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只会机械执行,不懂领导背后的意图,你是否缺乏升维思考能力
李珊心情阴郁的走出写字楼,她抬头看了下天,发现整栋大楼的灯全都亮起了,此番景象对她来说再熟悉不过,这时已经是晚上20:30分,也是她第N次那么晚下班。
【 缺乏|只会机械执行,不懂领导背后的意图,你是否缺乏升维思考能力】之所以那么晚才下班,是因为今天领导又把她单独留下痛批了一顿;和晚点下班一样,她也记不清这是领导第几次批评她了。
地铁上,她木讷的站着,仿佛被人抽掉了灵魂,脸上没有透露出任何一点神气。耳边,又想起领导的怒吼:“你怎么什么事都给我搞砸了!靠谱点行不行?你脑子生锈了还是咋地?”她没敢再想下去,感觉这些话像一把没有温度的刀直刺自己的心头,她无奈的打开手机转移注意力。
文章图片
原来,今天领导告知她有个朋友要来公司,但由于自己出差刚下飞机,正在往公司赶,先让李珊帮忙招呼一下。电话里,领导和李珊说:“今天老王过来我们这谈点业务,你帮我好好招呼一下,我下午四点下飞机,估计两个小时后才能到公司。”
李珊对领导突然的安排显得有点不知所措,不过缓了一会后,她才回过神:不就是招待客户嘛!也不算难。所以,领导的朋友到公司后,李珊先带他去吃了个饭,再领回办公室坐等领导回来。
李珊刻意把自己的神态调整到最佳,想尽力给客户留下好的印象,但由于等人的过程实在太枯燥,她和客户闲聊了起来,扯了很多有的没的,最后主动还邀请客户打手游打发时间。正当她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领导回来了。推门进办公室的一瞬间,领导的脸瞬间阴了下来。
领导给李珊布置的是招待好他的“老朋友”,李珊也照做了,在领导赶路的这段时间,成功让客户从“无聊”变得“有聊”。看似很完美的让客户度过了这段尴尬的时间,但领导交办给她的任务,目的并不是和客户“打发时间”。由于没能正确理解到领导意图,她办事出现了以下的误区:
1.机械的执行,只接收到50%的信息,不懂揣摩领导的话中话
2.盲目自信,自认完美,看待事情无法跳出自己的维度、视角
3.缺乏管理者的思维,不能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
4.办事抓错重点,无法找出事情的“根本矛盾”
文章图片
领导的真实用意不仅仅是让李珊招待老朋友那么简单,交办给她这个任务,其实还包含着这些期许:
1.希望代替自己招呼好老朋友
2.希望李珊能把这段时间好好利用,增进客情
3.希望李珊能展示一些公司的东西给他看,为谈业务做提前准备
4.希望李珊给老王留下好的印象,体现公司员工的素养及公司的精神面貌
5.希望利用这段时间的交谈,增加达成交易的概率
在领导的话里,隐藏着这么多含义,但李珊却只做到了最初级的一点,而且完成的还不甚理想。造成这个局面,是因为李珊总站在自己的维度想问题,没法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面前的事情,以至于太过于机械的执行接收到的每一个任务,也不去思考其任务背后的目的;其本质上这是一种升维思考能力的欠缺。
升维思考能力,表意指以更高的维度思考事物的能力;在问题解决时,指跳出眼前问题的限制与常规解法,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之道的思维方式。
就像李珊的“员工思维”之于领导的“管理者思维”,就是一种思维层次的升级。
文章图片
升维的概念,最初在刘慈欣的《三体》中提及,外星人使用尖端科技站在更高的维度,制作出一系列毁灭地球的计划。基于它们掌握了高维度的技术,使得它们对人类了如指掌。而在职场中,若能借助更高维度的思考,那完成工作也会变得“易如反掌”。
在这举个更通俗的例子:蚂蚁的世界只有左右前后,只有长宽而没有高度,如果前面有一堵墙,它们只会在墙角打转转,想尽办法绕开;但对于蚂蚱来说,它们的世界是三维的,面对同一一堵墙的时候,它们轻松一跃就跳过去了,因为借助更高的维度,它能看到更多的信息,做出的举动也更明智。
对于不同维度的思考的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越低维度的思考,能看到的就越少,反之能看到的就更多。就像李珊,以员工的思维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时,就永远不可能想到领导背后还有那么多意图。
1. 舍本逐末,解决问题治标不治本
职场中,各式各样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处理,因为工作的本质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但是,大多数问题的引发根源是同一的,但因为在不同的环节、不同的环境作用,同一问题才有了纷繁复杂的表现形式。
示例一:小白是一供应商公司的采购小组长,下半年的采购任务很重,尽管他也很努力的去冲刺,想尽量完成目标,但好像于事无补。最近他发现,自己采购回来的货品好像和客户的需求完全对不上,客户需要的货品总是不能及时补货,但客户不需要的货品又会堆积,于是他开始思考是哪里出了问题。
文章图片
后来,他简单的推算出,是自己采购的时候没看清具体数字,于是解决方案就是下次采购时多长点心。但其实,问题并不是源于他看错了数目,而是因为公司对于数据的预估不准确造成的,所以才会屡次造成误差。小白想努力做好,但是他没能跳出自己的思维,去思考还有哪些可能的因素在无形影响,所以他就不可能想出正确的答案,采购谜题也会一直伴随他的职业生涯。分页标题
示例二:陆安入职公司2年多,工作中毛病不多,就是上班时间不够专注。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想要做出彻底的改变。他认为自己工作的时候总是忍不住看手机导致分心,所以他决定把自己手机锁起来,尽量多用工作的手机,以免控制不住。但他这么做之后,仍然还是会分心。这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导致自己分心的原因,不止是一部手机,而是自己的“专注力”不够,本质上是自身的原因,所以只针对外界环境进行改善,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著名日本企业家大前研一说:看透问题的本质,就相当于把问题解决了60%;而看透问题本质的关键性因素,是能否进行升维思考。
