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头脑里,关于中国的“抓痕”

【文/钟雪萍】导读:如今 , 中美关系似乎在加速下沉 , 美国民调里对中国的好感度也一路走低 。 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 , 恐怕与现实相差甚远 , 这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历史源流?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西方至上主义”的影响? 钟雪萍教授以一本上世纪50年代末的旧书《我们头脑里的抓痕:美国人对中国和印度的看法》为切入点 , 展现了当年美国有识之士的反思 , 以及跨越时空的偏见及其自身的内在逻辑 。1958年 , 《我们头脑里的抓痕:美国人对中国和印度的看法》(Scratches on Our Minds: American Views of China and India)在美国出版 。 作者Harold Isaacs , 哈罗德·艾萨克斯(1910-1986) 。艾萨克斯1929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 1930年 , 作为采访人员来到中国 , 结识了史沫特莱等左翼人士 。 二战爆发回到美国 。 之后加入《新闻周刊》(Newsweek) , 作为战时采访人员被派到中缅边境 。 1953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 , 成为该中心的研究员 。 著有9本专著 , 大都与中国和南亚有关 。 1986年 , 去世不久 , 《纽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他的“逝者传略”(obituary) 。 这说明作者属于对美国社会产生过一定影响的人 , 否则《纽约时报》的“逝者传略”一栏 , 不可能给他一字之地 。中文网络上 , 尽管少有关于此书的记录 , 但还是发现一条 , 将书名的正标题翻成“心影录” 。 这标题反映出国人的诗化能力 。 但原版书名的直接了当 , 以及书的立意、内容和观点 , 真的跟诗意没有任何关系 。在国内近几十年来大量翻译出版的的各类书籍里 , 没有这本书的中译本 , 让我有点意外 。 所以想到 , 尽管是一本出版至今已经六十年有余的老书 , 还是值得介绍一下 。 因为六十年来 , 那些美国人头脑里的“抓痕”不但从未癒合消失 , 反而如作者所示 , 会不断随着美国政治的需求 , 一次一次走马灯式地显现出来 。当然 , 在西方众多“中国研究”的出版物和课堂里 , 该书也似乎少有被提及 。 只是 , 至今仍未脱销 。 说明在某些角落 , 还是有人在阅读它 , 比如20多年来 , 我那一批又一批为数不多的学生 。
美国人头脑里,关于中国的“抓痕”
各个版本的《抓痕》 , 图片来源:ebay等网站截图“我们头脑里的抓痕”是书名的直译 , 下面简称《抓痕》 , 全长400多页 , 关于美国人——“我们”——对中国和印度的印象 。 前一半关于中国 , 后一半关于印度 。 在此介绍前面那部分 。作者开卷明义 , 指出:任何“印象”成为普遍 , 都跟文化传播有关 。 (在网络媒体出现以前 , )有传播能力的往往是精英 , 即 , 那些有地位、有资历、有资源、因而能影响民众的人群 。 只有把这些精英们脑子里关于中国(和印度)的印象 , 放在美国自身的历史当中考察 , 才能真正认识那些普遍存在、时隐时现的“印象”的内在逻辑 , 它们对民众造成的影响 , 以及这些影响又如何反过来强化那些印象 。 作者把这类印象形象地叫做 “scratches” , 被“抓”后留下的“痕”迹 。书的重点在于思考:这些印象——抓痕——来自哪里?跟美国自身的历史关系如何?又因此留下哪些难以抹掉的印痕?为什么需要予以反思?1953年到1957年期间 , 作者采访了181人 。 大都是当时政府和社会各领域里的领军人物 , 也都是美国教育、宗教和政治的产物 。 用作者的话说 , 是一群具“代表性”的人物 。 稍带提一句 , 作者同时提到 , 这些人大都住在美国东北部 , 美国精英政治文化中心 。因为自己曾经的工作(采访人员) , 他认识其中绝大部分人 。 也正因为这一层关系 , 外加作者保证所有的例子 , 在书里都匿名处理 , 使得这些精英人物同意被采访 , 并接受作者那种特殊形式的采访 。 这一特点 , 很难被复制 , 也是《抓痕》的特有之处 。作者说他一般登门采访 , 根据事先设定好的一系列问题 , 采访时按序提问 , 不进行讨论 , 无一例外 。 如果必须 , 他至多加问:你这个想法基于什么?然后 , 作者在采访材料的基础上 , 整理出被访者对“中国人”(和“印度人”)的看法 。 在书里 , 在隐去姓名的基础上 , 按比例列出他们的族群、宗教、工作等背景 , 包括生活或者工作是否跟中国有关 。 把来自被访者的各种回答和解释 , 按照提问的类型 , 给出其中一些例子 。 一方面点出 , 各种回答跟被访者的具体身份背景有怎样的关联 , 另一方面也点出 , 尽管很多人背景不同 , 他们之间相同的共性又有哪些 , 等等 。《抓痕》一书的结构比较特殊 。 最先的60页由“前言”(Introduction) 和打上引号的“‘亚洲’”(“Asia”)两部分组成 。 之后的150页左右 , 题为“中国人”(The Chinese) , 跟着的是130页左右 , 题为“印度人”(The Indians) 。 