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王阳明:在更大的格局中看到更远的风景


_本文原题:王阳明:在更大的格局中看到更远的风景

王阳明|王阳明:在更大的格局中看到更远的风景
本文插图
心狭为祸之根 , 心旷为福之门 。
——王阳明《传习录》
“海纳百川 , 有容乃大” 。 大海因其宽阔的胸怀 , 容纳了千万条河流 , 才成全了自身的磅礴和浩瀚 。
【王阳明|王阳明:在更大的格局中看到更远的风景】王阳明认为心胸狭窄是灾祸的根源 , 而心胸开阔则是通往人生幸福之路 。 因为心胸开阔的人能在更大的格局中看到更远的风景 。
心胸开阔的人有着像诗仙李白那样“俱怀逸兴壮思飞 , 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落拓和洒脱 , 他们不拘泥于生活的苟且 , 有着天马行空的想法和瑰丽的梦想 。
他们的心很大 , 不仅仅关心今天的晚饭吃什么菜 , 也抬头仰望星空、热爱文化和大自然 。
他们在脚踏实地的生活中依然初心不改、向往着诗和远方 。

王阳明|王阳明:在更大的格局中看到更远的风景
本文插图
《尚书·君陈》里说“有容 , 德乃大” , 意思是一个人要有宽阔的胸怀 , 德行才能广大 。
心胸开阔的人 , 能容别人所不能容之事 。 他们在聊天讨论的时候 , 遇到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 , 不是拼命争辩 , 试图去说服对方 , 而是能够安静的听完别人的发言 , 不急于打断 , 尊重对方的话语权 。
明代的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则在著作《增广智囊补》中写道:“能容小人 , 方成君子” 。
心胸开阔的人 , 不会过分在意于鸡毛蒜皮的小事 , 不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和生意伙伴争红了眼 , 不和周围的亲人朋友斤斤计较每一件小事的利益得失 , 而是以一种平和自然的心态看待人际关系中的迎来送往 , 从而收获真正的友谊与亲情 。

王阳明|王阳明:在更大的格局中看到更远的风景
本文插图
心胸开阔的人 , 能够原谅他人的过错 , 不会抓住别人的一个小失误不放、大做文章 。
《左传·宣公二年》里面说“吾知所过矣 , 将改之 。 稽首而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 , 善莫大焉” 。 身而为人 , 我们都会犯错误 , 犯错误并不可怕 , 只要我们能够及时醒悟 , 认真改正 , 就值得被理解和被原谅 。
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别 , 很多时候不是取决于智商和财富 , 而是一个人的格局和视野 。

王阳明|王阳明:在更大的格局中看到更远的风景
本文插图
人的一生就好像一座城堡 , 打开你的心就是打开人生这座城堡的大门 。
心胸狭窄的人一辈子都在城堡中画地为牢 。
心胸开阔的人才能从城堡中走出去 , 去拥抱大自然 , 去见识大千世界的精彩 , 在更大的格局中去观赏更远的风景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阳明:人生一世 , 最该看透这5件事

王阳明|王阳明:在更大的格局中看到更远的风景
本文插图
朋友
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 , 只是一个真诚恻怛 , 便是他本体 。
——王阳明
对待朋友 , 最重要的真诚 。
人心换人心 , 你真我才真 。
对待朋友只有拥有一颗真诚之心 , 尽心竭力 , 信守承诺 , 才能换来朋友的信任和温暖 。
一两重的真诚 , 胜过一吨重的小聪明 。
如果对待朋友喜欢虚假伪装 , 不真不实 , 那么长此以往只能独自品尝孤独 。
谁要是算计朋友 , 最终也是算计了自己 。

