将按下‘暂停键’的时候 , 华为选择按下‘开始键’ 。 ”正如余承东所说 , 在断供之时 , 我所看到的华为 , 不是一个笼罩在政治阴影中的气馁之师 , 而是一支对自己新开发的项目充满狂热激情的技术部队 。这个技术 , 就是鸿蒙2.0 , 华为的技术反击之战 。我想 , 你一定听过“鸿蒙”的名字 ,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鸿蒙 , 到底是什么?在广东东莞的华为大学待了2天之后 , 我终于渐渐有点明白过来:鸿蒙 , 不是华为在被制裁之后 , 紧急上马的以“凑活”为目标的项目;相反 , 从立项第一天起 , 它的目标 , 就和被不被制裁无关 , 而只和华为程序员的理想有关:做出一个比安卓、微软更领先的 , 属于全新时代的操作系统 。鸿蒙 , 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一剂过渡性质的猛药;这套国产系统 , 将是华为在物联网时代 , 颠覆级别的战略部署 。1微内核 , 鸿蒙的未来要想理解鸿蒙和过去的操作系统的重大区别 , 我们首先要理解一下这个词:微内核 。微内核其实不算是新概念 , 它一直是学院派的宠儿 , 代表了操作系统最有希望的未来 。目前世界上主流的操作系统 , 都是宏内核;而华为鸿蒙 , 预计将是一款微内核操作系统 。这是两个比较难的技术概念 , 我尝试举个例子类比一下:中午 , 我肚子饿了 。穿上外套下楼 , 在小菜场采购了一堆蔬菜 , 回到家 , 一顿操作 , 搞定了一桌好菜 。以上这套“自己做决定 , 自己去执行”的操作 , 就是宏内核操作系统的基本架构 。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下面 , 我们再来换个思路:中午 , 我肚子饿了 。我没有穿外套下楼 , 而是抓来了乌鸦和快爷 , 让乌鸦去菜市场跑腿买菜 , 快爷负责下厨做饭 。一番远程指挥协调 , 乌鸦和快爷总算搞定了任务 , 做出了一桌好菜 。嗯 , 还算好吃 。这一套“我自己不进行实际操作 , 交给其他人去执行”的逻辑 , 就是微内核操作系统的基本架构 。我发出的指令和协调 , 就是微内核;进行实际操作的乌鸦和快爷 , 则是外核 。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和宏内核相比 , 微内核的优点 , 是很明显的:模块化 , 方便移植——如果饿肚子的是狗哥 , 一样可以抓来乌鸦和快爷 , 让他们负责买菜做饭;安全系数高——万一快爷手滑切了手指头炒糊了菜 , 锅由他自己背 , 我和乌鸦平平安安;内核精简 , 可以用数学进行形式化验证——西红柿炒鸡蛋放盐好还是放糖好 , 我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精确设计 , 然后让快爷和乌鸦去执行 。 反正万一出糗 , 让他们重来就好嘛 。总之 , 从理论架构来说 , 微内核好处多多 , 人见人爱 。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但是 , 过去其实也有很多人尝试过微内核 , 却都举步维艰 。 这是因为 , 在实际执行里 , 微内核确实有个很大的问题:效率 。我自己去买菜下厨 , 菜色如何搭配 , 口味咸淡如何调整 , 我自己能一手掌握 。 但如果交给其他人去做 , 想要结果满意 , 那沟通上可就要好好下功夫了 。1986年 , 初代微内核系统Mach迭代到第二版之后 , 具备出色的安全性与可扩展性 , 却依旧没能得到商业用户青睐 , 效率低 , 就是最重要的原因 。在那之后 ,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 效率依旧是微内核系统最大的短板 , 导致直到今天 , 它还是没能在商业化领域大规模应用 。不过 , 这绝不意味着微内核没有前途 。事实上 , 早在Mach迭代到2.5版本的时候 , 苹果公司就基于这个微内核 , 打造了操作系统内核XNU , 在iOS还有OSX这些宏内核系统中广泛应用;另一方面 , 加拿大QSSL公司曾开发了一款微内核操作系统——QNX , 主打高安全需求领域 , 它甚至曾经出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手机平台上:分页标题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没错 , 传说中"最安全的手机" , 黑莓 , 就是微内核操作系统 。