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孙|曾国藩:子孙自有子孙福,急流勇退是高招


子孙|曾国藩:子孙自有子孙福,急流勇退是高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子孙|曾国藩:子孙自有子孙福,急流勇退是高招】如果一个人想要退隐山林 , 淡出江湖 , 做潜藏不出的打算 , 就需要认真进行筹划 , 逐步加以实施 。
凡才气大的人 , 都不会甘心于寂寞 , 就像孔雀开屏 , 总喜欢夸耀自己的美丽和色彩 。这是好事 , 但也在无形中潜藏着巨大的危机 。

子孙|曾国藩:子孙自有子孙福,急流勇退是高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1 急流勇退是高招
当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俩带领的湘军攻取金陵 , 建不世之功之后 , 他们便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
郭昆焘如此评论说:“侯相兄弟克复金陵 , 竟犯天下之大忌 , 群起而力诋之 。”
这里有着众人对成功者的羡慕忌妒恨 , 也有他们自身存在的原因 。矛盾的焦点人物是曾国荃 , 群言嚣嚣 , 主要是针对他来的 。
曾国荃为人非常之“傲” , 自从带吉字营出征 , 战功累累之后 , 与诸将的矛盾就愈加深刻 。他与彭玉麟、杨载福有事相商 , 往往“声色俱厉” 。诸将极为不满 , 又碍于曾国藩的情面 , 于是不断出现“告去”的情况 。
曾国荃还有一点就是比较“贪” 。连兄长曾国藩都说他“老饕名遍天下” , 如果不改掉这个毛病 , 早晚会生出事端 。
所以曾国藩多次苦心婆心地劝告他:“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 , 自古能有几人善其末路者?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 , 推让少许 , 灭去几成 , 则晚节渐可以收场耳 。劝弟出山不过十分之三四 , 劝弟潜藏竟居十分之六七 。”
最终 , 曾国荃还是听进了哥哥的劝告 , 在攻占金陵两个多月以后 , 就以“遍体湿疮、彻夜不眠”为由 , 奏请开缺回原籍 , 带着成箱的金银财宝 , 回湘乡享清福去了 。
这也算是功成身退了 。

子孙|曾国藩:子孙自有子孙福,急流勇退是高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2 子孙自有子孙福
曾国荃喜欢置办良田美宅 , 他在家乡修建了豪宅 , 丝毫不加以避讳 。曾国藩对此深恶痛绝 , 多次写信对此事进行了劝诫 。
曾国藩说:“过多地置办良田美宅 , 会招惹他人指责 , 弟要三思 , 不可自以为是 。我的地位虽然很高 , 弟的位置也不低;我的名气虽然大 , 弟的名气也不小 , 但是想靠修祖坟得以永葆富贵 , 谋求田地房屋留给子孙 , 难道不是错误的想法吗?”
在曾国藩看来 , 子孙自有子孙福 , 作为父母不能总想着为子孙积累财富 , 为子孙谋求幸福 。幸福还是要靠子孙后代自己去谋取 。只有自己亲自去争取 , 去创造 , 那样的幸福才是最珍贵的 , 也是最长久的 。
如果子孙生长在富贵的环境中 , 就可能会产生骄奢淫逸的想法 , 没有了进取心 , 没有了上进心 , 他们就会一事无成 。
所以 , 曾国藩希望曾家能养成贫寒之风 , 每个人都艰苦朴素 , 勤奋劳作 , 这样整个家族才会长盛不衰 。

子孙|曾国藩:子孙自有子孙福,急流勇退是高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3 仁民爱物美名扬
曾国藩极力宣扬“仁” , 始终强调“教之爱民 , 爱民必先保护闾阎 , 仁也” , 即是在爱民的基础上要以保护普通百姓为先 。
作为湘军的统领 , 为了提高其战斗力与凝聚力 , 曾国藩非常重视“爱民”的思想政治工作 。
曾国藩多次在信中说到:他暗暗观察这些官员管理之道、人心的动向 , 以及各省的督抚、将帅的所作所为 , 天下似乎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道理 。他唯一的点子 , 就是以一个“勤”字报答皇上 , 以“爱民”二字报答父母 。分页标题
他深知自己才能见识都平常 , 绝难立功 , 但守一个“勤”字 , 终日劳苦 , 以减少时常日夜操心的忧虑 。这虽然有些过于自谦 , 但他确实就是这样做的 。他的一生中时时处处体现着一个“勤”字 。
曾国藩积极宣扬官兵亲如一家 , “爱兵如子” , 这一点颇有人人平等的味道 。在封建社会的军队里 , 能有这样的思想是十分难得的 。
他在训令部属的批札中说过:我们带兵 , 要如父兄带子弟一般 , 千万不可使他们“因扰民而坏品行 , 因嫖赌洋烟而坏身体” , 而要使他们“个个学好 , 人人成材” , 这样的话 , “兵勇感恩 , 兵勇之父母妻子亦感恩矣” 。
行军本来是骚扰百姓的事情 , 但曾国藩始终心存爱民之心 , 不让祖先积累的德行 , 从自己手中消耗殆尽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这种“仁民爱物”思想 , 正是曾国藩对儒家民本政治思想的一种传承与发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