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韩信暗度陈仓,章邯为何无法阻挡汉军?

章邯将乌合 , 禽灭数诸侯 。蹉跎竟失计 , 刎首于废邱 。泣河不溢水 , 负薪无完裘 。韩白谅不支 , 斯人复奚尤 。不见阳和至 , 苍鹰自化鸠 。
作为秦朝末年不世出的名将 , 章邯已经通过无数次战争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 即使在巨鹿输给霸王 , 也不能抹杀他为秦朝续命做出的突出贡献 , 更不能掩盖他杰出的军事才华 。

章邯|韩信暗度陈仓,章邯为何无法阻挡汉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章邯|韩信暗度陈仓,章邯为何无法阻挡汉军?】韩信雕像
章邯的用兵特点就是一个字 , 稳 。他擅长指挥大兵团联合作战 , 即使士兵数量再多 , 他也能快速建立起有效的指挥方式 。除此之外 , 对于敌情的侦察、对关键地点的布防、对后勤的掌控、对突发局势的应对 , 都是他值得大书特书的优点 。
然而这样一位久经沙场检验的宿将 , 在兵仙暗度陈仓、三路出川时 , 却交出了一份令霸王极其不满意的答卷 , 他自己也在和韩信的对抗中落于下风 , 为自己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问题来了 , 章邯作为关中三王之首 , 既能占据关中的资源 , 又得到了秦岭的庇护 , 可是他为何无法阻挡汉军呢?霸王并不重视关中之地1. 关中之地富饶 , 却不得霸王所重
战国时期 , 关中地区作为秦国的龙兴之地 , 着实有其优势所在 。
首先 , 这时的关中地区 , 本来就有天下粮仓的美誉 , 在修建了郑国渠之后 , 水利优势凸显 , 粮食产量更上一层楼:渠就 , 用注填阏之水 , 溉泽卤之地四万馀顷 , 收皆亩一钟 。于是关中为沃野 , 无凶年 , 秦以富彊 , 卒并诸侯 , 因命曰郑国渠 。

章邯|韩信暗度陈仓,章邯为何无法阻挡汉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关中四塞
其次 , 关中被称为四塞之地 , 四周有峻岭大河拱卫 , 易守难攻 , 十分适合建立割据政权 。
最后 , 始皇帝在完成大一统后 , 将天下的财富系数收集到咸阳 , 此举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秦朝的财富积累程度 , 也大幅削弱了六国遗民的势力: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 。秦每破诸侯 , 写放其宫室 , 作之咸阳北阪上 , 南临渭 , 自雍门以东至泾、渭 , 殿屋衤复道周阁相属 。所得诸侯美人锺鼓 , 以充入之 。
按理说 , 关中地区是天下诸侯优先争夺的对象 , 偏偏诸侯之主项羽 , 对故乡楚地的眷恋远远胜过对天下的向往 , 因此他将章邯、司马欣 , 董翳封为关中之主 。

章邯|韩信暗度陈仓,章邯为何无法阻挡汉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汉军出川前天下局势
在霸王看来 , 关中虽然富饶 , 但是远离楚地 , 因此是秦人生活的首选地区 , 至于楚人 , 从感情因素上来说 , 更应该回到故土进行繁衍生息 。楚地不仅是反秦斗争的大本营 , 更是项氏成长和崛起的福地 , 少年项羽曾经因为国仇家恨而产生了反秦的意愿 , 不过在夙愿达成后 , 他丝毫不眷顾咸阳盛景 , 只想一心回到家乡 。2. 关中三王成为了霸王限制汉军的后手
在平定咸阳后 , 霸王面临着两个棘手的问题 。
第一 ,高祖带领的汉军应该何去何从?第二 , 关中之地应该分封给何人?
虽然高祖的军事能力和为人处世被霸王所不齿 , 但是西楚第一谋士范增却敏锐地看出了
他的宏伟志向 。在范增看来 , 平日里贪财好色的高祖面对着咸阳众多的财富 , 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 , 必然是有远胜于为王关中的更大企图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 亚父想出了一个办法: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 , 业已讲解 , 又恶负约 , 恐诸侯叛之 , 乃阴谋曰:"巴、蜀道险 , 秦之迁人皆居蜀 。"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 。"故立沛公为汉王 , 王巴、蜀、汉中 , 都南郑 。分页标题

