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供|“一瓶2015年的名酒115000元”揭开专供名酒真面目:八成是假货、九成为送礼
_本文原题是:“2015年的,115000元”!揭开“专特供”名酒真面目:八成是假货、九成为送礼
“一瓶2015年的专供名酒,115000元 。”采访人员近期发现,多家网络平台上有卖家经营“专特供”名酒 。
早在2013年,国家多部门就对“利用互联网销售滥用‘特供’‘专供’等标识商品”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并明确发文“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 。
这些所谓的“专特供”名酒是真的吗?货从何来?怎样交易?新华社采访人员就此展开调查 。
暗语揽客、看图选货、网络交易
“某品牌名酒,2016年,53度,500毫升,6瓶,83000元 。”采访人员在某网络拍卖平台上见到,这款酒起拍价比同款商品市价高出数倍,还标有拼音字母暗语 。
“拍品上的暗语字样,是一处知名建筑的缩写,卖家以此暗示该拍品为‘专特供’品,所以价格昂贵 。”经业内人士指点,采访人员发现,常见的揽客暗语均是在暗示商品的“专特供”属性 。业内人士称,“这是为了避开网络平台技术监管 。”
采访人员还发现,在很多网络二手交易平台上,一些卖家在用暗语揽客之后就会通过私信发送商品图片供买家选择 。采访人员收到的图片上,是多款带有鲜明专特供标识的名酒酒瓶,样式不少 。
为避责任搞假拍卖
采访人员注意到,此类酒品卖家大多数采取打着“拍卖”幌子搞直售的方法 。
“这款专供名酒直接购买4700元每瓶,确定需要的话,我们为你做个专用链接 。”随后这名店铺客服专为采访人员发来链接,起拍价4700元、出价5分钟即可完成竞拍,与直售无异 。其他平台上也有此类情况 。
业内人士透露,卖家这种操作旨在逃避对酒品质量与消费者权利承担法律责任 。某拍卖平台上的拍品下有这样的提示:拍品介绍均由店铺自行发布并上传,“7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为卖家可选服务,不强制送拍机构提供 。还有一些卖家在店铺介绍中提出,店铺出售的商品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经售出,不予退换 。
真是“专特供”名酒吗?
据中国收藏家协会烟酒茶艺收藏委员会副会长陈凯铭介绍,有些所谓“专特供”名酒是过去产物,2012年后已对此严查严禁 。
“现在的真品大多是当时残存的一小部分 。”陈年老酒鉴定专家、国家一级品酒师刘海向采访人员透露,据他的经验,从网店流通入手的此类酒品八成都是假的,且“专门造假的情况很普遍” 。
采访人员从一名“高仿”名酒定制销售人员处得知,当前制作假“专特供”名酒需求“挺旺盛”,他们有专门的流水线和模式满足客户需求 。“我们用正宗的基酒,还会加入正品酒,保证有正品味道,外行喝不出来 。”
另外卖家还告诉采访人员,6瓶一箱的假特供某品牌名酒价格从2000元至5500元价格不等,价格越贵的品相越真 。“芯片是真的芯片”“包装都非常的贵,比普通的酒贵几倍”“也有800元一箱的,但防伪过不了关,只能过手机NFC(近场通讯)验证,酒精也比较次 。”这位卖家还强调“基本上找我的都是买假的” 。
陈凯铭告诉采访人员,个别地方存在制售假“专特供酒”产业链,花点钱就能买整套包装,包括酒瓶、酒盒、防伪码全套产品,灌装什么酒都可以 。
五粮液有关负责人表示,自白酒标签禁用“特供”“专用”字样以来,五粮液严格落实要求,不再生产或授权生产“专特供”酒,近年也再未对外销售过此类酒 。
多名卖家告诉采访人员,购买者当中的一大部分是为了“送礼” 。
“时常有人买,90%都是拿去送礼 。”有卖家告诉采访人员 。
对于如何鉴定酒品真假的问题,陈凯铭、刘海等多名专家均表示目前并无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专门技术手段 。
卖家则大多并不担心真假问题 。“你见过人家收了礼敢拎着一箱酒去验真假吗?”一名卖家问 。
酒可能假但责任必须真
多名专家均表示,不少所谓“专特供”名酒仅是“打个名头”“名实不副”,有的甚至质量低劣 。分页标题
“以标榜‘专特供’为荣,背后是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纪委办副主任王旭教授建议,各级监察委可将此类现象纳入日常监督重点,通过巡视巡查、信访处理等发现线索,加强对公职人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问责追责,消除特权思想、警惕奢靡之风、防止利益输送 。
对用“假拍卖”逃避责任的手法,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表示,虽然拍卖法规定了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但在声明不免责的同时进行虚假宣传同样不合法,应承担法律责任 。他还强调,卖家不能自我免除法定义务,其对所售产品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变 。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艳东认为,部分商家在网络平台销售法规政策禁止售卖的物品且涉嫌虚假宣传、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监管部门可对其处以行政处罚 。网络平台则应采取更积极的技术手段,对“暗语交易”实施监管,真正尽到合理审核义务 。
【特供|“一瓶2015年的名酒115000元”揭开专供名酒真面目:八成是假货、九成为送礼】中国酒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酒类产品尤其是高端酒类产品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尽可能选择正规购买渠道,避免买到假货,维权困难 。此外,酒类行业也要加强规范管理,一旦发现存在制假售假现象,要及时向相关管理部门反映、举报 。
- |卖石油不如打酱油?海天味业市值远超中石化
- iPhone|微信禁令恰逢苹果发布会,95%用户放弃iPhone!库克:做中国特供
- 卫辉|曾经特供朝廷的卫辉桃如今成农民致富的“金果子”
- 通知书|“最接地气”录取通知书来了 打开看到一瓶“泥土”
- 扬子晚报|货车司机喝一瓶啤酒 被拘15日、罚5000、禁驾5年
- 基金|爆款基金延续牛市辉煌,募集规模再创记录,几大特征有别于2015年
- 中年|一瓶矿泉水有多赚钱?中国“水王之争”:宗庆后与钟睒睒的爱恨情仇
- 通知书|扬州大学农学院录取通知书送一瓶土
- 农学院|扬州大学农学院录取通知书送一瓶土,新生:太接地气了
- 中新网|“一瓶酱油”赢了“一桶油”!厨房里的它们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