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马方业:区块链就是新未来 区块链就是新财富


本报采访人员邢萌
8月21日下午 , 经济日报集团高级编辑、《证券日报》社副总编辑马方业在《证券日报》社顺和课堂 , 围绕比特币、区块链技术以及央行数字货币DCEP等时下热点内容 , 为报社员工上了别开生面的一课 。 整个课时长达两个多小时 , 涉及区块链近12年的发展历程 , 内容丰富精彩 , 引人入胜 。

证券日报|马方业:区块链就是新未来 区块链就是新财富
本文插图
首先 , 马方业就近期DCEP热点新闻进行了梳理解读 , 指出一系列动作背后凸显DCEP推出在即 , 意义重大 , 值得长期关注 。
一则8月14日的消息称 , 商务部在通知中提出 , “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 人民银行制订政策保障措施;先由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相关部门协助推进 , 后续视情扩大到其他地区 。 ”
马方业认为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三大主要发达城市群 , 也是主要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地区 , 中西部地区则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据重要经济地位 , 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 。 先行试点则延续了此前的“4+1” , 即在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先行展开 , 对此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 , 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 。 数字人民币和试点将改变C端即百姓无感的局面 。
其次 , 马方业围绕着比特币话题 , 从比特币由来、演变、特性、波动等角度对其进行了通俗而全面的阐述 。 据介绍 , 比特币(BTC)出生于2009年1月3日 , 中本聪开发出全球首个实现了比特币算法的客户端程序并进行了首次“挖矿(mining) , 首个区块(创世区块)产生并得到50个比特币 。 由此 , 中本聪开创了“挖矿”时代 , 也是史上第一位“矿工” 。
在马方业看来 , 比特币的诞生具有三大历史意义 。
一是 , 虚拟的互联网世界里自此有了自己的“货币” , “新物种”诞生 。 在此 , 他强调 , 比特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定货币 , 只是具有属性 , 包括比特币等在内的应被称为加密数字币 。
二是 , 比特币的产生打开了数字资产的大门 。 从宏观上看这是一次资产转移过程 , 而从微观上看 , 这是个体行为价值化的一次重要过程 。
三是 , 从比特币的底层技术角度来看 , 非对称加密技术让个体凭私钥掌控了自己的信息 , 并实现了去中心化;分布式共识以集体共识取代了中心化的权威并共同维护着规则 , 并奠定着信息社会的秩序基础 。
比特币是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 具有以下特点:1、去中心化 。 没有集中发行方 , 不再依赖于中央处理节点 。 无需借助中间人就可以进行在线点对点转账 , 只要知对方交易地址就可转账 , 因而也是去中介的 。 2、总量固定 , 具有稀缺性 , 抗通胀 。 总量是2100万枚 , 预计2140年挖完 。 3、匿名性 。 不需要自己证明“你是你” , 只要保管好密钥就可以完全控制此账号 , 即除了您本人外任何人都无法获取你的比特币 。 4、难以篡改 , 数据安全透明有保证 。 比特币网络中利用区块链技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即区块 , 可将每天的交易记录并储存 , 不会被任何人轻易篡改 。 5、成本透明 , 交易费用很低 。
【证券日报|马方业:区块链就是新未来 区块链就是新财富】历史上 , 自比特币价格稳定在1美元以后 , 比特币经历了四次疯牛与凶熊 , 价格最高一度涨到2万美元 。 其中 , 马方业讲述一个有趣的披萨节的故事 , 揭开了比特币价格的起源 。 据介绍 , 2010年5月22日 , 一位生活在美国佛罗里达州 , 名叫拉斯勒·豪涅茨(LaszloHanyecz)的早期比特币矿工宣布自己成功地用10000比特币与一位叫做jercos的用户换了2个披萨饼 , 2个披萨饼价值25美元 , 即10000枚比特币=25美元 , 换算1枚比特币=0.0025美元(约1.8分人民币) , 这是一个极具里程碑意义的公式 。 这是比特币自2009年1月3日诞生以来历经491天风风雨雨后有了最公允的“汇率” , 首次拥有自己的价格 。 由此 , 这一天被定为了比特币披萨节 。 不过 , 马方业提醒道 , 从比特币上述的几大重要意义及其众多特性 , 尤其是通缩性架构看 , 其具有一定的价值或投机价值 。 但如今受到场外资本热炒 , 价格反复无常 , 具有高波动性、高投机性等特点 , 并不适合普通人投资 。分页标题
