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华盛昌:科技战疫的深圳力量
进入封闭小区时 , “滴”的一声 , 就接受了非接触式的体温测量;在人流较大的车站、商场门口 , 走过一个“摄像头”或者“安检门” , 几乎不用停留 , 体温已经测量完毕……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 , 这些场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细节 。 科技的力量 , 润物细无声地护卫着人们的安全 。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中 , 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盛昌”)研发和生产的红外人体测温仪、红外热成像仪等 , 远销海内外 , 成为世界各地抗疫“利器” 。 让体温筛查快一些 , 再快一些;让监测精度准一些 , 再准一些;让生产供应多一些 , 再多一些……疫情期间 , 华盛昌与时间赛跑 , 在全球战疫的一线彰显着深圳力量、中国担当!
一场硬仗 , 全面检验公司积淀
2020年的春节 , 对于华盛昌公司的员工来说 , 只有一个关键词——忙碌 。
万家团聚的时刻 ,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变得严峻起来 。 “防疫离不开我们” , 几乎一过完除夕 , 公司主要团队就第一时间回到了工作岗位 。 华盛昌上下意识到:要打一场硬仗了 。
“打仗”遇到的第一个困难 , 是“粮草不足” 。 当时正逢春节放假 , 大部分员工已经返回老家 , 其中还有不少没办法返岗的湖北员工 。 一边是防疫形势日益严峻 , 对测温仪需求日益猛增;一边是公司人手严重不足 , 能回到生产一线的工人不到一半……更让人头疼的是 , 供应链上游产能不足 , 更有甚者“坐地起价” 。 除此之外 , 华盛昌此前测温仪业务占比不高 , 故模具非常有限 , 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
华盛昌的核心团队像“救火队员”一般 , 协调供应商、紧急招工人、迅速提产能……2月 , 华盛昌生产的测温仪只能满足20%的需求;但到了3月 , 就能满足80% 。 据悉 , 当时很多企业还在为复工复产发愁 , 而华盛昌反应快、动作快 , 在很多环节上都跑在了前面 。 加上在业界多年积累下来的口碑 , 华盛昌的生产渐入正轨 。
回想起那段时间的焦头烂额 , 公司很多员工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经过这样的淬炼 , 华盛昌的供应链、生产链、销售链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 公司建立了一个复工复产的群 , 大家心往一起想 , 劲往一处使 。 除了保障测温仪的供应 , 其他产品的生产也不能耽误 。 到了5月 , 测温仪产能大大提升 。 战疫就是一场硬仗 , 检验出了公司“召之即来 , 来之能战”的“含金量” 。
科研攻关 , 不断满足防疫需要
疫情不仅吹响了生产的号角 , 更为华盛昌的科研攻关踩下了“加速器” 。
随着复工复产 , 疫情的防控进入新阶段 , 对于人流密集场所的体温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传统的体温计一对一测量耗时较长 , 特别是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港口、医院、学校及大型企业 , 如何监测更是难点 。 察觉到这一难题 , 华盛昌的技术团队开始了紧急研发 。 公司的热成像团队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检测原理 , 研发出新款“升级版”红外热成像仪 , 将被测目标各部位的表面温度在热像图中以颜色进行区分 , 自动捕获高低温 , 从而快速、方便地进行疫情排查 。 很多城市的高铁站、地铁站、汽车站、医院、学校等大客流处都安装了华盛昌红外热成像仪DT-9875Y、DT-9897Y、DT-980Y/982Y等温度监测设备 , 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发挥重要作用 。
他们还将红外测温功能、人脸识别功能等融入一体 , 生产出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 , 不仅可以1秒内自动完成远距离、非接触体温测量 , 还能支持各种情况下的人脸识别、自动记录、分析统计数据 。 同时系统加上数据分析和考勤功能 ,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 疫情防控都会是主题 , 这款仪器可以作为大企业的门禁 , 大大提升出入效率 。
防疫就是一根“指挥棒” , 指向哪里 , 华盛昌科技攻关的矛头就转向哪里 。 据了解 , 华盛昌的红外热成像仪已经有了更精密、更实用的“升级版” 。 华盛昌发挥测量方面的强项 , 研发了一款带人脸识别的全自动红外热成像测温告警系统仪器AI-2031 , 这款产品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人体测温 , 全自动探测发热人群 , 自动报警并拍照留存 , 标配黑体实时校准温度 , 能为人流大的交通枢纽、商场超市、工厂园区等提供更准确、高效的体温监测 。 分页标题
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 更完备的功能配置 , 华盛昌的产品既有高大上的科技含量 , 也从接地气的实际需求出发 。 据了解 , 美国一个有多家连锁店的大型商场 , 因为疫情防控紧急需要热成像测温仪 。 但是 , 在国外高端市场 , 这样一台仪器需要十几万美元 , 这是商场无法承受的 。 华盛昌的仪器功能齐全 , 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 而一台只要五六百美元 , 大大节省了成本 。 在全球防疫的一线 , 华盛昌的产品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