小结:职场升维思考意味着能跳出自己的视角,用更高维度的视野、目光去看待自己正在面临的问题,从而在高维度寻找更针对问题本质的解决措施,因为很多问题,现有的条件无法让你做出正确的决策,在该层面上甚至是“无解”的,需要到更高维度的思考,才有可能想到解决方案。
2. 提高解决问题的成本(效率、时间、金钱)
缺少升维思考能力,意味着“这道题”本可以有更好、更快的解法,但你找不到更完美的解决方案,导致问题复发、问题解决流程冗杂等,因此就会耗费更高的成本。
这种成本可以是有形的、可视的,比如说花费了巨额费用;但同时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说多花了三天去研究一个问题,导致分配到别的工作的时间不够用;熬夜导致精神状态不够好,要进行饮食营养调节等。
示例一:张伟是一名行政专员,最近他要整理一份2019年度报告交给主管;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知道如何去撰写,但也没有去询问主管,于是按着自己的想法做好交了一份上去,结果领导让他打回去重写。最后根据多方意见,熬夜重改了3次领导才勉强接受。
文章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他本可以不用做那么多重复的工作,只需向有经验的人请教一下即可,但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在不懂领导要什么效果的前提下,草草应付,最后耗费的还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
由于张伟在办事过程中,在脑海里没有具体的构思,完全凭借着自己的想法、感觉在做事,因而对方向把控出错,做了很多无用功。
小结:升维思考可以让你更清楚的知道: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完成它需要哪些步骤?需要准备哪些素材?还要做哪些提前的工作?进而调动资源,高效率的去完成。
3.缺乏全局观念,阻碍职场人自身的成长
职场升维思考能力不强,除了影响工作的进度、完成效果之外,还会令你无法培育起系统的全局观念、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对于领导和公司而言,一切以结果为导向,只有输出好的结果才能增加得到认可的机会,获得升值提拔;缺乏升维能力,会让你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让自己的成长受限。
示例:白起是公司里较为优秀的员工,做事能力强,同时也很让人方向,但是在晋升来临的时候,领导缺乏位置让给了另一个不如他的人。领导私下约谈他,大概意思是:你能力很强,但是你暂时还不适合当管理者,因为你想的东西还不够多。
文章图片
白起虽然能力不错,但在很多事情上,总是不能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视野还是比较狭窄,局限在自己的认知层里。也就是说,他还欠缺一定的升维思考能力,如果管理者需要的是一只“蚂蚱”一样的人才,白起目前还是一只站在山坡上的蚂蚁:能力“够”了,但这远远不“够”。
小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职场中,想要进步,除了自己的能力强化外,还需要通过职位晋升来得到更多的锻炼。而全局观念是成为管理层必须具备的一种“软实力”,没有大局观,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像白起这样的人很多,他们需要的是多一点升维思考,因为这是建立起他们全局思维的重要途径。
第一:培养思考问题本质意识——深度思考;
电影《教父》中有句经典台词,“花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深度思考是一种特殊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能够帮助我们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直抵核心。
示例:马胜是公司的销售主管,最近他发现自己管理的团队失去了活力,卖不出商品,业绩不甚理想。他认为是公司的激励不够,于是奔波于各个分厂、销售店,给予他们激励;但问题仍旧没有得到改善。于是他又认为是固定的工资,降低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于是主动请缨,和老板申请,给他们涨了不少薪。
奇怪的是,业绩一如既往的差?这是为何呢?原来,问题的根源是公司的业务员自身能力不足,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无法掌握成熟的销售技巧,导致成交量日益惨淡。
小结: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人”的因素,但马胜把原因归咎于激励、薪资等“事”的方面,因而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他大费周章的对症下属,结果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马胜的失败,就是他采取的是“浅层思考法”,太过于重视问题的现象,而对问题的本质欠缺深度思考,找不到正确的解决方案。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冰山模型,透过该“冰山模型”,我们可以知道,事物的本质就像隐藏在深海底下的冰山一样,是需要去发掘才能看到的,浅层的思考只能看到海平面以上10%的现象,而事物的“90%本质”,则需要深度的剖析,才有可能看清其面目。分页标题
在面对问题时,切忌太快得出结论,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后,再给出自己的答案,做到时刻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1. 探究事情的本质: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需要我干什么?想最终达到什么效果?