而近几年 , 除了华为之外 , 还有一家互联网巨头 , 也一直盯着微内核不放: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这正是以安卓闻名于世的谷歌 , 而除了安卓之外 , 它也正在研发一个微内核操作系统 , 叫做Fuchsia 。所以说 , 从基本理论架构 , 和商业化探索的历史来看 , 微内核这条路虽然不太好走 , 但是绝不是没有前途 。而华为来做微内核 , 我认为比一般的企业 , 成功率会高一些 。这首先当然是因为 , 华为本身就是一家执行力极强的公司 , 曾经数次做到过被认为是不可能的技术突破 , 否则它就不可能是5G时代的领先者;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 , 微内核为什么效率不行?就是因为内核与外核的通信效率还不够高 。而华为 , 最擅长的是什么?是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 。换句话来说 , 至少在技术层面上 , 华为确实可以凭借相同的技术理论 , 取得不错的“主场优势” , 比传统操作系统公司走得更远 。我想 , 这可能也是华为选择这条相对冒险的路的原因之一 。鸿蒙早在2016年就已经立项 , 如果技术理论真的行不通 , 华为应该早就把这个项目砍掉了 。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而假如鸿蒙的微内核真的能成 , 那么与其他主流操作系统相比 , 华为将具有一个决定成败的巨大优势:鸿蒙OS , 远不仅仅是手机系统 。它是一把开启物联网时代的钥匙 。要理解鸿蒙在物联网时代的优势 , 我们必须理解两件事:第一 , 一次开发 。第二 , 分布式结构 。2一次开发与分布式关于“一次开发” , 华为在这次HDC上放出了一张PPT: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很简洁 , 但就是看不懂 。 没关系 , 让我们继续类比:为了实现“吃上最好的午饭”这个目标 , 我准备对乌鸦和快爷进行培训 。 他们还是一个负责采购 , 一个负责下厨 。 那么 , 应该如何规划 , 才能最快完成对他俩的培训?按照一般思路 , 既然学习目标不同 , 那么就需要为他俩分别定制一套教材 , 然后分别培训 。但是 , 用鸿蒙OS的话 , 那思路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可以直接开发一套包含做饭全流程的完整教材 , 从采购到下厨 , 所有功能都由单独模块负责 。然后 , 我们把这个教材交给乌鸦和快爷 , 乌鸦会自动无视下厨模块 , 只学习如何采购;快爷则相反 。 这样一来 , 我只需要编写一套教材 , 快爷和乌鸦就都能学会自己的模块 , 最终顺利做出一桌好菜 。这就是最简单的“一次开发 , 支持多种终端” 。正是凭借了鸿蒙OS的微内核架构 , 不同的应用功能模块才能泾渭分明地发挥作用 。 只要设计合理 , 哪怕在部分设备上屏蔽部分模块 , 整个应用依旧可以正常工作 。在这一次的HDC大会上 , 华为展示了他们给鸿蒙OS准备的开发工具 , 其中已经包括了完整的虚拟测试系统——当你编写完代码之后 , 你可以即时地看到在不同终端上的应用表现 。这样 , 连测试版都不需要安装到不同设备上反复验证 , 大大降低了我们测试的压力 。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或许还有朋友会奇怪:干嘛要把一个任务交给不同的设备?用一个设备完成所有操作 , 难道不是最好的吗?问得好 。 这个问题 , 其实正是鸿蒙OS的另一个核心特性:分布式结构 。还是让我们来厨房看看: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我买了一台智能蒸烤机 , 只要输入正确的详细参数 , 什么都不会一样能做出好菜 。而此时 , 如果再借助鸿蒙OS的分布式网络 , 我们就可以把网上查到的菜谱 , 直接发给智能蒸烤机 , 只需要挑选菜谱、点“确认”两步 , 就能搞定一道好菜 。