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变异让新冠病毒传播快10倍?别闹了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张佳星
日前,有媒体报道马来西亚卫生部官员声称新冠病毒D614G变异毒株的传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 。
文章图片
一石激起千层浪 。网友纷纷评论:“本来传播已经很快了,再变异……”“疫情加速变异、危害加倍扩散”……还有各种支招,诸如“传播快10倍……给孩子打这个疫苗别晚于10月……”的说法也相继出现 。
这个10倍的说法靠谱吗?D614G变异究竟会不会使得已经研发的疫苗失效?科技日报采访人员连线采访多名国内外病毒学专家,他们表示对“变异让新冠病毒传播快10倍”的说法并不认同 。
D614G变异与传播快10倍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D614G变异是指新冠病毒S蛋白的第614号氨基酸由D(天冬氨酸)变为G(甘氨酸) 。
“出现D614G变异毒株不是件新鲜事,从我们监控的新冠病毒测序序列数据库上报情况来看,这个位点的变异很早就出现了 。”生物信息数据领域的一位负责人表示,马来西亚早在3月就出现过D614G变异毒株 。
马来西亚3月已经发现了D614G变异的毒株,而传播快10倍的相关研究却是7月份的 。这表明,此次马来西亚官员声称的D614G变异与传播快10倍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 。
“我们查找了新冠病毒序列数据库,马来西亚的序列最晚是5月底收入的,并没有这一研究依据的7月份的序列信息 。”该负责人表示,仅凭现有的信息和数据,没有办法支撑D614G变异使得传播速度快10倍的结论 。如果相关研究真的得出新毒株10倍传播速度的结论,也不会是D614G变异这一单一原因引起的,而是还有其他未被关注到的原因 。
“一些观点可不可靠、值不值得采信和评论,应该有个判断标准,比如是不是发表了学术论文 。”该负责人提示,经期刊发表的论文不仅有研究方法、详细数据结论,还经过了同行评议、编辑审评,更有可信度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发现,被相关媒体用于佐证这一论点的一篇题为《Tracking Changes in SARS-CoV-2 Spike: Evidence that D614G Increases Infectivity of the COVID-19 Virus(新冠病毒S蛋白上的变化:D614G增强传染力的证据)》的论文中明确表示:D614G变异可能与新冠肺炎患者较高的病毒载量有关,但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 。这一结论是基于该研究小组对于999名患者的调查获得的 。这一结论却鲜少在媒体报道中提及 。
传播快10倍不太可能
传播快10倍,这个数怎么算?
肯定不可能像给博尔特计时那样掐表算 。
上述文章中采用了临床和实验室方法 。
一是根据患者的病毒载量判断,这里隐含了一个假设,一个患者携带了更多的病毒,传染力更强 。这就好比一麻袋大米撒出去与一小塑料袋大米撒出去,波及的面积前者更大;
另一个是在细胞水平的验证,通过将变异毒株与原有新冠病毒做对比,比较相同病毒滴度下,感染细胞的数量多少 。
针对第一种方法,《细胞》最新在线发表的一篇题为《Making Sense of Mutation: What D614G Means for the COVID-19 Pandemic Remains Unclear(变异的意义:D614G突变对于大流行意味着什么仍旧不清楚)》的文章中表示:这个假设虽然有道理,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一些传播可能是在前期(无法检测到病毒)的情况下出现的,因此病毒载量高可能不是传播潜力的直接反映 。
针对第二种方法,该文章表示,在培养过程中测定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没有考虑到其他病毒或宿主蛋白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到人作为整体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 。
“由细胞延伸到人,确实有些牵强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中心副教授李克峰对科技日报表示,更不能通过细胞水平的试验量化传播力的大小 。
“如果使用动物试验或许更可信 。”李克峰说,但需要构建新冠病毒相关的模型动物,在摸清发病规律的基础上,经过严密的试验设计,计算感染率和病死率,获得更可信的结论 。由于细胞实验出结论快,大家急于发表,但会使得结论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
从另一个角度判断这一结论将是夸张:新冠病毒R0值大概在3—4,传播快十倍,意味着R0值要达到30—40,这在目前人类认知的传染性疾病中几乎不存在 。(注:R0值表明一个病人可以传染给几个人)
变异确实存在,影响疫苗可能性小
“根据现有的8万多条新冠病毒序列的分析表明,D614G变异的病毒序列数达到约80% 。”生物信息数据领域的该名负责人表示,排除一些测序但没有公开收录的情况,基本可以得出这类变异已成主导的结论 。
可见,新冠病毒确实变化了,那这种变异会带来什么呢?
正如上面提到的“变异的意义”一文标题中总结的:D614G突变对于大流行意味着什么仍旧不清楚 。但该文章同时认为:无论是2013年至2016年埃博拉疫情的经验、还是基于体外感染性等数据,都表明不可能得出仅一个突变就对大量、多样化人群产生重大影响的结论 。
也就是说,仅凭一个突变产生重大影响不可能 。
4月10日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生产基地拍摄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样品 。图片来源:新华社
对于新冠病毒变化的总结应该是立体的,不应只关注传播速度 。例如有研究者根据一些国家新冠疫情的数据搜集和归纳分析,总结有些国家儿童感染率急剧增高,重症人数在急剧减少等特点 。分页标题
关于D614G突变会不会影响疫苗效果的问题,上述相关负责人解释,614号位点虽然在S蛋白(该蛋白被认为是病毒进入人体的“钥匙”)上,但并不在S蛋白的疫苗靶向区上 。
怎么理解呢?可以理解为它可能在“钥匙柄”上,而目前的疫苗设计多以S蛋白的功能区为依据,例如我国的重组蛋白疫苗选取了S蛋白的核心片段,在能够产生免疫效果的前提下,重组蛋白片段越小疫苗副作用也越小 。
据相关文献显示,S蛋白的614号氨基酸位于棘状蛋白原聚体的表面,根据蛋白的立体构象,与相邻的启动子形成关联 。由于蛋白是一个立体结构,一个位点的变化也可能导致蛋白结构的调整,因此变异产生的效果仍需跟进 。
【变异|变异让新冠病毒传播快10倍?别闹了】相关研究者表示,如果上传序列中能够包含该序列所来源患者是否死亡、是无症状感染者还是轻症患者等信息,将能够帮助生物信息学者获得更有用的、更接近真实世界的分析 。
- 遏制新冠肺炎传播 乌干达政府封锁一个容纳12万名难民的难民营
- 巴基斯坦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19例,累计295372例
- 里昂|【世界杯冠军又一手牌?】又是因为新冠,可惜了这位小将
- 印尼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3308例再创新高,累计169195例
- 病例|香港新增18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4786例
- 新冠|麦考尔报告政治化新冠疫情的谎言与事实真相
- 新冠肺炎_国际|驻圣克鲁斯总领事王家雷会见圣克鲁斯省省长科斯塔斯
- 建议,病毒传播|美国疾控中心新指导建议引发质疑:新指导建议会加剧病毒传播
- 陆丰市:南塘镇风险等级由中风险调整为低风险
- 香港新增18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累计确诊478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