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小小咖啡馆圆了4个残障人士的梦,通过咖啡看到另一片“天”



中年|小小咖啡馆圆了4个残障人士的梦,通过咖啡看到另一片“天”
本文插图
陈柳晓

中年|小小咖啡馆圆了4个残障人士的梦,通过咖啡看到另一片“天”
本文插图
陈柳晓(前排左二)与咖啡店团队成员合影 。
24岁的陈柳晓没有想到 , 只有微弱视力的她有一天会成为一家咖啡馆的店长 。 并且 , 自己还能够带着4名小伙伴一起创业 。 “每当有人走进这间咖啡馆 , 他们和我们交流 , 我们都感到很温暖 , 因为我们走出了自己的小世界 。 ”这家咖啡馆现在还在试营业中 , 2020年9月份将正式营业 。 她感到既兴奋又忐忑 。 在陈柳晓看来 , 这个咖啡馆圆了几位残障小伙伴的梦 , 是一个“造梦咖啡馆” 。 “我想让大家看到 , 残障人士也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 我们并不是每天只能待在家中 , 我们也能养活自己 。 ”她说 。
这家“手心咖啡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 , 和其他咖啡店相似 , 店里绿植环绕 , 木质装潢 , 暖色的灯光搭配上柔和的音乐 , 带着微笑的店员来回忙碌 , 但当顾客推门而入的那一刻起 , 就会发现这家咖啡馆的“特别之处” 。
“抱团取暖”开起咖啡馆
这家咖啡馆共有五位咖啡师 , 其中三位是视障人士 ,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体贴周到地为顾客服务 , 经过专业的培训后 , 他们都能很好地完成工作 。
陈柳晓扎着马尾辫 , 外表清秀俊俏 , 说起话来不紧不慢 。 如果不仔细观察 , 甚至不会注意到她是一名视障女孩 。 6岁的时候 , 陈柳晓被检查出眼底黄斑病变 , 从那以后 , 视力就逐渐减弱 。 很长时间里 , 陈柳晓都很难开口告诉别人她是一个视障女孩 , 也一直迷茫于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
读完职高后 , 陈柳晓做过速记员、图书管理员 , 但是这些工作都无法给她带来成就感 , 她感觉自己被封闭了起来 , “我想做一些有创意的事情 。 ”
后来 , 她与几个视障咖啡师伙伴相聚在一起 , 奇妙的改变在陈柳晓身上发生 。 做好一杯手冲咖啡 , 咖啡和水的比例、冲泡的时间、流程无不需要精确计算 , 在陈柳晓眼里 , 每一杯咖啡杯都是她与这个社会沟通的“媒介” 。 但常人轻易做到的事情 , 她要付出好几倍的努力 , 因为她的眼前通常是灰蒙蒙的一片 。 陈柳晓说 , 为了调出一杯咖啡 , 她自己率先动手学习 , 一开始还不是那么熟练 , 后来她光听声音就能判断出杯中的水是否满了 。 陈柳晓是个不服输的姑娘 , 她说 , 既然决定出来工作 , 就做好了要吃苦头的准备 。
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成为咖啡师 , 意味着不仅需要掌握冲煮咖啡的技术 , 还要与不同的人沟通交往 。 对陈柳晓来说 , 这些都是需要很大勇气才能做到的 。
陈柳晓坦言 , 以前的工作仅仅是她能做的 , 而咖啡和残障公益这份工作完全就是她自己想做的 。“我是真正把咖啡当作事业来做的 , 我是这里的店长 , 就更有责任把它做好了 。 ”
据介绍 , 这家咖啡店只是广州合木残障公益创新中心旗下的一个公益项目 。 该中心发起了一个“72行残障职业体验团” , 找到一些很少残障人士从事的新鲜行业进行体验 , 后来发现有视障人士很喜欢做咖啡 , 经过培训后 , 这家咖啡店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
在这里 , 视障员工们的潜能渐渐被挖掘 , 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冲煮咖啡的技艺、运营店铺的能力 , 还实现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 在这里 , 他们的转变都显而易见 , 初来乍到的担心和怀疑渐渐消融 , 取而代之的是信心满满的从容微笑 。