分页标题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如果你愿意给智能手表共享你的健康数据 , 料理机甚至自己还能分析出最适合你的推荐菜谱 。上面这些应用 , 已经在落地中了 。 华为已经和国内著名的家电厂商比如九阳、美的达成合作 , 正在稳步推向现实 。距离实际的产品上市 , 应该并不需要我们等待太久 。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这些 , 就是分布式结构最基础的应用 。不过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惑:这不就是共享数据嘛?又不是什么黑科技 , 其它厂商难道做不到?别急 , 让咱们换个场景: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来来来 , 上网课了 。 敲黑板 。新冠疫情以来 , 网课成为很多孩子心里的痛 。 而且关键是网课上了也就上了 , 但是效果真的不好 。其中最大的两个问题 , 就是缺乏临场感外加互动性 。如果是鸿蒙os , 会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鸿蒙同样利用了分布式结构 , 做了这套网课系统:教师授课的画面通过电视大屏幕呈现 , 学生通过平板小屏幕进行答题 。这是完整还原了课堂教学的模式 , 分屏互动 , 体验直线提升 。这套鸿蒙OS的分布式网课系统 , 华为同样已经与VIPKID达成合作 , 正在稳步推进落地 。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相比于前面的厨房 , 这次鸿蒙OS的分布式技术亮点 , 明显要清晰许多:快 。对于网课系统来说 , 传输的内容包括视频、音频以及平板的操作;要想确保在线教学的体验与线下课堂持平 , 最起码要保障内容同步 , 也就是信息传输够快——听上去简单 , 实现起来有多难 , 参加过远程视频会议的朋友都清楚 。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图:我在HDC现场体验远程共享购物页面的功能不仅如此 , 鸿蒙OS这种分布式设备之间快速传输信息的特性 , 适用的场景简直超乎想象:对游戏爱好者来说 , 把手机当作体感控制器 , 在大屏幕上玩游戏那才是一绝——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挑战一下任天堂 , 就看诸位开发者的努力了 。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顺带一说 , 这种无线畅连用手机在大屏幕上玩游戏的技术 , 华为早在去年的HDC大会上就已经公布了 。 经过一整年的迭代 , 凭借更先进的分布式结构 , 鸿蒙2.0不会让人失望 。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图:我在HDC现场拍摄 。 图中工作人员正在用手机当体感遥控器 , 遥控比亚迪汉内置的赛车游戏 。不过 , 以上这些 , 依旧不是鸿蒙OS分布式结构的全部 。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如果要评选本次HDC最莫名其妙的鸿蒙OS应用 , 我想 , 我会选下面这两个: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图:我在HDC现场拍摄一 , 利用搭载鸿蒙OS的手表做骑行导航 。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图:我在HDC现场拍摄二 , 利用搭载鸿蒙OS的手表打车 。根据华为官方的说法 , 在我们两手都拎着重物、不方便掏出手机打车和导航的时候 , 可以抬起手腕 , 利用我们的智能手表直接进行这些操作……大写的服 。 这逻辑已经不是离谱能形容了吧 。不过……我好想拥有这个功能是怎么肥四……换个思路想想的话 , 这个功能还是有很多想象空间的:比如 , 如果把手表换成可以通过语音和注视操作的智能眼镜 , 会怎么样?