章邯|韩信暗度陈仓,章邯为何无法阻挡汉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地区
从春秋战国起 , 天下的中心区域在中原 , 也就是今天的冀豫鲁晋一带 , 当年崤山之西的秦国就因为远离中原而被视为西戎 , 其地位堪称和蛮夷为伍 。
秦地之南的蜀地 , 由于秦岭的天然隔绝作用 , 更是交通不畅、通信闭塞 , 走上了一条有别于华夏文明的发展之路 。
当时 , 重视农耕文化的华夏文明代表了最高生产力 , 蜀地由于无法接近农耕文化的核心地区 , 社会发展逐渐落后于中原地区 , 和中原强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 这也是司马错下巴蜀时 , 蜀民毫无还手之力的根本原因 。
高祖被赶入蜀地 , 基本是要接受在此终老的结局了 , 就连张良也劝他安心在蜀地发展 , 尽量不要参与中原纷争 。
不过霸王为了避免意外 , 还是将关中地区一分为三 , 并且选择了被自己武力彻底征服的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为关中三王 , 希望以此能彻底断绝汉军出川的希望 。
关中三王确实是霸王为了限制高祖留下的后手 , 然而霸王高估了章邯也低估了韩信 , 为西楚最终的灭亡埋下了伏笔秦地百姓倾心高祖却记恨章邯1. 为何关中百姓爱戴高祖呢?
高祖一路西行攻秦 , 直到最后攻破武关 , 这一路他可没少和秦军开战 , 尤其是离关中越近 , 秦军的抵抗力量越强 , 让汉军也吃了不少苦头 。

章邯|韩信暗度陈仓,章邯为何无法阻挡汉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邦影视形象
按理说 , 高祖应该记恨秦人 , 在入关后搞个屠城也不为过(之前有过类似经历)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 , 秦王子婴在得知汉军入关后 , 放弃了依托咸阳城进行抵抗 , 而是主动投降 , 于是高祖攻破咸阳的过程变得十分文明:
汉元年十月 , 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 , 系颈以组 , 封皇帝玺符节 , 降轵道旁 。
整个关中地区的秦人 , 从骨子里还是对自己的属国和身份十分认可的 , 在他们的统治者选择投降高祖后 , 百姓也纷纷用脚投票 , 认定了高祖是关中的新王 。
面对不费吹灰之力得到的咸阳城 , 高祖决定继续收买人心 , 于是和秦人约法三章:与父老约 , 法三章耳:杀人者死 , 伤人及盗抵罪 。馀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来 , 为父老除害 , 非有所侵暴 , 无恐!

章邯|韩信暗度陈仓,章邯为何无法阻挡汉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高祖刘邦
约法三章听起来很唬人 , 令秦人感受到了汉军春风扑面般的温暖 , 然而仔细追究起来 , 这三条称得上是空头支票 。
如果汉军核心的丰沛势力和秦地势力产生矛盾 , 高祖真的会秉公处理手下吗?
废除了秦律 , 那么关中的几十万人口的社会秩序靠什么维持呢?
你来关中 , 到底是为父老除害 , 还是为了满足你的私人欲望呢?
想通了这三点 , 我们也就明白了约法三章不过是高祖为了收买人心而做的表面文章罢了 。2. 为何关中百姓憎恨章邯呢?
抛开高祖做出的一系列政治表态外 , 秦人之所以选择了高祖 , 还有另外一层原因 , 那就是站在高祖对面的章邯 , 也就是霸王亲封的关中地区统治者 , 实在是太招关中百姓记恨了 。
说句不夸张的话 , 秦人对章邯等降将 , 简直是恨之入骨 , 若非没有合适的条件 , 恐怕他们早就要推翻章邯的统治了 。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 , 秦人之所以如此恨章邯等人 , 源于霸王坑杀秦朝降卒一事: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 , 其心不服 , 至关中不听 , 事必危 , 不如击杀之 , 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 。"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分页标题
巨鹿之战后 , 章邯知道大势已去 , 最终带领二十余万秦兵投降了诸侯联军 。