在此 , 马方业分享了上交所前总工程师白硕老师提出的一个区块链模型 。 他认为这形象地揭示了当前山寨币横行的风险 。 以比特币角度来看 , 矿工通过挖矿获得比特币奖励 , 从而进行比特币交易 , 这只是形成了一个交换价值的小闭环 。 如果山寨币只能纯粹形成交换价值的小循环 , 而不是从实体中“吸取"价值 , 这样的"币"一定是空气币 , 需要倍加小心 。
接下来 , 马方业对比特币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 , 主要围绕区块链圈子、类型、发展阶段等展开 , 揭示了区块链在数字经济尤其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关键性作用 , 提出“区块链就是新未来、区块链就是新财富”重要观点 。
关于比特币与区块链谁“父”谁“子”的辩题犹如“先鸡”“先蛋” , 至今并未有明确的说法 。 对于二者的关系 , 马方业给出了一个形象贴合的比喻 , 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父子关系 , 或许鲧禹同体又为父子的关系能说明这一切 。 如果说比特币是鱼 , 区块链就是水 , 或者如果说区块链是土地 , 比特币就是庄稼 。 具体来看 , 马方业指出 , 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 , 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 。 没有区块链就没有比特币 , 没有比特币及其走红也就没有区块链后来的发展与未来 。
对于区块链的定义 , 在马方业看来 , “区块链第一书记”陈刚在主政贵阳时发布的区块链白皮书颇有参考意义 , 白皮书指出 , 狭义来说 , 区块链是将数据区块以时间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 , 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 广义来说 , 区块链技术是构建在点对点网络上 , 利用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储藏数据 , 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 , 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 , 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
2013至2014年上半年 , 比特币开始大众化产业化(挖矿、交易所、钱包、支付等) , 进而衍生出三个主要圈子 , 即链圈、币圈、矿圈 。 链圈群体基本是工程师、技术人员出身 。 他们对区块链技术抱有极高的情怀 , 立志通过“编程”创造出一个一个的“独角兽” 。 币圈人士以币价为生 , 忙着交易和炒币 , 梦想着一日暴富 。 矿圈群体则是一群踏实勤恳赚钱的“民工” 。 一群专注于“挖矿”的“矿工” , 这些矿工大多来自于IT行业 。
据此 , 马方业阐述了当前产业链的布局 , 即上游:挖矿(矿工、矿机、矿池、矿场;国内的第一个比特币中文矿池——F2POOL , 人称“鱼池” , 鱼池F2Pool是中国和世界最大的比特币矿池);中游:交易所;下游:服务(储存如钱包公司/imToken , 全球最大的以太坊钱包/库神钱包、应用如支付公司、ATM机) 。
据了解 , 作为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子集 , 区块链技术可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 。 公有链 , 指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进入到系统中读取数据、发送可确认交易、竞争记账的区块链 。 比特币、以太坊为典型代表 , 完全去中心化、完全开源、不受控制、依靠加密技术来保证安全 , 有发币机制 。 目前所有的发币项目都是建立在公有链上的 。 联盟链 , 指由若干个机构共同参与管理的区块链 , 每个机构运行1个或多个节点 。 部分去中心化 , 其节点连接良好 , 运行成本低交易处理快交易费用低 , 数据有一定的隐私性 。 超级账本为典型代表 , 国内的区块链场景大多采用联盟链 。 私有链则存在一定的中心化控制 , 其账本的写入权由某个组织和机构控制 , 参与的节点会被严格限制或者参与的节点就仅用户自己 , 数据的访问和使用有严格的权限管理 。