2. 探究解决方法的相关性:我这么做真的重要吗?
3. 探索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只能这样吗?
小结:在老板让你买水的事件中,他终极的需求的解决生理的饥渴,但由于你没有弄清他的真实目的,导致处理得不尽如人意。大多数事情的真实目的,需要去揣摩才可以得出答案,职场人缺乏这种能力,工作就容易掌握不好正确的方向,最后输出消极、负面的结果。
文章图片
第二:克服思维惯性,学会逆向思考
惯性思维指人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思考问题,仿佛物体运动的惯性。惯性思维常会造成思考事情时有些盲点,且缺少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思路锁死了,就失去了更多可能性,更不要谈跳出自己的维度想问题。
哲学家巴乌斯托夫斯基曾说:异想天开给生活增加了一分不平凡的色彩,这是每一个青年和善感的人所必需的。
作为职场人,无时无刻不在面对新问题,如果总是用老套路去解决,总归有不适用的一天。如果一提到某个问题,脑海里就只浮现着一条路,条件反射般想到了某个方法,那多半是存在“惯性思维”的习惯。
示例:20世纪初,福特T型汽车产量超过全球汽车总产量的一半,成为汽车史上的奇迹。之所以能做到如此规模,是因为亨利·福特把每辆汽车的成本降到了恐怖的360美元。
当时,典型的“惯性思维”,便是传统的定价方式就是成本决定价格;所以很多人以为,亨利福特是因为找到了流水线装配的标准生产流程,从而降低了成本,然后才推出了价格极低的T型车。但福特用的方法却是反的——让价格决定成本。他是先定了价格,再去寻找大规模降低成本的方法。
大多数人被现有的套路和思维方式所限制,但福特采用了一种特立独行的思考方式,实现了“ 从结果到方法”的倒推。如果他一直采取“价格决定成本”的思维方式,那么今日的福特也许就不复存在了。
小结:惯性思维是阻碍职场人升维思考的一大劲敌,因为惯性来的舒适、快捷,无需进行痛苦的思考,因此沉浸在舒适区出不来,但这不利于我们转化出正向的结果。相信在职场中,能做到像福特这样思考的人,大都是公司里的重点培养对象。
文章图片
第三:培养整体思维,全局意识
普希金曾说:要从足趾就能认出狮子,要从耳朵就可辨别出是一头驴。
全局思维是不局限形成当前状态的直接原因,而是思考问题产生的背景与系统因素,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在掌握全局,对整个局面有所了解,掌握足够的信息,才能“升级维度”去找更好的办法。
举例:小沈是负责分管后勤部门的主管,主要负责仓库货品的进货出货,但是有些发给客户的货品,总是在路上被人拆包,最后自己要么掏腰包赔偿,要么就是亏公司的钱,不利于自己的业绩考核。这是个货品被拆包的问题,但他认为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一定是某个环节出现了漏洞。
最后通过排查,发现是工人擅自将包装的封口胶换成了绳子,导致货品可以轻易的被拆开。于是他决定通加强员工培训和监管,此后这类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
小沈在面临问题时,并没有将问题归咎于外因或者物流,而是着眼于全局,从整体的环节,寻找可能的因素。最后找到了问题的源头,再协助以一定的对策,瞬间就将该问题化解了,这同时也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小结:整体思维,旨在对事件全盘进行思考后,再从中寻找解决方案,把问题放在大的背景下考虑,而非局限在表现的因素上。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协助我们获得更多决策需要用到的信息,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思维深度,为我们跳出自己的“思维”增多了可能。
文章图片
猎豹的CEO傅盛曾说:“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技能的差别是可量化的,技能再多累加,也就是熟练工种。而认知的差别是本质的,是不可量化的。”
也就是说,认知的维度是最难去突破的,但只要能完成思维的升级,从“蚂蚁”的二维突破成“蚂蚱”的三维,甚至是更高,就一定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掌握一定话语权。
- 新资讯|中国新说唱芮雪被规则淘汰,张靓颖做法引争议,只会选年轻弟弟?
- 地震|地震鱼为什么只会在发生地震前后才现身?
- 魔兽世界|魔兽世界怀旧服下个版本不会花钱的职业,只会赚钱,无欲无求
-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的基本准则及一般步骤,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 中年|谈一谈我的十年机械工作经历
- 雷姐的机械空间|美国一个月服役三航母,日本投降时还剩什么?,日美航母数量对比
- 篮球|威少回应复赛决定:不会在一情况下参赛,更不只会考虑篮球问题
- 高端|开学在即,国产机械键盘怎么选
- 中山狐爱数码|开学在即,国产机械键盘怎么选
- 革命|机械革命S2上手体验:独显轻薄本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