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榕树下关站,享年23岁:曾经的风花雪月终究败给现实的纸醉金迷


_本文原题:榕树下关站 , 享年23岁:曾经的风花雪月终究败给现实的纸醉金迷

安妮宝贝|榕树下关站,享年23岁:曾经的风花雪月终究败给现实的纸醉金迷
本文插图
“榕树下死了 , 享年23岁 。 ”
8月26日 , 作家王湛发布微博说 , “榕树下 , 这个华语网络文学的鼻祖网站 , 于2020年8月25日 , 正式关闭服务器 , 成为了网络文学作者酒局上酩酊大醉时偶尔回忆起的一缕青烟 。 ”
穿过青烟 , 时间倒回1999年 , 宁财神正去榕树下应聘 。
他推开上海静安区的一扇门 , 屋里是一棵水泥浇筑的大榕树 , 枝繁叶茂的 , 一直顶到了天花板 。 榕树下一屋子人有说有笑 , 办公桌上养了两只荷兰鼠 , 一只在啃苹果 , 另一只在打盹 。
宁财神被安排在榕树下负责网站设计 , 兼职写小说 。
几个月后 , 他对面来了两个新同事 。
一个是网站主编 , 网名李寻欢 。 此人后来放言 , “当时2000万网民 , 有1500万都看过我的小说 。 ”
另一个是工科博士 , 真名邢育森 。 数年后 , 他被宁财神写入《武林外传》 , 化身邢捕头 , 而在现实里 , 他则成了编剧 , 写出了《家有儿女》 。
后来 , 榕树下还来了一个女孩 , 名叫励婕 , 网友喜欢喊她安妮宝贝 。
1999年 , 榕树下举办了首届网络原创文学大赛 , 评委是王安忆、贾平凹、余华、阿城和王朔 。
那一届最佳小说奖得主是尚爱兰 , 奖品之一是带家属游千湖岛 。 游玩当天 , 尚爱兰的女儿也来了 , 作家们逗她:你叫什么名字?小姑娘把头一扬:蒋方舟 。
第二届最佳小说奖得主是一个叫曾雨的年轻人 , 他出生在江西南昌 , 从《滕王阁序》里给自己取了个笔名 , 叫“今何在” 。
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榕树下 , 而当初种下这棵树的人叫朱威廉 , 一个美籍华人 。

安妮宝贝|榕树下关站,享年23岁:曾经的风花雪月终究败给现实的纸醉金迷
本文插图
【安妮宝贝|榕树下关站,享年23岁:曾经的风花雪月终究败给现实的纸醉金迷】
1994年 , 朱威廉从美国回上海创办广告公司 。 几年之后 , 他卖掉公司 , 赚了1000多万美元 。 1997年 , 纯文学网站榕树下诞生 。
90年代末期 , 上一辈作家已经陆续封笔 , 而新一代的年轻人 , 正在互联网上朝气蓬勃的肆意生长 。
最高峰的时候 , 榕树下迎来450万注册用户 , 每日投稿量将近5000篇 。 网络原创文学大赛 , 最多的一届收到30万篇参赛稿件 。
2000年后 , 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八月未央》《七月与安生》陆续出版 , “白色棉布裙 , 光脚穿球鞋” , 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
彼时的郭敬明还是一个网名叫“第四维”的高中生 , 同龄的韩寒刚刚写出《杯中窥人》和《三重门》 , 蔡骏则沉迷于悬疑小说 。 这群人都蹲在榕树下写文 。
站在新千年的分界线上 , 这群人可能没意识到 , 这将是文学最后的荣光 。

安妮宝贝|榕树下关站,享年23岁:曾经的风花雪月终究败给现实的纸醉金迷
本文插图
今天打开榕树下官网 , 主页看似一切正常 , 但是点击每一个按钮 , 都无法再继续通往下一个页面 。
2001年 , 朱威廉对外称 , 榕树下每月营收已经达400万 , 实际上每个月收入不过几万元 。 他接触了十几家投资机构 , 但是没有一家愿意投 。
原因很简单 , 纯文学网站不赚钱 。
朱威廉是做广告起家的 , 他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 品牌合作、纸质出版、电台合作……一切能商业化的手段他都试过了 , 但榕树下还是不赚钱 。
在支付宝还没诞生的年代 , 作者稿费都只能靠邮寄 , 读者付费更是天方夜谭 。
2002年 , 朱威廉盘点了手里的余钱 , 已经撑不过半年 。 于是榕树下易主 , 挪到了传媒巨头贝塔斯曼旗下 。分页标题
因为经营不善 , 在随后的几年间 , 榕树下几度易手 。 一棵原本枝繁叶茂的苍翠大树 , 终于枝叶凋零 , 直至枯死 。

安妮宝贝|榕树下关站,享年23岁:曾经的风花雪月终究败给现实的纸醉金迷
本文插图
走出榕树下 , 宁财神去开了家广告公司 , 李寻欢恢复本名路金波 , 成了一名出版人 , 并且将韩寒、安妮宝贝、王朔等人推向市场 。 再后来 , 安妮宝贝改名庆山 , 郭敬明也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 。
2016年 , 朱威廉在上海开了家餐馆 , 名字就叫“相约榕树下” 。 起初还有很多人前去打卡 , 但是不到一年 , 餐馆就关店歇业 。
今天有人在微博评论 , “文字码长城 , 真不知道有多无聊的才看这玩意 。 ”
确实 , 榕树下的关闭 , 没法赚钱只是表象 , 更根本的原因是时代已经变了 。
在如今的内容行业 , “有趣”和“快速戳中爽点”才是王道 。 图文已经太慢了 , 视频开头3秒不够有趣 , 用户就会立马刷向下一个 。
在内容空前膨胀 , 用户已经不够用了的情况下 , 网民的注意力 , 成为了各大平台最为稀缺 , 因此互相抢夺的流量 。
流量至上的时代 , 从平台到内容创作者 , 再到用户 , 谁都不会再把几个小时的珍贵时间 , 花在一个陌生人的“无病呻吟”之上 。 纤细敏感的文学青年没有出路 。
与此同时 , 我们对生活的感悟、思考 , 生命当中的迷茫、孤独 , 也已经全部被他人代劳 。 个人情感中最细微的部分 , 则被营销号们轻易煽动 。
那些恶意挑起的矛盾和对立 , 将我们卷入了社交平台上无休止的争吵、谩骂和站队 , 然后演变为举报 , 借公器之刀 , 互相绞杀 。
我们失去了“我手写我心”的个人化表达能力 , 失去了对隽永之美的欣赏能力 , 也失去了静下来先倾听 , 然后再讨论的耐心 。
此刻是2020年8月31日18:00分 , 窗外车水马龙 , 人们关心下班后晚上吃什么 。 一个诞生于上个世纪的文学网站的死亡 , 看起来无足轻重 。
作者:潘晓飞
来源:电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