章邯|韩信暗度陈仓,章邯为何无法阻挡汉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秦军影视形象
原本霸王是打算收编这些士兵为己用 , 但是他却不能立刻将他们带回楚地慢慢消化 , 而是必须先进入咸阳 。
越是靠近故乡 , 秦兵的故乡情结就会越浓烈 , 很有可能不愿意去楚地 , 如果他们遁入百姓之中 , 基本无法被整合了 。
霸王作战的风格向来不是靠人数碾压 , 即使他对这股力量动过心 , 不过他为了消除隐患 , 选择将其彻底抹杀以绝后患 。
尴尬的是 , 秦兵虽然悉数死亡 , 但是章邯等带兵的将领却活了下来 。每一个秦朝士兵的背后 , 都是一个庞大的家庭 , 关中百姓眼看自己的父兄被杀 , 必然将怨气发到章邯身上 。在他们看来 , 章邯之所以能存活 , 必然是和西楚达成了某种协议 , 并且以秦军为投名状实现了目的 , 这就是关中百姓憎恨章邯的真正原因 。汉军出川时 , 西楚无力向关中提供帮助1. 汉军出川的过程比较顺利
上文曾经提到过 , 蜀地由于地理因素 , 十分不便于通行 , 因此形成了信息闭塞的环境 。中原地区发生的军情如果要传达过来 , 恐怕要花费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 如果按照这样的消息推断天下形势 , 很容易错过关键时期 。

章邯|韩信暗度陈仓,章邯为何无法阻挡汉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古蜀道路线图
兵仙带领汉军出川时 , 他选择的时机完全是站在本方的角度上考虑的 。在兵仙看来 , 关中三王统治关中的时间越长 , 关中百姓越能被其收服 , 到了那时汉军恐怕会永远被困死在蜀地 。
高祖听从了兵仙的建议 , 在他整顿好兵马和布置好后勤后 , 立刻带领士兵马不停蹄地出川 , 最终平定了三秦 。
汉军出川的过程比较顺利 ,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 , 章邯在面对人数存疑、多面夹击的汉军 , 采取了用有限的兵力分散封堵秦岭的几个出口 , 在得到确切消息后合兵守护关键城市的做法 。这种策略堪称是不利条件下的最优选择了 。

章邯|韩信暗度陈仓,章邯为何无法阻挡汉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实拍古陈仓道
在章邯设防初期时 , 汉军也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 。正所谓画龙画虎难画骨 , 知人知面不知心 , 虽然高祖和兵仙都知道章邯不得民心 , 但是谁又敢保证他没有足够抵抗汉军的力量呢?
如果章邯能拖到西楚的支援到来 , 那么汉军就算出川 , 也有很大概率被堵死在关中甚至赶回蜀地 。2. 西楚陷进了齐地的战争泥潭无力支援
章邯作为大秦名将 , 当年已经投降过西楚一次了 , 从此以后就和那些以死殉国的忠臣不挨着了 。眼下他受到汉军的威胁 , 如果他再投降一次 , 似乎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
有些事情只有做和没做的区别 , 如果做了 , 那么第一次和第一万次的区别也就不大了 。
在目睹了巨鹿之战霸王的神威后 , 章邯决定将楚汉争霸的筹码压在霸王身上 , 这就能解释为何他不肯投降汉军了 , 反观司马欣和董翳 , 在这个过程中又叛变了两次 。
当然了 , 章邯不投降 , 并非代表着他不珍惜生命 , 只是他还迫切地盼望霸王可以前来救援自己 。