马方业认为 , 在区块链行业发展角度来看 , 在经历了可编程“货币”和可编程“金融”后 , 正进入区块链3.0时期 , 走进可编程“社会”阶段 。 在马方业看来 , 区块链的一大重要特性为分布式账本技术 。 分布式账本 , 强调的是无中心化记账、多方共同记账 , 共同维护 , 信息完全对等透明 , 信息不再不对称 。 所有人在一个大账本上共享信息即全信息账本 , 不仅仅记录资金的流动也记录各种信息 。 万物互联、万链互链的时代需要一个万物账本 。 因此 , 自然人、机构法人外 , 机器设备等万物同样可以在开立自己的账户 。 互联网的下半场就是区块链的上半场 , 直接交互范式下的Web2.0即将成为过往 , 成为序章 , 自主控制数据范式下的Web3.0即将降临 。分页标题
马方业进一步强调 , 如今区块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 区块链就是新未来 , 区块链就是新财富 。 未来每个人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 区块链天然的信任机制能够使链上数据确权 , 一切的经济生活行为产生的数据均能得到确权 , 实现个人价值的流通传递 。 区块链是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转变的基石 , 未来区块链产生的价值一定是信息互联网的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级 。
最后 , 马方业向报社员工普及了央行数字货币DCEP基本原理和知识 , 系统阐述了当前我国央行发展DCEP的深远影响 。 马方业强调 , 央行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主要基石 , 触摸到了未来社会最核心的命脉 , 同时是重写国际金融秩序下的新货币体系需要 , 也是未来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新基建” 。
DCEP即“数字货币+电子支付” , 是中国的法定数字货币 , 不是等值于人民币 , 也不是加密数字币 , 而是真人民币 , 只是变了一种形态的人民币 , 具有无限法偿性 。 即主要改变的是货币形态、发放方式和支付结算方式 。 初期的中心任务替代M0实现支付功能为主(对纸钞的代替 , 不计利息) , 推动中国向无纸化现金社会转变 。 2018年确定的DCEP体系结构即一币、两库、三中心结构 。 所谓“一币” , 是指由央行担保并签名发行的代表具体金额的数字货币 。 “两库”是指央行发行库和商业银行的银行库 , “三中心” , 是指认证中心、登记中心和大数据分析中心 。
马方业指出 , DCEP不预设技术路线 , 中心化发行 。 DCEP尽管借鉴了区块链技术中的理念和关键性技术 , 如非对称加密、可追溯性、不可伪造、点对点支付等 , 但现阶段央行不预设技术路线 , 不会强制采用区块链技术 。 这一点与中心化发行是DCEP与一般加密数字币的重大不同 。
马方业认为 , “碰一碰”功能是DCEP的一大优势 , 意义重大 。 “碰一碰”代表的含义是双离线支付 。 如果在没有网的情况下 , 用户就无法用微信或支付宝在线支付 , 但双离线支付在没有网的情况下 , 也可完成支付 。 这种功能便利 , 对于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发达、网络环境较差的偏远地区 , 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网络信号难以覆盖的落后地区 , 意义尤为重要 。
此外 , 马方业精选若干个DCEP最与日常经济生活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解读 。 其中 , 重点指出了DCEP的广阔前景 , DCEP将逐步取代现金 , 加速推进“无现金社会”的到来 。 DCEP应用落地后 , 不仅能丰富用户的支付选择方式 , “无银行账户绑定”、“无网支付”也将使支付更为便捷 。 从宏观上来看 , DCEP能提高货币投放的精准度 , 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 , 抑制影子银行等非正规经济活动 , 有效防范洗钱、贪污腐败、资本外逃、地下经济以及经济犯罪等违法交易行为 。 最后 , 马方业也提醒道 , 未来DCEP的出现可能成为不法分子诈骗的新手段和幌子 , 请广大公众提高风险意识 , 不偏信轻信 , 防范利益受损 。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