变“危”为“机” , 苦练内功再写新篇
毋庸讳言 , 此次疫情成为很多企业的“危” , 却成了华盛昌的“机” 。 因为业务量大增 , 根据业绩预告 , 今年上半年 , 华盛昌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长 。 4月 , 公司顺利上市 , 此后又借着战疫的题材一路高歌 。 有人说 , 华盛昌是“运气好” 。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 , 机会只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
生产测温仪的“良机”对于华盛昌来说 , 是“天上掉馅饼”吗?不 , 为了这一天 , 他们准备了超过20年 。
1998年 , 华盛昌去国外参展 , 公司员工第一次看到了红外测温仪 , 当时觉得很有市场前景 , 就开始投入研发 。 华盛昌第一代非接触红外测温仪 , 是从0到1的一个技术创新与应用的突破 , 突破了多重技术障碍 , 经过上千次的临床数据测试 , 模拟多种测量应用场景……最终产品成功上市 , 实现了批量生产 , 并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 。 随后 , 华盛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 对红外测温仪进行临床试验 , 建立了一套成熟的算法对应的实际关系 , 能够准确反映额温和实际体温的关系 , 做到了正负0.2度的误差空间 , 成为行业的标杆 。 华盛昌还积极参与了《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国家标准的起草 。 2009年 , 华盛昌DT-8806H型号成功拿下美国FDA认证 。 二十余载磨一剑 , 经过多次的技术研发和提升 , 才有了华盛昌此次在战疫生产一线的华丽绽放 。
华盛昌上下有一个共识——疫情带来的红利早晚会过去 。 后疫情时代 , 华盛昌提出依然要加强技术研发 , 提升产品水平 , 要不断向世界顶级的产品发起冲击 , 希望能跟世界知名品牌媲美 。 同时 , 公司在健康、环保、安全等领域也会加强布局 , 让产品不断提升竞争力 。 华盛昌今年在全球战疫中的成就和贡献让企业愈发坚信 , 厚积才能薄发 。 要爱惜羽毛 , 要不断精进 , 才有“一飞冲天”的底气和实力 。
华盛昌的远景和抱负——
做一个“有价值”的企业
2020年4月15日 , 华盛昌在深交所上市 , 12天内出现8次涨停 , 备受市场关注 。 借上市东风 , 华盛昌的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 但在华盛昌董事长兼总经理袁剑敏的眼中 , 资本市场的叱咤风云终会归于平淡 , 踏踏实实的付出才能行稳致远 。 就像在疫情防护过程中一个个不起眼的测温仪 , 无声却可靠 , 将一件事做到极致……
那么 , 在袁剑敏的蓝图中 , 他希望华盛昌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有价值”——他给出了一个心中酝酿已久的答案!
对客户有价值
经过此次疫情 , 华盛昌愈发认识到 , 客户对公司的认可建立在公司对客户的价值上 。 做生意有很多“秘笈” , 但最重要的终极要义之一就是诚信 。
要对客户“有价值” , 就要求华盛昌通过不断的自主研发和创新 , 生产出物美价廉、高性价比的产品 。 自成立以来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 , 持续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技术突破性的创新产品 。 有一个小小的例子——华盛昌最早注意到 , 万用表有时候要在比较黑暗的地方使用 , 所以他们尝试在万用表上加一个LED灯 , 将万用表和手电筒结合起来 。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创新 , 却能解决检测检修时使用环境复杂、看不到字难操作的痛点 。 华盛昌在1993年的时候就开发出了这个产品 , 还申请了专利 , 现在万用表带背光已经成为行业的普遍做法 。 分页标题
在与Flir、Ridge、 HT、C.A等全球知名客户的长期合作中 , 华盛昌对测量测试应用场景的理解不断加深 , 形成了丰富的产品设计和开发经验 , 能够为多样化、专业化的精确测量测试需求进行定制化、一站式的产品开发和生产 , 特别是通过移动化、便捷化的产品设计 , 极大地丰富了测量测试技术的应用领域 。
对社会有价值
6月30日 , 在深圳市南山区举行的“2020广东扶贫济困日系列活动”上 , 华盛昌捐赠了50万元物资及50万元款项 , 合计捐赠价值为100万元 。 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 , 没有花样繁多的炒作 , 低调的华盛昌只拿到了一张朴素的捐赠书 , 但对公司而言 , 这就是一张沉甸甸的“奖状” 。
作为抗疫尖兵 , 华盛昌对社会的价值不只体现在热心公益上 , 更体现在专业领域的贡献 。 2月7日 , 复工复产在即 , 深圳面临上千万人返深的巨大考验 , 全市各级政府、各单位急需红外体温检测仪 。 华盛昌主动联系了深圳市红十字会和深圳市南山区慈善会 , 各捐献了200台红外人体测温仪 , 由深圳市统筹安排发放 , 定向支持深圳各医院发热门诊和抗疫相关单位 , 为部分急缺疫情防控物资的单位解决了燃眉之急 。
截至2019年底 , 华盛昌已获得207项专利 , 成为《医用环境空气净化器》 《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等多项标准的参编单位之一 。 公司自主开发的多系列产品凭借高精度、高可靠性、便捷使用、强环境适应性等特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