章邯|韩信暗度陈仓,章邯为何无法阻挡汉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古战场掩埋战俘的尸骨坑
可惜的是 , 这种希望最终化成了泡影 。我们很难推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 霸王是否愿意千里跋涉来救援章邯 , 然而残酷的现实就是 , 西楚军主力陷进了齐地的战争泥潭 , 霸王再也无力整合部队去往关中了: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 , 皆坑田荣降卒 , 系虏其老弱妇女 。徇齐至北海 , 多所残灭 。齐人相聚而叛之 。于是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 , 反城阳 。项王因留 , 连战未能下 。分页标题
除了齐地的田荣政权外 , 处在魏楚交界的彭越 , 也在田荣的授意下不断骚扰西楚 , 西楚本土有限的兵力为了防守彭越疲于奔命:荣与彭越将军印 , 令反梁地 。
其实一开始霸王就没有将汉军当作真正的对手 , 在他看来 , 为了维护楚地的安宁 , 应该优先平定周边势力 , 于是他寄希望于通过一次作战便彻底消灭齐地的田荣势力 , 可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 岂是一场就能定胜负的?在这件事上 , 霸王犯了冒进主义的毛病 , 他轻视了八百余年历史的齐国的反抗力度 , 也轻视了齐地百姓和王室共存亡的决心 , 也导致了章邯最终都没有等来支援 ,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汉军出关 。

章邯|韩信暗度陈仓,章邯为何无法阻挡汉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项梁死于章邯之手结语
在秦朝末年的纷争中 , 章邯可以称得上是当时前三的名将了 。他出身少府 , 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管理和调派物资 , 对保障后勤颇有心得 , 同时在以武立国的大秦 , 他对军功晋级制度并不陌生 , 因此培养除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 , 更重要的是 , 他对人心的洞察力、对人性的了解度都堪称优秀 ,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 , 塑造了一个优秀的将领 , 也使得他在巨鹿之战前的无数场战役中战无不胜 。
不过在巨鹿之战时 , 将各方面都处理得井井有条的章邯 , 最终却败给了霸王 , 这也使得他对自己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怀疑 , 同时对霸王产生了崇敬之情 。在章邯眼中 , 只有霸王才是他唯一尊重(惧怕)的对手 , 其他人基本都不能和自己比肩 。

章邯|韩信暗度陈仓,章邯为何无法阻挡汉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废丘城遗址
兵仙所说的民心问题 , 章邯是否有发觉呢?从他过往的经历来看 , 以稳著称的章邯必然发现了这些问题 。然而 , 作为名将的自尊 , 促使他在面对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兵仙时 , 选择了硬碰硬的作战方法 , 丝毫不愿意通过正面战场外的手段为自己保留胜利的希望 。
可是在他发现汉军的出关之势已经不可阻挡时 , 章邯也不由得紧张起来 , 用一次次处理得当甚至堪称优秀的战术调整来延缓汉军的脚步 。其实章邯的战术已经足够优秀 , 只是苦于手中极其缺少兵源 , 难以施展自己的真正才华 。
在这种情况下 , 章邯仍然选择了坚守 , 并且寄希望于霸王来援救自己 。可惜当时的霸王即使有心援救却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 西楚主力意外被拖入了齐地的战争泥潭 , 霸王为了一劳永逸选择了一条成本极高的消耗战之路 。只是如果霸王知道他的这一决定未来带来的影响后 , 恐怕会悔不该当初吧 。
参考文献:
【1】《咏史二十四首·其六》明 黄淳耀
【2】《史记·八书·河渠书》
【3】《史记·十二本纪·秦始皇本纪》
【4】《史记·十二本纪·项羽本纪》
【5】《史记·十二本纪·高祖本纪》
【6】《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