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加力 发展加速(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按照“系统改革、集成创新”原则,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一系列改革有序推进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开展金融创新试验……今年以来,临港新片区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制度创新协同发力,确保了“热度不减、势头不减、改革力度不减”,区域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
一年前的8月20日,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成立 。一年间,按照“系统改革、集成创新”原则,临港新片区一系列改革有序推进 。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介绍,今年以来,临港新片区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制度创新协同发力,确保了“热度不减、势头不减、改革力度不减”,区域发展跑出了加速度:从总体方案中分解出的78项政策和制度创新任务完成过半,已落地45项,另有22项已形成方案 。
致力形成更加高效公平、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无人干预自动办理”,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事项每项业务从原先的至少跑一次、提交3份材料、办理7天、审核10多项信息,压缩到目前零跑动、在线提交1份材料,全程仅需5分钟,实现自动审批办结 。前不久,进平科技新能源项目从签约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时4个月,临港新片区再一次刷新了服务速度 。
不仅如此,临港新片区全力推进审批流程再造,提出了26条涉及政府和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的审改措施,推出“容缺后补”“区域评估”“多评合一”等新流程 。通过一系列流程再造,投资项目的进程大大加快 。
据了解,临港新片区地跨上海浦东新区、奉贤区两个行政区 。此前,临港新片区内市场主体营业执照由浦东新区、奉贤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分别承担审核工作 。今年3月,新组建的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原有的跨区行政职能进行整合,为区内企业开展活动、申请政策提供了便利 。
【创新加力 发展加速(经济聚焦)】朱芝松介绍,截至目前,临港新片区全面推进51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其中1项审批改备案,22项实行告知承诺,28项优化服务方式 。
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资源要素正加速集聚 。一年间,新落户临港新片区的企业达15115家,签约项目358个,总投资2713.63亿元 。外商到临港新片区投资尤为踊跃,自揭牌至6月底,共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60家,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占比70% 。
聚焦高标准目标,建设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 
车行至东海大桥前,一排拱形的大字引人注目: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 。这是全国15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也是代表临港新片区高标准贸易自由的区域 。2020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 。5月12日,一期封关,5月16日正式挂牌 。
采访人员了解到,特殊综合保税区有着特殊的发展目标:进一步集聚跨境贸易、高端航运、国际供应链管理、国际高端制造及相关服务业等创新型高附加值产业 。
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是衡量国际枢纽港口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临港新片区针对上海远洋航线集中在洋山港、近洋航线集中在外高桥港口的现状,会同上海海关等监管部门,积极突破跨关区中转难题,增强全球枢纽港国际中转集拼枢纽功能 。
为此,上海海关批准上海深水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设立国际转运集拼监管中心,对集拼货物实行闭合式、信息化、集约化管理,完成了国际中转集拼的海运舱单模式下的全流程试单操作,并多次提速试单,通关效率和便利化程度均大幅提升 。
为支持区内高标准贸易,海关总署制定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监管办法、支持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取消不必要的贸易监管许可和程序 。同时,依托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形成精准智能无感的电子围网监管体系 。
揭牌至今,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新注册项目163个,注册资本金98.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个,正在推进项目123个,预计投资金额151.3亿元 。分页标题
聚焦资金便利收付,开展金融创新试验 
短短一年间,临港新片区的金融领域探索成果不断 。
今年5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会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和上海市金融工作局联合发布“金融50条”,支持在临港新片区开展各类金融创新试验 。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项 。
中船海洋动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中船集团唯一一家对外提供售后服务保障的平台企业,服务贸易跨境收支笔数较多且结算频繁,对跨境收支简化单据审核需求迫切 。浦发银行通过尽职调查将该企业列为优质企业后,企业无需事前提交单据,即可办理服务贸易项下跨境收付业务 。
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与原先相比,省去了事前准备资料、银行审核等环节,时间节约了1个工作日,大大提升了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的效率 。政策的利好让客户愈发感慨临港新片区金融业务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 。
浦发银行董事长郑杨谈道,临港新片区正给金融业的发展带来机会,借助临港新片区金融先行先试改革试点政策,各类金融机构正加强金融产品创新,为一大批要素市场提供优质服务,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加快创新步伐 。
因为金融创新力度不断加大,一批金融机构向临港新片区集聚,总规模2000亿元的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已在临港新片区落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