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此官名唐宋时极为尊贵, 明朝时成了七品小官, 清朝时索性就不用了
中书舍人是古代十分常见的一个官名 , 早在三国时期魏国就曾在中书省设中书通事舍人 , 其后的晋代及南北朝一直沿用 。 至梁代时 , 直称中书舍人 。 隋、唐、两宋时期 , 中书舍人成了中书省的要职 , 地位相当尊贵 。 其后的金、元两朝不设改职 。 明朝中书舍人是皇帝的近臣 。
本文插图
【明朝|此官名唐宋时极为尊贵, 明朝时成了七品小官, 清朝时索性就不用了】
明朝的中书舍人之名始于洪武九年(1376年) , 开始时即洪武七年时设直省舍人 , 隶属中书省 , 为从八品 。 洪武九年改名中书舍人 , 正七品 。 洪武十年 , 隶属承敕监 。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 , 中书省自然也被裁撤 , 唯独留下中书舍人一职 。
建文时期 , 中书舍人改名为侍书 , 入文翰馆 , 隶属翰林院 。 明成祖即位 , 仍复旧制 。 中书舍人的官署设于午门之外 , 端门之内 , 与六科相联 , 也就是中书科 。
明朝的中书科是负责记录、书写诰敕的机构 。 凡遇大祀天地 , 有两名中书舍人随行供事;大朝会时 , 有四名中书舍人在奉天殿侍班;东宫节令朝贺 , 有两名中书舍人在文华殿侍班;会试时 , 中书舍人负责收掌试卷;册封宗室时 , 例由中书舍人充当副使 。
本文插图
从以上这些具体事务中可以看出 , 明代的中书舍人其实就是皇帝身边的近臣 , 与翰林、宫坊、尚宝司、六科同为侍从之臣 , 并不隶属内阁和六部 , 说白了中书舍人就好比是皇帝的秘书 , 并无实权 。
除了中书科中书舍人外 , 文华殿门东房、武英殿门西房还另设中书舍人分直 , 无定员 。 直文华殿东房中书舍人的主要职掌是奉旨书写书籍等项 。 直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的主要职掌是奉旨撰写册宝、图书等项 。
内阁初设时人员结果较为简单 , 其下不设属官 , 凡是诏、册、制、诰等官方文书均出自大学士之手 。 而所有书写则都是中书舍人经办 。 宣德年间 , 文渊阁专设西房为中书舍人的当班处 , 而东房为诸学士所居 。 正统后 , 西房称制诰房 , 东房称诰敕房 , 均设中书舍人 。
本文插图
这两房的中书舍人都是内阁的属下 , 自称“文渊阁书办”或“内阁书办” , 可参与写票 。 中书科、直两殿、直两房中书舍人相比较 , 中书科中书舍人地位最高 。 成化前 , 直武英殿中书舍人和直文华殿中书舍人地位低下 , 以后随着内阁地位的提升有所改观 。
中书科中书舍人入仕门槛较高 , 非进士出身不能胜任 , 而且要经过吏部选用方可出任 , 其升迁也相对较快 , 可得科道部属 。 而两殿、两房的中书舍人 , 不一定非要是进士出身 , 也不必经吏部选任 , 可以从监生、生儒、布衣能书者中选用 。 不过这些中书舍人不得升迁科道部属 。
本文插图
总体说来 , 明代的中书舍人不过是个书办 , 并无多大权力 , 所有一切事物必须奉命 , 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 , 虽然他们也是近侍之臣 , 但是在中枢机构中很难发挥作用 。
到了清代时 , 中书舍人这个官职已经不复存在了 , 而是叫中书 , 对于任职要求也进一步降低 , 只是在贡生、荫生中择优选用 。 至于我们所熟知的内阁中书又完全是另一个概念 , 按清制 , 内阁中书一职虽然品级不高 , 可一般情况下都是新科进士出任 , 当然也有很多满洲八旗子弟充任 。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中书舍人从它诞生之初一直到被取缔 , 其地位经过了一个从低到高 , 再从高到底的过程 , 其巅峰时期是在唐、宋两代 , 到了明代时已经是个微末小吏了 。 因此 , 想要了解中书舍人这个官职就必须放在不同时代背景中去进行对比 。
- 闲话读书种子
- 明朝|300年前北京的恐怖一幕:天空升起黑色蘑菇云,2万人离奇死亡
- 满清|明朝为何灭亡? 不是因为李自成也不是满清, 而是关键时刻的一场灾难
- 农民起义|明朝亡于农民起义,宋朝爆发434次起义却为何没事?差距就在2个字
- 明朝|清朝为何把国号由“金”改“清”?你看看明朝的“明”,是咋写的
- 明朝活人殉葬模仿了元朝
- 隋唐宋元|唐朝皇帝大肆任用宦官 从此开启腐败源头 为国家灭亡埋下祸端
- 隋唐宋元|王朝兴衰看什么?皇帝生子越来越少
- 明朝|做了48年皇帝,30年时间都不上朝!打开棺木之后才发现他的苦
- 明朝|刘伯温在石碑上写下2句预言,600年后出土,蒋介石说:果真是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