完了最后还有30页左右 , 题为“一些感想”(Some Reflections) 。 关于“中国人”的150页 , 由另一个“前言”和10个部分组成 。 关于印度人的部分 , 由“前言”和8个部分组成 。“大前言”和“小前言”重复一些作者缘何写这本书的想法 , 并给出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解释 。 之后的组成部分 , 每一次 , 都以被访者的总体情况和他们的各种回应开头 。 然后 , 作者把被访者的答复 , 与美国人对“中国人”(或“印度人”)不断变化的看法 , 再跟美国与中国(或印度)接触的不同历史阶段相结合 , 进一步讨论 。关于“中国人”的10个章节 , 分别以美国人对“中国人”不同的“看法”做为标题:“优于(我们的)人”(The Superior People)“次于(我们的)人” (The Inferior People)“中国赤佬”(Chink, Chink, Chinaman) (这部分关于在美国的华人 。 在美国语境里 , “chink” 这个词 , 被认为其侮辱含义跟辱骂黑人的 “N word” 相等)“需受(我们)监护的未成年人”(The Wards)“让人喜欢的人”(The Attractive People)“崛起的英雄”(The Heroes Risen)“倒下的英雄”(The Heroes Fallen)“不知感恩的卑鄙者”(The Ungrateful Wretches)“醒来的龙”(The Awakened Dragon)与这些具体对“中国人”看法相对应的 , 尽管不完全一对一 , 是西方/美国跟中国300多年的接触史 。 分别如下 , 具体的年代标注 , 也来自原文:“尊重的年代”(The Age of Respect , 18世纪)“蔑视的年代”(The Age of Contempt, 1840-1905) (其中包括对在美华人的“印象”)“予以善意包容的年代”(The Age of Benevolence, 1905-1937)“钦佩的年代”(The Age of Admiration, 1937-1944)“幻灭的年代”(The Age of Disenchantment, 1944-1949)“敌对的年代”(The Age of Hostility, 1949-)不言而喻 ,这些年代的每一个定词 , 跟上面所列的“看法”一样 , 反映的都是西方/美国人的态度——他们头脑里的抓痕 , 跟同段历史的中国/中国人本身关系不大 。艾萨克斯认为只有进入历史 , 从18世纪 , 到19世纪 , 到20世纪 , 才能看清各种看似矛盾的“抓痕”的来龙去脉 , 及其时隐时现的历史原因 。 尽管作者没有提及这段长历史的性质 , 但它的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性质 , 毋庸置疑 。 包括内在其中的种族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形成 。就美国而言 , 18世纪是否真是对中国人的“尊重的年代”其实并不很清楚 。 但当时经由贸易 , 从茶叶 , 到瓷器 , 包括把一箱箱茶叶倒入波士顿海湾 , 作为当时来自英国的开拓民对英国王室的反抗 , 引发美国独立战争 , 必然多少会产生某种印象 。 不过 , 从18世纪到19世纪 , 强权之争以欧洲各国在世界各地的纷争为主 , 中国/中国人在大多数情况下 , 基本作为远远的背景存在着 。 而且 , 即使当时有间接的“被好感” , 也阻挡不了之后成为“弱肉强食”对象的命运 。19世纪中期 ,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 , 美国紧随英国和法国 , 跟中国签定不平等条约(《望夏条约》1844) 。 对“中国人”的蔑视 , 基本也紧随欧洲老牌殖民主义的逻辑 。 而且还与19世纪中叶去到美国的中国劳工 , 及其国家内部对华人产生的种族歧视 , 有关 。 1882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的排华案 , 是此类“蔑视”的极致表现之一 。跟英法老牌殖民国家不同的是 , 19世纪下半叶 , 上升时期的美国 , 以一种新兴帝国的姿态“发现”了亚洲 , 开始在那里跟老牌殖民国家一起争夺、瓜分 。 作为八国联军的战胜国之一 , 不但瓜分到大出其“损害”多得多的赔款 , 以及其它特权 , 而且还真正开始超越英法等国 , 把中国视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加以改造的国家:基督教和潜在的市场 , 两个基本点 , 但美其名曰是“民主”和“自由” 。 代表了美国向全球扩张的主要愿景之一 , 属于一种超越领土扩张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同步的扩张愿景 。回到上面列出的艾萨克斯划分的年代 。 它们走马灯式的 , 对中国反反复复的红脸变黑脸 , 均与此愿景相关 。1905年以后 , 进入中国的“基督教传教输出国” , 以美国为主 。 《辛丑条约》让传教士们在中国享受特权 。 1911的庚子赔款留学项目 , 旨在培养亲美精英 。 1927年以后 , 认准蒋介石 , 尤其在他成为基督徒以后 , 在美国媒体上广泛正面宣传 , 说这位委员长将是民主中国最理想的领导人 。 