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家企业入选“青岛新金花” 品牌之都将再现群芳争艳胜景


|42家企业入选“青岛新金花” 品牌之都将再现群芳争艳胜景
文章图片
半岛全媒体采访人员 李兵
8月26日,青岛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发布通知,公布《2020年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名单》,经企业申报、区(市)推荐、专家评审以及消费者投票,确定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制造业企业、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服务业企业、青岛康大外贸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农业企业,为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 。
上世纪80年代末,以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五朵金花”为代表的知名品牌企业群体,成就了青岛“品牌之都”的美誉 。为在新一轮产业变革和消费升级中,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助推“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推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青岛在2019年末启动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行动方案,以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为目标,遴选一批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创新打法、精心育苗,以期“品牌之都”再现“群芳争艳”的胜景 。
【|42家企业入选“青岛新金花” 品牌之都将再现群芳争艳胜景】“金花情结”是留恋更是期待
品牌经济是青岛制造业最具特色的软资源 。从1989年开始,青岛市在全国率先评审认定“青岛金花”产品,逐步演进到实施名牌战略和品牌经济战略,闯出了一条“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的特色发展道路 。
以首批“青岛金花”产品为基础,培育出以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五朵金花”为代表的知名品牌企业群体,成就青岛“品牌之都”的美誉:1991年,琴岛-利勃海尔牌电冰箱与青岛啤酒、茅台等同时获得首批“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第一批中国名牌共10个,青岛占了4个;第一批全国质量奖共5个,青岛占了3个 。
青岛市知名品牌多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新兴产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近年来没有涌现出与“五朵金花”这般贵为花魁的企业,这与广大市民的迫切愿望有差距,也与青岛城市地位不相符 。
青岛人的“金花情结”不仅仅是对过往的留恋,更是对青岛在高质量发展之路加速奔跑的期待 。
自去年开始,结合“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攻势”,2019年末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行动方案》,目的就是建立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媒体互动、社会组织参与的全方位整体培育机制,以品牌大企业为引领,构建品牌梯次培育、梯次发展新格局,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外较强影响力的新“青岛金花”品牌企业和高端品牌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青岛制造”品牌价值,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促进青岛在新一轮产业变革和消费升级中走在前列,赢得主动 。
培育企业梯队打造产业集群
在青岛的战略考量里,到2022年,要培育世界品牌500强企业3家以上,中国品牌500强企业6家以上,细分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新锐和特色品牌企业20家以上 。培育形成2个世界级、智慧型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5个以上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产业集群品牌,区域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凸显 。
如何达到这一目标?青岛制定了详尽的“作战方案”:首先要着力培育品牌企业梯队 。
以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为主体,集中优势资源,鼓励企业对标世界顶尖跨国公司,构建根植本地、面向全球布局的创新、生产和服务网络,提升全球化资源配置能力 。支持大企业全面对接国家战略,提高在全球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地位和控制力,提升“青岛金花”企业国际影响力 。以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为主体,选择一批产业发展方向优、管理基础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作为第二梯队进行重点培育,引导企业找准品牌定位、明晰路径方向、创新品牌文化,提升国内知名度和美誉度 。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主体,培育一批隐形冠军、瞪羚企业以及在细分市场领先的企业,以小众、灵活、快速的优势,抢抓市场红利,打造区域和行业知名品牌 。以新业态、新模式创新企业为重点,以“互联网+”为依托,以大规模定制平台、多产业融合生态圈等为特征,培育壮大一批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良好创新空间和市场空间的企业群体,构建“青岛金花”品牌生态圈 。分页标题
其次,要精心打造品牌产业集群 。
打造家电电子和轨道交通装备2个世界级产业集群 。推动家电电子产业从传统家电向智能家电和智能生态转变 。以“复兴号”高速动车组为基础,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磁浮高速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等产品中的应用,打造“智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品牌 。打造一批国内知名产业集群 。提升研发设计、总装建造、关键系统集成和设备自主配套能力,打造国内一流的船舶海工装备产业基地 。大力引进高端新能源整车及配套企业,打造全球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加快规模扩张,做大做强高端化工、橡胶轮胎等优势产业 。以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新模式为特征,推动纺织服装高端化转型升级 。提升食品饮料规模化、健康化、功能化水平,打造现代食品产业集群 。着力培育发展轻型航空发动机及高端智能无人机等航空航天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健康制造产业、软件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 。创建一批高价值服务品牌集群 。在金融、商贸、物流、旅游、文创、商务服务、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和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领域,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加快推进青岛智慧港口建设,构建国际航运合作平台,打造青岛“一带一路”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品牌 。提升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品牌影响力 。
举办“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
此次“新金花”培育,青岛广泛征求各领域专家意见,密切与工信部品牌培育专家组联系,并赴上海学习经验,汇集各方智慧,找寻最优方案 。结合当下产业发展趋势,反思过去在品牌建设上存在的短板,从科技、信用、组织、人才、政策五大方面创新举措,全方位赋能企业成长 。
青岛首重科技赋能:编制以科技为引领的“7+3”品牌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加快集聚行业领军企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高地,助力“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 。建设以人工智能头部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共同体,着力打造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平台 。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突出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人工智能与相关行业深度融合 。支持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全球研发中心 。实施产学研合作,建设国家、省、市三级制造业、服务业创新中心体系 。加快工业设计园区和工业设计中心建设,举办“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培育设计标杆企业 。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 。
其次,强调组织赋能:建立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区(市)政府参与的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行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 。委托国内专业机构,建立“青岛金花”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的品牌培育活动进行评价诊断 。支持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指导企业科学培育品牌,增强品牌培育能力 。发挥企业品牌培育主体作用,推动企业建立首席品牌官制度,设立品牌管理机构,实现品牌培育运营专业化管理 。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青岛金花”品牌培育、品牌评价活动,形成人人关心“金花”、全民共享品牌的良好社会氛围 。
最终,经企业申报、区(市)推荐、专家评审以及消费者投票,确定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制造业企业、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服务业企业、青岛康大外贸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农业企业,为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