陈柳晓用“多元”来形容咖啡师团队的构成 , 据介绍 , 店里共有五位咖啡师 , 其中三位是视障人士 , 另一位女生有听力障碍 , 她是专门做精酿啤酒的 , 平时喜欢跳即兴舞蹈;另外还有一位男咖啡师是在外面请来的健康人士 , 因为很想学烹调咖啡 , 所以也加入了进来 。 “我想让大家看到 , 残障人士也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 我们并不是每天只能待在家中 , 被别人照料 。 ”
通过咖啡看到另一片“天”
对这家“特殊”的咖啡店来说 , 无论店长还是店员 , 是残障人还是健全人 , 大家相处得都很融洽 。 “其实咖啡是很有温度的 , 特别是我们的咖啡师 , 很喜欢询问客人的饮用习惯和口味 。 ”
她介绍 , 咖啡店里的盲道也在建设中 , 而且这个盲道都是自己设计的 , 还要加上一些图案 。 “盲道也可以很漂亮 , 如果一个视障人走过这个盲道 , 愿意发到朋友圈去分享 , 这也是帮助残障社群的好方法 。 ” 希望充分利用现有的平台让更多人知道这家咖啡店 , 是陈柳晓目前的最大愿望 。
作为少数群体 , 这群视障咖啡师用咖啡烹调自己的生活 , 展现自己的真诚 。 咖啡是一个窗口 , 让大众看到了残障人群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
而进入视障公益社群对陈柳晓的人生也是个极大的转变 , “没有接触视障社群之前 , 我不知道怎么使用手机 , 但是通过小伙伴的介绍 , 我学会了用读屏软件操作手机 , 学会通过软件搭乘公交车 。 ”即便现在她看手机时需要辅以手机放大镜功能才能看清 , 但她已经不觉得这是困难了 。 “我就是用我的方式在生活而已 。 ”陈柳晓笑着说 。分页标题
最让陈柳晓感到开心的是顾客的肯定 。 有时 , 客人会告诉她:“你们的咖啡很好喝”“你们的咖啡很特别” , 每次听到这样的反馈 , 陈柳晓都感到很温暖 。 “大家能从自己的一个小天地里面走出来 , 鼓足勇气和健全人一起交流 , 这已经是成功的第一步了 。 ”
“一群人可以走更远”
现在 , 陈柳晓正在将咖啡店内几百平方米的空间打造成一个文化空间 。“今年初 , 我们团队觉得这里只有公益 , 没有自我造血的功能是不行 , 于是就想尝试往社会企业这样的方向去发展 。 ”陈柳晓表示 , 这个项目是跟广州最早的青年创业社区“一起开工”共同筹备的 , 对方提供场地 , 而具体的内容设计和运营都是他们负责 。 “我们想打造的就是一个为残障群体赋能 , 或者说帮助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平台 。 ”在陈柳晓看来 , 这个咖啡馆圆了几位残障小伙伴的梦 , 是一个“造梦咖啡馆” 。 因为在广州这样一座充满包容性的城市 , 让实现梦想成为可能 , 让残障小伙伴们在这里看到了自己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的可能性 。
“这样一个空间建成以后 , 就可以举办一些有趣的社群活动 , 比如文化类的讲座 。 ”陈柳晓说 , 她想要打造一个具有社会意义又富有温情的空间 。
“一个人可以走很快 , 一群人可以走更远 。 ”这是挂在正在制作中的文化空间墙上的一句标语 。 陈柳晓也相信社群的力量 , 她说 , 在咖啡馆工作一年以后 , 父母也觉得她变化很大 , 更开朗了 , 表达能力更好了 。 未来 , 陈柳晓希望有更多残障人士能走进这样的社交空间 , 能让更多健全人士看到残障人士生活的另一面 。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肖欢欢 实习生 王雅欣)
找采访人员、求报道、求帮助 , 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 , 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中年|小小咖啡馆圆了4个残障人士的梦,通过咖啡看到另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