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鸭田稻钱景好 养肉鸡“孵金蛋”


扶贫|鸭田稻钱景好 养肉鸡“孵金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村民在稻田内忙活 。本报采访人员 李毅摄
本报讯(钱玺勇 见习采访人员 杨亚宁 采访人员 郝欣)延寿县六团镇东安村 , 是个距离延寿县城较远的贫困山村 , 近些年 , 每次走进村子都会发现让人眼前一亮的小惊喜、新变化 。凭借着“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 , 这个昔日“穷旮旯” , 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样板村 。
打出“东安标”
稻米“不愁卖”
东安村贫困户张万海去年刚刚加入到东安村爱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 按他自己的话说 , 加入合作社 , 兜里有钱 , 心里有底 。东安村爱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6月 , 经过几年发展 , 合作社入社土地面积增加到2000多亩 。依托当地水稻种植资源优势 , 合作社大力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 带领众多贫困户走上共同致富道路 。同时 , 合作社与东安村鸭稻米种植基地共同注册了“东安泉”商标 , “鸭稻米”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 , 到去年底已带动20多户贫困户增收 , 每户获得收益超过1000元 。
【扶贫|鸭田稻钱景好 养肉鸡“孵金蛋”】东安村党支部书记安爱学说:“鸭稻米是东安村走出去的名牌产品 , 也是帮助村民脱贫增收的法宝 。”
畜禽养殖规模化
有效降低高风险
距东安村鸭稻米种植基地不远 , 一排排蓝顶白墙的现代化鸡舍映入眼帘 , 这是东安村肉鸡养殖基地 。经过两年发展 , 肉鸡养殖已成为村里一项重要脱贫增收产业 。
今年66岁的贫困户侯荣平因为干活勤快 , 手脚麻利 , 被村里人称为“侯大手” 。家里的稻田流转给了合作社 , “侯大手”到肉鸡养殖基地务工 。“我干活不惜力 , 烧锅炉、清理鸡舍我都能干 , 基地按月给我开工资 , 一个月3000元 , 早就脱贫摘了帽 , 我能不好好干嘛!”聊起村里搞起肉鸡养殖 , “侯大手”赞不绝口 。
“咱们村的肉鸡养殖基地由村集体提供土地 , 由延寿县的肉鸡养殖龙头企业—延大牧业出资 , 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建设4栋标准化肉鸡养殖小区 , 建成后产权归村集体所有 , 由企业和村委会一次签订30年运营协议 , 每年给村里租金30万元 。”安爱学说 , 基地年出栏肉鸡90万羽 , 不但企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了 , 全村贫困户更直接受益 。
六团镇党委书记孙继成表示 , “农户抱团+合作社带动+龙头企业引领”的精准扶贫模式是东安村“逆袭”的秘诀 , “企业+合作社+农户” , 克服了过去一家一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脆弱、产品影响力不大等弊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