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文章图片
现在的靖宇陵园是国内有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在这里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前来祭拜 。 但在1958年徐振明老人刚刚选择到靖宇陵园工作时 , 整个山冈没有一棵树 , 没有一丛花 。
直到现在 , 徐振明老人的儿子徐永军还清楚地记得 , 自己小时候跟在父亲身后 , 在靖宇陵园栽花种树的情景 。 “当年是推平了山尖儿建起的杨靖宇烈士陵园 , 那时候光秃秃的 , 连一棵树都没有 , 都是我父亲一年一年栽的 。 我就是在这个山上生的 , 长大就在这个院里 , 刚懂事的时候父亲在院里干活 , 我就跟着跑前跑后的 , 什么我都干 。 比如说冬天扫雪 , 那时候人特别少 , 扫雪量特别大 , 一到下雪天我爸就起早 , 我就跟着 , 那小雪板都拿不动 , 那是跟着玩 。 到后期了十四五岁的时候 , 就顶一个好劳动力了 , 陵园有什么活 , 包括种花种树都跟着父亲跑前跑后的 。 小时候我就感觉这个陵园就是我家的 , 哪个树底下愿意长蘑菇 , 愿意长什么草我都了如指掌 。 ”面对中国吉林网采访人员 , “接班”徐振明、继续在靖宇陵园工作的徐永军说 。
文章图片
【中国吉林网|忠诚卫忠魂 父子两代守陵人】时间拨回到1980年 。 在这一年 , 徐振明离休 。 但是 , 老人对陵园放心不下 , 就劝说即将参加工作的儿子徐永军到陵园工作 。 然而 , 对于陵园充满感情的徐永军却出乎徐老意料的拒绝了 。 回想起那段经历 , 徐永军说 , “80年代初的时候 , 人都想有出息 , 学点技术 , 找一个挣钱多的单位 , 想出去闯一闯 , 当时我就不想接这个班 。 ”
为了“不接这个班” , 他甚至有过离家出走的经历 。 最终 , 经过3次长谈 , 徐老终于说服了儿子 。
“父亲刚离休的时候 , 他实在不愿意离开 , 在陵园当了一名门卫 , 冬天他为将军扫积雪 , 秋天扫落叶 。 此外 , 他还应邀在几所学校兼任校外辅导员 , 他讲的杨靖宇将军的故事最受孩子们的欢迎 。 父亲一直以一个老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 也从来不向组织上提任何要求 , 每年下大雪他总是早早地起来扫雪 , 当时我们陵园是八点钟上班 , 我父亲早上六、七点就起来一个人拿着工具去扫雪 , 一直扫到工作人员都来上班他也没有停下 , 同事们看见我父亲在干活 , 他们也赶紧拿着工具去扫雪 。 父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着其他人 , 他就这样默默地干活 , 一直干到八十多岁 , 老父亲用他自己的行动感化了我们 , 我慢慢体会到父亲的这种情感 , 更坚定了我守护好陵园的信念 。 父亲是我的榜样 。 ”
文章图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看到父亲的“亲力亲为” , 徐永军也慢慢的爱上了自己的工作 , “父亲对陵园很有感情 , 所以希望我能继承下去 , 用心守护好陵园 。 这是一份关荣、神圣的工作 。 ”徐永军说 。
如今 , 已近退休年龄的徐永军 , 已经彻底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 , 守陵近40年了 。 40年来 , 徐永军身边的同事换了又换 , 已经50多的他还是一如既往坚守在这里 , 默默呵护着陵园的一草一木 , 用他的话说:“靖宇陵园就是我的家 。 ”
徐永军,虽然没上过战场,却也把青春奉献给了陵园 。 父子二人身上,是不断传承下来的“老兵精神” 。 父与子 , 用62年的坚守 , 赓续着红色基因 。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采访人员 于洋 摄影 罗浩
来源:(中国吉林网)
【】网址:/a/2020/0903/kd493132.html
标题:中国吉林网|忠诚卫忠魂 父子两代守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