1937年后 , 尽管美国表面中立实则继续向侵略中国的日本出售武器 , 以宗教组织为主体的各类社会组织 , 包括媒体 , 则积极把“中国人”宣传为跟美国人差不多 , 重视家庭 , 重视土地 , 爱好民主 , 等等 。 所以这个可怜的“他者” , 本质上是“自己人” , 需要美国的帮助 。 1941年珍珠港事变以后 , 更是把“中国人”视为盟友 , 把带有种族歧视的攻击性宣传 , 指向日本人 。 1945年以后 , 对蒋介石集团腐败的报道 , 引发对中国人的“幻灭期” 。 1949年 , “失去”了的中国 , 成为敌对者 。尽管作者没有直接强调 , 但可以看出 , 在那些走马灯式的“抓痕”里 , 真正的中国和中国人本身并不重要 。 中国国内究竟发生着什么 , 怎样发生着 , 为什么发生 , 中国人自己的主体性 , 能动性 , 等等 , 美国的媒体、教会、学校 , 以及各类机构 , 基本不关心 。 民众更无从了解 。 即 , 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印象 , 一般都跟中国自身的历史和中国人自己的历史命运和主体意愿无关 。 因此 , 有时看似正面的印象 , 只要美国自身的角度改变 , 立马就会成为负面的 。比如小到“讲礼貌” 。 正面看 , 中国文化讲究礼貌 , 所以中国人都很有礼貌;让别人先说话 , 不随便插嘴 , 等等 , 都是有礼貌的表现 。 负面看 , 同样的礼貌之举 , 则被理解为难以琢磨 , 狡猾 , 不直言自己的想法 , 等等等等 , 不一而足 。这些看似文化层面的正负印象 , 实则都与美国自身利益和政治的“大愿景”直接相关 。 任何一次的正负“变脸” , 基本万变不离其宗 。因此 , 作者指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 跟中国的“敌对年代”开始 , 曾经针对日本人的种族性的歧视 , 便不假思索地转移到“中国人”身上 。历史 , 确实骨感 。 艾萨克斯所呈现的 , 透视出一段被人忽视 , 但至关结构性原因的历史 。无论在方法和内容安排上 , 这都是一本比较特别的书 , 类历史 , 类人类学 , 类国际研究 , 类口述访谈 , 类美国华裔研究 , 甚至类后殖民主义理论 , 但又不是简单的“专业”、“理论”研究 。相比1978年出版的《东方主义》 , 这本1958年出版的书 ,提早20年就强调 , 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 , 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对“他者”的印象问题 , 而是权力关系的问题 。 跟历史有关 , 跟这一历史中的霸权关系有关 , 跟内在其中的种族歧视有关 。分页标题
美国人头脑里,关于中国的“抓痕”
哈罗德·艾萨克斯 , 图片来源:goodreads.com唯一不同的是 , 这位1950年代的作者 , 对当时世界范围内的反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 及其对西方至上主义 (Western superiority) 的冲击和改变 , 稍微乐观了一点 。但同时 , 他通过书的最后一段 , 指出:“在这一改变中 , 会仍然存有过去的印象和经验 。 它们不会真正消失 , 而是在新的设计中被吸收被重新调整 。 其中很多会进入博物馆 , 进入记忆 , 进入争论历史的著作里去 , 但更大一部分会在改变的过程中 , 起着负面兴风作浪 (bedeviled) 的作用 。 所有的喧嚣 , 无论新旧 , 都会继续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里 。 所有的形象 (images) , 无论新旧 , 都会继续在我们身边闪烁 , 走马灯似的 , 在我们的生活世界里和每个个体的脑海中 , 继续存在 。 无论是中国人 , 印度人 , 还是美国人 , 关键的问题在于是否试图了解这些(历史)过程的性质 , 学会分清各种声音 , 辨析各种印象 , 进而弄明白这些声音和印象对他个人以及其他人的影响是什么 。 如果真能如此 , 至少对产生新的关系 , 新的认识 , 以及不那么负面的形象 , 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 这本书 , 就是一次这样的努力 , 意在历史地分析那些深藏在美国人脑沟里的印痕 。 如果这样的分析 , 能够帮助读者 , 让他们意识到那些呈现在眼前的印象是什么 , 就很好 。 如果读者能够进一步去探问这些印象的来同去脉 , 就更好” 。60多年后的今天 , 最后那两句话所希望的 , 仍然基本还是希望 。作者梳理到20世纪中期为止的现实 , 也不幸仍然是21世纪即将开始的第三个10年的现实:没有对历史的了解和反思 , 包括对自己脑子里各种“印象”及其来源的反思 , 美国人脑子里对中国人的印象 , 时好时坏 , 不但万变不离其宗 , 而且会因其自身的内在逻辑 , 继续延续 , 甚至还会变本加厉 。 各种歧视各种偏见各种攻击 , 尽管以不同的道德名义出现 , 仍然与艾萨克斯所说的“西方至上主义”逻辑有关 , 仍然跟“中国人”本身无关 , 仍然只跟攻击者的自身利益及其政治愿景有关 , 跟看似损人不利己 , 实则损人就是利己的帝国主义逻辑有关 。当然 , 作者的善良愿望 , 也许跟“后殖民理论”具有相同的局限性 。 因为问题的关键 , 在别处 。
美国人头脑里,关于中国的“抓痕”
本文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