王阳明|王阳明:在更大的格局中看到更远的风景
本文插图
分页标题
《庄子》曰:真者 , 精诚之至也 , 不精不诚 , 不能动人 。
世界纷繁复杂 , 真诚最是难得 , 真诚带来信任 , 让人感动、温暖 , 踏实 。
在日常生活中 , 真诚的人往往更受人欢迎 。
喜欢耍小聪明的人 , 喜欢说漂亮话的人 , 没法让人信任放心 , 最终会被人们疏远 。
家庭
王阳明少年娶妻 , 老年丧妻 , 在夫妻相处的几十年里 , 相互扶持 , 恩爱和睦 。
更重要的一点是 , 王阳明的妻子无法生育 。
在古代 , 不孝有三 , 无后为大 。
没有后代传承香火是一件天大的事 , 但是王阳明为了妻子 , 没有纳妾 。
他选择过继了一个孩子延续自己的香火 。

王阳明|王阳明:在更大的格局中看到更远的风景
本文插图
家庭贵在和睦 , 和睦贵在两人对彼此忠诚有爱 。
王阳明更是屡次上书 , 要求回家侍奉双亲 。
这是懂得感恩 , 也是一份责任 。
古人常说:齐家治国平天下 。
家庭是一个人事业的基础 , 孝顺父母 , 尊重妻子 , 才能有一个和睦稳定的后方 。
这样的家庭才是温馨的港湾 。
金钱
吾辈用功 , 只求日减 , 不求日增 。 减得一分人欲 , 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 何等轻快洒脱 , 何等简易!
——王阳明
人生的境界是不断减少自己的欲望 , 钱不用太多 , 够用就好 。
很多人忙碌一生 , 丢了亲情、丢了健康 , 到头来只得了一些身外之物 , 这样的人最可悲 。
更可怕的是 , 人一旦陷入欲望的深渊 , 终日将被欲望奴隶 。
嗜欲深者天机浅 , 欲望的大海可以迷失人心 , 迷失本性 , 欲壑难填 , 终究遭遇祸患 。
祸福难料 , 名利转眼成空 , 终日奔波 , 只能失去内心的安宁 。

王阳明|王阳明:在更大的格局中看到更远的风景
本文插图
庄子说:“虚室生白 , 吉祥止止 。 ”
空的房间才能敞亮 , 喜庆的事情才能进来 。
人心亦然 。
人心只有扫除掉这些无谓的欲望 , 把蒙蔽心灵的尘埃扫尽 , 内心才能安宁祥和 。
顺其自然 , 不要把金钱看得太重 , 保持内心的安宁就好 。
事业
王阳明从小立志成圣 , 他坚持了几十年 , 终于龙场悟道 , 得偿所愿 。
他自己说:持志如心痛 。
心里有目标 , 就像心痛一样 , 无暇分心 , 只是坚持向前 。
王阳明一直在倡导知行合一 。
很多事情 , 知道和行动是两码事 , 只有真正付诸实践 , 人才能真正懂得 。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 , 方立得住 , 方能“静亦定 , 动亦定” 。

王阳明|王阳明:在更大的格局中看到更远的风景
本文插图
做事也是修心的法门 , 戒骄戒躁 , 耐住性子把事情一点点协调好 , 本身就是对自己内心的磨砺 。
只有通过不断做事 , 人才能立得住 。
流水不腐 , 户枢不蠹 。
事业是人生的根本 , 持续不断的做事 , 人才能保持活力 , 才能不至于废掉 。
情绪
人在愤怒的时候 , 整个人是不理智的 , 这时候 , 热血上涌很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 , 因为军功卓著 , 遭到小人记恨 , 很多人故意散播谣言 , 对王阳明百般侮辱 。
王阳明却没有发火 , 全当没听见 。
控制自己的情绪 , 纾解自己的怒气 , 是一种修养和智慧 。
他说:心狭为祸之根 , 心旷为福之门 。

王阳明|王阳明:在更大的格局中看到更远的风景
本文插图
心宽是福气 , 心窄了就是祸事 。
人心要往宽处想 , 往好处想 , 不要把那些芝麻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 。分页标题
一旦有了情绪 , 不要积累 , 及时疏解 。
平时看问题要保持中正的立场 , 人慢慢就有一种平和安静的气质 。
一旦无法控制情绪 , 请立刻离场 , 等情绪平复再做打算 , 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
王阳明:修心可以百病不侵 也可以扭转命运

