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中国梦·践行者】扎根无线通信技术研发14年 他为5G新时代“筑路”

_原题为 【中国梦·践行者】扎根无线通信技术研发14年 他为5G新时代“筑路”

筑路|【中国梦·践行者】扎根无线通信技术研发14年 他为5G新时代“筑路”
文章图片
潘桂新和团队完成了多项5G技术创新 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邓勃 实习生 袁咏珊 摄
广东联通5G创新运营办公室团队创建人之一潘桂新扎根无线通信技术研发14年
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李焕坤 实习生 林东苗
近日 , 广东联通携手华为公司 , 率先完成业界首个基于5G室内覆盖场景200M带宽(N78频段)的5G上行增强帧结构特性试点验证 , 实测上行峰值速率超过1.2Gbps 。 其中的研发团队就有潘桂新参与创建的5G创新运营办公室团队 。
“80后”潘桂新 , 扎根无线通信技术研发14年 , 从3GPP无线标准提案到5G技术应用 , 从承接NB-IoT试验到参与组建几十人的5G创新运营团队 , 潘桂新及其所在团队在智慧城市、智慧工厂、教育、医疗等多领域率先试点推广5G技术应用 , 走在行业前列 。 潘桂新表示 , 中国5G技术现在走进了无人区 , 他们将继续奋力摸索 , 为新时代“筑路” , 让5G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中实现赋能 。
【筑路|【中国梦·践行者】扎根无线通信技术研发14年 他为5G新时代“筑路”】需求为驱动 , 做5G应用探索者
简单朴素的办公室、大大小小的仪器、低声轰鸣的机房……走进5G 创新实验室 , 采访人员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高科技场面 。 潘桂新告诉采访人员 , 5G就像一张无形的网 , 虽然看不见 , 但已经开始赋能各行各业 。 “中国已经从3G追赶、4G并跑 , 来到了5G领先的时代 , 在我们面前已经没有成熟的案例可以借鉴研发 。 如何将5G赋能各行各业 , 我认为最核心的一点是:以业界需求为驱动 , 结合最新的技术发展来调整研究方向 。 ”
如何找到需求?“到市场一线”是潘桂新的答案 。 在广东联通联合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湛江公司打造5G智慧钢厂的过程中 , 潘桂新所在团队在现场发现了5G技术在工厂应用中对上行速率的需求 。 该团队联合厂家在保证下行速率不变的情况下 , 提高上行速率以实现5G技术在工厂的应用 。 潘桂新表示 , 加大上行带宽后 , 钢厂很多工作就能由机器人替代 , “比如钢厂的风机是不能停的 , 一直需要有人巡检 , 现在可以通过高清摄像头将风机情况用5G技术回传 , 后台引入分析算法 , 代替人眼检查有无故障、有无隐患 ,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
完成多项创新 , 培养一批5G人才
目前 , 潘桂新所在的5G创新运营办公室已自主研发新产品3类17款 , 并已申请发明专利超20项 , 国际PCT专利三项 , 完成首个基于5G的商用4K、VR/AR等业务试商用 。
潘桂新见证、参与了5G技术应用在广东萌芽、落地并逐步壮大的过程 , 他所在的广东联通5G创新运营办公室也从寥寥几人壮大到几十人 。 潘桂新告诉采访人员 , 2006年他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之后 , 就一直从事无线通信技术研发工作 , 几年前接触到5G技术后 , 就投身到了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当中 。 “我当时认为5G技术和物联网是公司和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 代表最新生产力 , 所以我和团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 ”
在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 , 广东联通完成了“全球首个5G通话”“全国首个多品牌5G终端间互通”“全球首张MEC规模商用网络和发布《5G MEC边缘云平台架构及商用实践白皮书》”等多个全国首次的技术创新 , 潘桂新也参与培养出几十人的专业创新技术团队 , 为5G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 “在工作上 , 我们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 除了手把手教学、定期开展培训 , 还会给团队成员提供实战机会 , 让他们直接跟项目 , 去一线研究市场需求 。 我们也经常和同事沟通交流 , 让大家了解我们研发的技术、产品和方案在社会各行各业落地应用 , 大家就会对自己的工作成果充满自豪感 。 ”
对话
广东环境有利于工匠成长
羊城晚报:广东的环境对工匠的成长有何影响?
潘桂新:广东的环境挺好的 。 我认为工匠精神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队共进” 。 在广东 , 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会鼓励创新 , 同时通过成立创新工作室、工匠工作室 , 评选工匠等让我们积极进取 , 鼓励研究人员坚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 在政策、资金、产业配套上也对创新予以支持 , 非常有利于我们个人能力的成长 。
编辑: 宝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