目前 , 华盛昌已经开发了红外热像仪、颗粒物PM2.5空气质量检测仪、激光测距仪、非接触式人体测温仪、工业红外测温仪、数字万用表、数字钳形表、电力测试器、照度计、噪音计、风速计、气体检测仪、酒精测试仪、甲醛测试仪、涂镀层测厚仪、工业内窥镜、差压计和多功能测试仪器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 。 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电力、暖通制冷、消防、石油化工、冶炼、电子制造、轨道交通、环境治理等专业领域 。 “工欲善其事 , 必先利其器” , 在多个领域 , 华盛昌正在兑现着自己让“工具”更“锋利”的承诺 。
对国家有价值
华盛昌是做对外贸易起家的 。 至今 , 华盛昌超过9成的业务都在海外 。 因为测量测试仪器仪表行业在国外成熟较早 , 有些欧美名企已经有上百年的积淀 , 市场品牌认可度非常高 , 所以 , 华盛昌出口的产品大多以ODM的方式销售 。 但是 , 经过多年的积累 , 随着公司的上市 , 华盛昌希望能成为测量测试仪器仪表行业的一张“中国名片” 。
近些年 , 华盛昌逐渐加大了在国外市场推广自主品牌的力度 , 积极培育自主品牌市场 , 在俄罗斯、印度、土耳其等新兴市场 , 公司直接销售推广其自主品牌“CEM”产品 。 在中央电视台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制作的《大国重器》节目中 , 在沙特阿拉伯吉赞经济城的工程讲解人员就使用了华盛昌出产的风速测试仪和专业数字万用表进行测量和展示 。
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家居快速发展的浪潮中 , 华盛昌也紧跟时代脚步 , 加快了在软件和数据库开发、数据分析处理、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开拓和应用 , 形成了一系列网络化、智能化的综合监测服务方案 。 公司搭建了由智能测量仪器仪表终端、用户互动 APP 和综合云服务组成的“CEM 云智慧测量监测体系” , 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
“提升国际竞争力 , 打造中国的知名品牌 , 这也是我们谋求上市的一个原因 。 希望在资本的运作和加持下 , 华盛昌能实现这一目标 。 ”华盛昌管理层表示 , 公司多年开辟“海外航线”已知水深水浅 , 现在就是要以自主研发为舵 , 以质量诚信为帆 , 令中国品牌扬帆出海 , 劈波斩浪 。
公司里居然“藏着”高水平实验室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 人们对环境的空气质量的关注和要求越来越高 。 如何精确测量空气中各种污染物成分 , 成为了仪器仪表行业公司的一大课题 。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 , 华盛昌在公司里建了一个实验室!分页标题
华盛昌智能空气质量实验室位于南山区西丽白芒村百旺信工业区 , 占地面积530平方米 , 总建筑面积470平方米 , 于2017年4月1日开始投入使用 , 配备气相色谱仪、热解析仪、粒子计数器、TVOC直测仪、甲醛直测仪、空气采样器等大中型检测仪器设备 。 实验室有独立的体系文件 , 有专业的实验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 在2019年2月21日正式获得了CNAS认可证书 。
华盛昌智能空气质量实验室不仅是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点投入项目 , 也是深圳市的重点关注项目 。 空气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既要满足当下市场对高精度检测和智能控制的需求 , 同时要作为空气质量的分级评价标准、空气质量检测行业研发新的检测设备的重要参考指标和重点服务方向 , 为当下迅猛发展的互联网领域提供新的可应用技术、扩展智能硬件设备的服务内容 。
华盛昌智能空气质量实验室的研究领域面向三个方向:一是面向产业 , 开展理论研究 , 承接国家及地方政府智能型空气质量控制技术产业相关科研项目 , 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二是面向企业 , 提供产业规划、资源整合、智能化控制系统集成的专题调研和企划服务等 , 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面向市场 , 推进产业实践 , 进行产品研发、标准研制等 , 逐步融入智能型空气质量控制技术产业市场 , 推进智能型空气质量控制技术的进步 。
实验室自建立以来 , 致力于承担室内环境卫生净化行业的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 , 主要包括中国轻工业行业标准《医用环境空气净化器》、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团体标准《婴幼儿室内空气质量分级》、《过滤式空气净化器颗粒物净化性能分级》、《电动防霾口罩》等多项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研制 。
(责任编辑:冉笑宇 )
- 薄云|华工科技精密事业群与薄云咨询共同召开变革项目启动会
- 药方|美国经济笔记 | 美两党开出经济“药方”能否救急
- 科技|TCL 科技上半年净利润 12 亿 以 10.8 亿美元收购苏州三星 8.5 代线
- 古都正|中国千年古都正在崛起“硬科技”
- 小米科技|外媒曝光:小米新奇想专利让超广角拍摄不失真
- 职场女性|巾帼不让须眉:科技界又多了一位女掌门
- 行业互联网|大华股份与大连量天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金融科技新成果集中“上新”服贸会,150家金融机构携手亮相
- IT新经济|长电科技刚扭亏为盈,却遭遇诉讼,散户是去还是留?
- 科技创新|2020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9月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