王阳明|王阳明:在更大的格局中看到更远的风景
本文插图
此心光明 , 人生才能光明 。
修好自己这颗心
可以百病不侵
在虔州时 , 陈九川病倒了 。
王阳明说:“关于病这个东西 , 格也很困难 , 你感觉如何?”陈九川说:“功夫的确很难 。 ”
王阳明说:“经常保持快乐、乐观的心情 , 即为功夫 。 ”
可能大家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
两个得相同疾病的人 , 一个人性格开朗 , 另一个人性格忧郁 。
那个性格开朗 , 能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疾病的人 , 肯定比另外一个性格忧郁、遇事悲观的人好得快 。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 , 对于一件相同的事情 , 如果人的心情不同 , 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
即使碰到很困难的事情 , 只要心态积极 , 凡事看到事情的光明面 , 充满乐观的意念 , 大脑处于这种和谐的状态 , 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益的激素 。
相反 , 如果心情忧郁悲观 , 整天哀声叹气 , 处于一种苦闷怨怒的状态 , 大脑受到这种恶性刺激 , 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
所以如果能修养自己的心 , 不论什么事都保持一种乐观开朗的心态 , 就能促使身心处于阴阳平衡 , 从而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年轻的精神 。
王阳明在龙场谪居期间 , 写下了一篇千年传诵的《瘗旅文》 , 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正德四年秋七月初三日 , 有一个从京师来的小官 , 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仆人 , 从龙场路过去上任 , 阴雨天黑 , 投宿于一苗民家 。
没想到 , 第二天中午有人从那条路过来 , 说这个小官已死在路上 。 下午他的儿子又死了 , 第三天连仆人也死在山坡之下 。
听到此讯 , 王阳明悲伤之余 , 命两名童子去把三具尸体埋了 , 并感慨地说:
我早知道你肯定会死 , 因为前两天我隔着篱笆望见你愁容满面 , 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
如果你实在贪恋这五斗米的俸禄 , 就应该高高兴兴地去上任 , 为什么要这么不开心呢?
要知道 , 在遥远的路途中 , 餐风宿露 , 攀越崖壁 , 行走于高山野岭之顶 , 经常是饥渴劳累 , 筋骨疲惫不堪 , 而又有瘴厉之气时时侵扰着身体 , 如果这时又有忧郁哀愁积于内心 , 内外夹攻 , 岂有不死之理?
而我离开故乡来到这里 , 已有两年了 , 同样也经历了瘴毒之气的侵害 , 但却能安然无恙 , 就是因为我始终保持着豁达愉悦之心 , 没有一天是像你这样悲悲切切、忧郁哀愁的 。
正因为王阳明在任何时候 , 都能保持一份愉悦、快乐的心情 , 被贬谪到龙场那个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时 , 跟随他来的仆人都病倒了 , 唯独他一个人无事 , 这正证明了拥有好心情的重要性 。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经历 , 与王阳明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
他被元军俘虏后 , 经受了三年非人的关押生活 , 始终刚毅不屈 , 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正气歌》 。
在《正气歌》中 , 文天祥说:
我被关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 , 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春天 , 里面也像夜晚一样黑暗 。
连牛马也一起关在这里 , 我吃的也是像给鸡、鸟所吃的粗劣不堪的食物 。
一到下雨或有霜露的时节 , 牢房里就四处漏水 , 地上被冲出道道沟沟坎坎 。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 , 寒来暑往 , 说也奇怪 , 我居然什么病也没有生 。
这其中哪有什么技巧 , 只不过是我身怀浩然正气 , 各种病邪怎能侵袭我的身心呢 。分页标题
可见 , 心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巨大 , 有时甚至关乎生死 。