分页标题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再考虑到支持鸿蒙的HMS 5.0的图像新模块明确包含了AR机能 , 以及河图这个正在落地的增强现实项目 , 我想大家能看得出 , 华为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说实话 , 这才是我最佩服鸿蒙OS的原因:华为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把握当下” 。 “连接未来” , 同样也是华为通过鸿蒙推进AIoT计划的一部分 。正是这个宏大的目标 , 让我相信 , 华为并没有走上绝路 , 恰恰相反 , 摆在我们面前的 , 是鸿蒙在漆黑荒野上开辟的一条未来之路!尾声最初的星火1912年3月29日 , 耗尽了所有的物资 , 失去了最后的队友 , 面对遥遥无期的救援 , 被暴风雪困在南极大陆的罗伯特·斯科特 , 写下了最后的日记:“我们做了我们能够做的一切 , 死而无憾 。 ”实话实说 , 在这次飞往华为HDC 2020大会的航班上 , 我脑海里一直反复回响着这句话 。在当时的我看来 , 华为最有可能的结局 , 恐怕就是“最伟大的失败者”——距离手机芯片断供只剩下不到一周 , 连余承东都说Mate40将是绝版的麒麟9000芯片手机 , 华为 , 还能怎么办?让我始料未及的是 , 我在HDC感受到的气氛 , 却不是悲凉 , 而是激昂: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失去了智能手机市场 , 当然是个巨大的损失;但鸿蒙OS , 从一开始 , 就不是手机独占的系统 。鸿蒙的生态 , 甚至不仅仅是软件 , 也包括硬件——就算自研的麒麟手机芯片无法制造 , 但从车机到电视 , 再到形形色色的智能终端 , 依旧有太多的嵌入式系统等待着华为海思去设计芯片 , 更宽松的制程限制 , 也让自主化的芯片生产变成了可能 。华为的自研 , 不会止步 。我想 , 这大概就是华为关于未来的部署:当鸿蒙OS成为可以与安卓还有iOS一较高下的手机系统 , 我们还会哀叹华为今天的努力没有意义吗?当鸿蒙OS已经变成了智能设备的必选项 , 其它手机厂商 , 还会固守原先的系统无动于衷吗?当鸿蒙HMS的生态成为下个时代的领先者 , 还有人会记得华为曾被谷歌生态拒之门外吗?要真的做到这一切 , 当然还有很多变数 , 还有很多困难 。但至少对于我来说 , 我曾经亲眼见证华为的麒麟970芯片 , 在被业界的一顿狂喷中依然坚定地大踏步前进 , 最终做出了足以让美国人战栗的麒麟990 5G , 甚至不惜以国家机器来封印 。华为曾经凭借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向目标挺进的执行力 , 创造过奇迹 , 而如今 , 新的目标已经在地平线上闪现 , 对华为来说 , 技术层面全都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 但是在精神层面 , 只是需要把曾经坚持过的东西 , 再来一遍罢了 。
记住这一天:美国断供之日,华为反击之时
在这次HDC大会上 , 余承东留下了一句让所有人难忘的发言:“没有人能熄灭漫天的星光 。 每一位开发者 , 都是华为要汇聚的星星之火 , 星星之火 , 可以燎原!”没错 。 能够燎原的 , 并不仅仅是手机 。许多年之后 , 在物联网时代的某一天 , 我们这些亲历者 , 也许会想起2020年9月10日 , 在广东东莞的那个洋溢着技术狂热气息的下午:第一粒星火 , 就是在那个时候点燃的 。最后 , 请允许我用一段引言 , 为这个即将到来的伟大变革时代 , 献上一点最崇高的敬意:正如艺术天才一旦诞生就流芳百世 , 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旦出现 , 就决定了后世的进程 。 就像避雷针的顶端汇聚了整个电场 , 大量的事件总是集中在短时间内爆发 。 它们平时悠哉游哉按部就班地行进 , 却在一个决定一切的时刻 , 一个决绝的肯定或否定的时刻 , 一个对众生来说 , 无法逆转的或早或晚的时刻 , 聚集在一起 。 这一时刻决定了个人的生死 , 民族的存亡 , 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斯蒂芬·茨威格 , 《人类群星闪耀时》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