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原始标题:丁一凡:中国比较优势仍在 不会出现外资撤离潮!作者|丁一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 网易研究局专栏作家)
丁一凡实施双循环战略要解决内部市场问题、完善产业链中国作为一个大的经济体 , 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内循环 。 内循环包括两层含义 。 首先 , 实施内循环需要国内的生产与需求能够匹配 。 换言之 , 要保证国内的消费有足够的增长 , 能够消化掉现有的生产能力 。 针对低收入人群 , 就需要去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收入 。 否则 , 内循环就无法真正循环起来 。 简而言之 , 实施内循环首先要解决内部市场的问题 , 这也是内循环的根本问题 。其次 , 除了低收入阶层和富裕阶层之间的平衡之外 , 内循环还包括另一层含义:中国的产业链也需要实现内循环 , 不能在某些方面完全求助于国际市场 。 以半导体行业为例 , 我认为中国现在的通信设备是全球最好 , 华为、中兴都是有力证据 。 但是在这一领域 , 中国有一个很大的弱点是缺乏内循环 , 没有完善的半导体产业链 , 以至于某些关键部件完全被他国控制 。 当各国都努力追求全球化时 , 中国可以利用全球的资源配置 , 利用最好、最便宜的芯片以及其他半导体器件去组装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通信设备 , 然后再卖给全世界 。 这一路径不会出现问题 。 但当风向转变 , 像现在以西方国家为首的逆全球化浪潮越来越明显时 , 这一路径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 当一个国家的某一产业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时 , 就会在很多地方受制于人 , 特别是在逆全球化的情况下 , 发展特别好的企业也可能突然被置于死地 。所以 , 在此背景下 , 国家提出以“内循环为主”也是要努力建成完整的产业生态 。 比如在半导体器件上起码实现70%由国内生产 , 可以进口一部分 , 但核心的技术都需要自己掌握 。 只有这样 , 在遇到危机时刻 , 我们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 这就是内循环的第二层含义:要实现产业的平衡与完备 。关于外循环 , 中国要向更加丰富、多样化方向发展 。 原先国内产品出口更多地集中在欧美市场 , 现在就需要更加多样化 。 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落实 , 它会带动周边国家的发展 , 它们的消费能力一旦有所提升 , 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就会有增长 。 多样化的选择也能分散中国对外出口的风险 , 这样就实现了更好的外循环 。中国比较优势仍然存在 , 不会出现外资撤离潮在投资领域 , 一些国家正在推动企业回流 , 一些跨国公司也开始审视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 但我认为目前不会出现外资撤离潮 , 有一些外资撤离属于正常现象 。 因为当年外资的到来是考虑到中国在某些方面一定的比较优势 。 但现在这些比较优势是否还存在呢? 比如 , 当年外资来中国时享受到一定的土地优惠政策 , 但现在中国的土地价格增长很快 。 与此同时 , 劳动力的价格也在上涨 。 这些情况就会导致一些产业链比较短的企业离开中国 。但是 , 中国现在仍然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 , 我们有完善的基础设施 , 工作效率也非常高 , 投资商在决策时就会考虑这些问题 。 比如他们想搬迁到印度、墨西哥 , 虽然这些地方的土地、劳动力会比较廉价 , 但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行政效率、劳动力素质远远比不上中国 。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 , 很多复杂工艺的制造业不仅没有离开 , 反而还在向中国聚集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特斯拉 。 2019年 , 特斯拉在上海建成一个超级工厂 。 显而易见 , 在上海设立工厂成本肯定很高 , 但它仍然在盈利 。 这是因为:第一 , 中国的市场很大;第二 , 中国的综合成本仍然非常合适 。 除特斯拉外 , 还有一个很大的外资企业——波音 , 它在舟山投资建设了一个组装基地 。 很显然 , 航空制造业也属于需要复杂工艺的产业 。 从这些案例就能看出 , 现在需要复杂工艺的企业正在向中国集聚 。通过自我发展、扩大产品进口渠道保障中国供应链安全在实施“双循环”战略中 , 要进一步提高中国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这涉及两个方面 。 第一是通过自我发展完善产品供应链 , 掌握核心技术摆脱他国限制 。 比如在能源供应领域 , 目前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是煤炭 , 但煤炭污染严重 , 为解决这一问题 , 我们可以通过把煤经过气化、液化等方式处理 , 然后再使用 , 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污染 。第二是确保产品种类、进口渠道的多样化 。 仍以能源领域为例 , 中国可以通过扩大能源进口的种类 , 比如石油、天然气、核能等提高供应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 此外 , 也可以通过进口渠道的多样化 , 降低风险 。
来源:(未知)
【】网址:/a/2020/0817/1597640537.html
标题:专家:中国比较优势仍在 不会出现外资撤离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