所以要想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 , 关键就在于如何引导和掌握自己的心境 。
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 , 竞争空前激烈 , 人们的内心普遍受到各种压力的侵扰 , 压力大到一定程度 , 就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
这种情况下 , 就需要我们及时对自己的身心状态进行调整 。
修好自己这颗心
可以扭转命运
王阳明针对练习书法曾说:“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 , 此心精明 , 字好亦在其中矣 。 ”
古人不论什么事情 , 随时都在心上学习 , 等到心精明透彻了 , 字自然也就写得好了 。
这种方法他总结为八个字:凝思静虑 , 拟形于心 。
这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大秘密: 你心中的所思所想而形成的心理图像 , 会将与之相应的事物吸引过来 。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 , 虽然无数坎坷 , 历经磨难 , 但令人惊奇的是 , 每当面临危机的关键时刻 , 总有贵人出现 , 机遇也总在那看似无望的时候到来 。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 就是他在有意无意中运用了这个方法 。
因为无论在怎样困难的环境里 , 王阳明都能很快调整自己的心境 , 尽量 保持在一种淡定、愉悦、快乐的状态中 。
在这种状态里 , 呈现在他心中的心理图像 , 必然是积极向上的 , 既有对人生的美好追求 , 也有对事业的热切期待 。
精神如此专注在美好而光明的境界上 , 自然就能将美好而光明的东西吸引过来 。
假如一个人过多地关注那些负面事物 , 就会把一些负面因素留在自己的心里 , 甚至深深地刻印在潜意识中 。
这时 , 他心中对自己的期待 , 就会有意无意地停留在那些消极的层面上 。
比如借了别人一笔钱 , 他往往会这样想:“生活真艰难 , 我什么时候才能挣到这笔钱好尽快还给人家呢?”
心里总有一种忧虑、焦急的想法 , 这样脑海里浮现出的必然是生活艰难、钱很难挣到的心理图像 。
他大部分的注意力和生命能量都集中在这些负面想法上 , 自然就把与之相应的东西吸引过来 。
所以 , 我们要想在人生中获得幸福 , 就得 “凝思静虑 , 拟形于心” , 让自己的心灵安静下来 , 在脑海中经常想象自己所希望的美好、幸福的事情 , 让它形成一幅稳定、生动的心理图像 , 发挥主导作用 。
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那些有价值的事情上 , 这样才可能达到成功 。
修好自己这颗心
需要高度自律
王阳明说:“日间工夫 , 觉纷扰则静坐 , 觉懒看书则且看书 , 是亦因病而药 。 ”
白天做功夫觉得烦扰 , 就静坐;如果懒得看书 , 就去看书;这是对症下药 。
他告诉我们 , 修心的要点 , 在于做到克己自制 , 有一种自律的精神 。
要做到克己自律 , 关键在于每天去做一点自己心里并不愿意做、但对自己有益的事情 , 以此来磨砺、调控自己的心性 。
换句话说 , 就是要 经常强迫自己进入状态 。
这样 , 你便不会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义务而感到痛苦 。
久而久之 , 这种自律行为就变成习惯 , 主宰着你的行为 。
也许有人不赞同做事要强迫自己的说法和做法 , 而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一种愉悦、欢快的心情去学习、读书、做事 , 以为这样才符合心理学及大脑思维的规律 。
因为 据研究 , 人类的大脑只有在愉悦、快乐的状态下才能最好地发挥作用 。
但世间哪有那么多心甘情愿和心情愉悦的事?
除非是好逸恶劳 , 娱乐享受 。
越有用的事情做起来越不舒服 。
所以要考虑人性的弱点 , 对此王阳明和曾国藩都主张:咬牙做去!
人是一种十分矛盾的动物 , 强大的惰性与巨大的潜力在体内共存 , 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 , 人就会变得十分懒散 , 做事拖拖拉拉 , 得过且过 , 十足一个平庸之辈 。分页标题
而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和强迫之后 , 不断朝向一个目标努力 , 人的潜力才会被激发出来 , 显现出不同于常人的地方 。
可以说 , 世上的许多事情都是被逼出来的 , 人必须强迫自己 , 才能将自身潜在的才华和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
一切的伟人和成功的人 , 都是对自己够狠的人 。
