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条约中,清朝最关心的一项主权是什么?

最好不要讲明你是否有进京的意图和命令 , 如果耆英提出这一问题 , 你最好尽可能回避 。 如果出现僵局 , 你就对耆英说:‘既然你不答应我如此合乎情理的要求 , 我就去北京请求皇帝 , 皇帝肯定不会拒绝我的要求 。 ’——传教士加略利天朝威仪开篇的这段话出自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 , 法国使团到中国要求“利益均沾”之时 。此时这位常年在华传教的传教士加略利(不是伽利略哦)正担任使团翻译 , 他向法国使节进言 , 直接了当地阐明 , 大清朝的软肋就是进京觐见圣上!只要你抓住这个软肋 , 清朝官员就会屈服 。现代人听到这段话 , 可能将之理解成一种武力威胁 , 有种要“武装觐见”的意思 。但是在彼时 , 这段话更多是字面意思 。 清朝官员非常害怕洋人要面见圣上 , 因为他们知道洋人必定不会照顾皇帝陛下的天朝威仪 , 做出悖逆之事在所难免——甚至当时的官员在签订条约时如果能够争取洋人不去北京 , 都视为重大外交胜利 。此后接踵来华的美国、普鲁士、西班牙等国 , 很快都了解到了这门精深的学问 , 他们也有样学样 , 即使原本没有进京觐见的任务 , 也对清朝的地方大员声称要北上京城面见圣上!很多人没想到 , 不平等条约的提款密码 , 除了武力威胁外 , 竟然就存在半个世界前马戛尔尼来华的遭遇中 。
南京条约中,清朝最关心的一项主权是什么?
不似为了贸易甘愿做任何事的荷兰人 , 1793年代表英国来华的马戛尔尼非常看重礼节问题 。 看到进呈乾隆皇帝的清单 , 中国官员将“礼物”改为“贡物” , 顿感非常生气 。 但马戛尔尼却不知道 , 看过礼品清单中译本的乾隆皇帝同样对英使在其上自命为“钦差”也很气愤 , 因为“钦差”一语将英王升格到与中国皇帝平等的地位 , 而在中国皇帝眼里 , 英使以及一切外国来使都只能称为“贡使”或“藩使” 。现代人可能不太容易理解清朝对天朝礼节的固执 。但是在当时 , 这却是头等大事 。 土地可以割让 , 赔款可以给 , 贸易可以开 , 领事裁判权 , 片面最惠国什么的 , 反正看不懂 , 都允了 , 但是礼仪绝对不能丢!当时的清朝名臣李星沅看到《南京条约》的文本后第一反应不是割地赔款丧权 , 而是:黄毛夷妇(指维多利亚女王)居然与我们的大皇帝的写在一起 , 成何体统!?他的想法代表了当时大多数清朝官员的忧虑 。毕竟皇帝作为天子 , 是天下共主 , 现在居然与一个低贱的夷人女人平起平坐 , 天下读书人看到怎么办?天下百姓会怎么看?
南京条约中,清朝最关心的一项主权是什么?
海岸封锁我们重读这段历史 , 可能会觉得清朝官员愚蠢的天朝观念很可笑 , 不过跟很多人想的不太一样 , 面对清朝这个全新的对手 , 英国即使是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 不熟悉中国的游戏规则 , 也曾有过误判 。以贸易为本市场经济的英国 , 从本国的情势着眼 , 企图以此扼住中国经济的喉管 , 哪里会想到以农业为本自然经济的中国对此基本没有什么反应 。
南京条约中,清朝最关心的一项主权是什么?
在攻陷浙江定海之后 , 英国舰队对中国沿海进行了为期几个月的海上封锁——英国人可能想象不到 , 就算他们不封锁山东、浙江和福建沿海 , 这几个省份的地方官员也已经打算自己封海了 , 海禁是中华帝国应对海上威胁的传统策略 , 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夷”怎么会知道呢 。鸦片战争不仅对暮气沉沉的清朝 , 对当时正在蒸蒸日上的英国也同样是全新的体验 。 可以说 , 我们能从这场战争中学到的东西非常多 。结语每次重读《天朝的崩溃》这本书 , 都会有所收获——我们今天可以肆无忌惮地笑话清朝官员愚昧甚至愚蠢 , 是因为什么呢?参考文献:《天朝的崩溃》茅海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