人都有习气 , 蒙蔽了自己的心 , 习气和蒙蔽越重 , 强迫自己就越艰难 。
但别无他法 ,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功夫 , 在一次次强迫的磨砺中 , 慢慢清除掉自己的坏习气 , 才能恢复心的本来光明 。
这就是王阳明为我们指出的路 。
所以 , 凡事多强迫自己 , 能获得意想不到的修为和成功 。
修好自己这颗心
需要减压心灵
王阳明说:“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 。 ”
读书作文 , 怎么能牵累人呢?人其实是被自己的计较得失牵累了 。
这句话道出了人之所以活得累的根本原因——精神的内耗 。
这内耗则来自内心对得失的计较 。
比如你做一件重要的事 , 会希望做的好、害怕做不好 , 会思虑做得好会怎样、做不好会怎样 , 这就是计较 , 内耗也就开始了 。
焦虑也是如此产生的 。
在这种状态下 , 必然会在那里患得患失 , 杂念丛生 , 而不能进入全神贯注的高效状态 。
表面上他很努力 , 其实根本无法做到真正的投入 , 效率很低 , 当然就不会有好的成绩和效果 。
怎么应对?王阳明告诉我们 , 只要心灵提升到一定境界 , 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 就不会给心造成牵累;即使有了牵累 , 也容易察觉并去掉 。
比如读书的时候 , 知道有强记的心不对 , 就去掉它;知道有求快的心不对 , 就去掉它;知道有争强斗胜的心不对 , 就去掉它……
如此一来 , 就是一个完全没有自我计较、纯为天理的心 。
所以 ,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更高一些的目标与追求 , 这样心灵就能从眼前的事情中脱身出来 , 立于更深、站在更高去看待这件事情 , 也就不再有那么多的计较了 。
这样就能做许多事而不为其所累 。
这是怎样一种心灵境界呢?
王阳明说:“圣人之心如明镜 , 只是一个明 , 则随感而应 , 无物不照 。 未有已往之形尚在 , 未照之形先具者 。 ”
圣人的心就像明镜 , 清清明明 , 任何事物来了都可以照见 , 等它们去了也不留下任何痕迹 。
庄子也曾说过一样的话:“至人之用心若镜 , 不将不迎 , 应而不藏 。 ”
心灵只有如此 , 才能在处理各种事务时悠游自如 , 从容不迫 , 应变无穷 。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 ,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 , 我们尤其需要这种“心如明镜”的状态 , 才能生活得更轻松快乐一点 。
今天的人都追求快 , 古人则说:欲速则不达 。
尽管我们想快 , 但心理急躁 , 就会失去冷静、从容处理事情的能力 , 就会感到艰难和痛苦 , 就会以更糟的心情来对待生活 , 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
其实我们的心灵本来有着惊人的能力和智慧 , 在没有外物干扰、宁静平和的状态下 , 能以更高的效率、更正确的方式来应对所遇到的一切事情 。
如何才能拥有这种状态呢?答案就是一个字:闲 。
白岩松说:“发呆 , 喝茶 , 看四季变化 , 都被认为是无用的事 , 都不做 。
那有用的事如何提升呢?大家有创意的时间吗?
一有空就掏出手机 , 时间立刻被填补 , 手机拿走了人们的无聊 , 也拿走了伴随着无聊的伟大创意 。 我的很多想法都是在喝茶发呆时想出来的 , 相反忙碌的时候没有想出来 。 ”
闲有两种 , 一种是人闲心也闲 , 给自己一些时间 , 从繁忙中脱身出来;一种是人忙心不忙 , 这是需要靠人的闲去养 , 和在觉察克制中去修的 。
无论哪种 , 其实对我们做事都更有利 。分页标题
这也是庄子说的:无用之用 , 方为大用 。
不要像一个美国社会学家所说的: 中国人活得太累了 , 他们的人生只有两个词 , 成功和拼搏……
我很奇怪 , 他们连快乐都感受不到 , 却想追求幸福 。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 , 破心中贼难 。 ”
如果你觉得诸事不顺 , 疲惫不堪 , 身体也越来越差 , 却成绩甚微 , 也许你该将眼光投向自己的内心 , 去检索心内的陋习 , 跨越自己的心坎 。
若能把心中之贼破掉 , 学业、家业、事业就会改观 , 人生问题就能釜底抽薪地解决掉 。
☆ 【红馆】致力于 “ 好文 ” 推送 , 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 , 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 。 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 若涉及版权问题 , 烦请留言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