鄜州|杜甫的《月夜》至真至深的情感体现在哪里?
_本文原题:杜甫的《月夜》至真至深的情感体现在哪里?
唐天宝十四年十一月 , 安史之乱爆发 , 第二年六月 , 潼关失守 , 玄宗仓惶西逃 。 七月 , 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 , 史称唐肃宗。 此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 , 他听说了肃宗即位 , 立即在八月只身北上 , 投奔灵武 , 可惜在途中不幸被叛军俘虏 , 押至长安 。
【鄜州|杜甫的《月夜》至真至深的情感体现在哪里?】《月夜》正是作于杜甫身陷长安城之时 , 是其想念远在鄜州的妻子与儿女的佳作:
今夜鄜州月 , 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 , 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 , 清辉玉臂寒 。
何时倚虚幌 , 双照泪痕干 。
本文插图
与杜甫的许多忧国伤民题材的诗歌不同 , 在《月夜》一诗中 , 杜甫妙用曲笔 , 结合内心深情而又动人的想象 , 辅之以清丽而自然的语言 , 将诗的意境层层递进 , 思亲之情一层更比一层深 , 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一个因战乱离别而在两地苦苦相思的家庭的真情与哀伤 。 《月夜》一诗以独特的艺术手法促进情感的层层递进 , 而又因其中传递出的真实可感的亲情形成了独有的艺术特色 , 表现手法与情感相辅相成 , 相得益彰 。
诗以想象开头 , 开头便言“今夜鄜州月 , 闺中只独看” , 杜甫想象远在鄜州的妻子同样望着这清冷的月亮 , 自古明月寄相思 , 而此时夫妻二人虽看着同一轮月亮 , 两地远隔 , 不得相守 , 只一个“独”字便道尽了工部的孤独、其妻的孤独 , 以及一个家庭在烽火之中不得相聚的孤苦 。 颈联则是诗人对于同样远在鄜州的儿女的想象 , 稚嫩的小儿女还未懂得思念远在长安的父亲 , 一句“未解忆”远比“解忆”来得更加令人心生悲戚 。
本文插图
颔联“香雾云鬟湿 , 清辉玉臂寒”描写妻子独自望月思念自己的美丽形象 , “云鬟”“玉臂”二词将妻子清丽动人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 , 而从这动人的描写中又可窥见杜少陵对于发妻的拳拳深情 , 可谓语丽情浓 。 渺渺雾气将妻子的头发打湿 , 清冷的月光又沁寒了她的手臂 , 若不是站立望月、思念夫君的时间长久 , 头发又怎会被雾气打湿呢?尾联的想象则将诗的亲情抒发推到了最高点 , 诗人此时心中最大的渴望 , 便是山河收复而自己能与妻子儿女团聚 。
在这萧瑟的秋夜中 , 独留妻子一人在鄜州对月长思 , 杜甫心中也是满怀忧虑与愧疚 , 全诗着墨于对远在鄜州的妻子儿女的想象描写 , 而无一言直说己身 , 可见家庭与亲情无比贵重 。
本文插图
《月夜》情感内涵深厚 , 有对妻子的思恋 ,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 , 遭遇坎坷 , 而他的结发妻子在他失意落魄的时候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 帮他料理好家庭琐事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妻子无疑是杜甫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心灵支柱;有对儿女的爱怜 , 小小年纪便要经历战火离乱 , 尚未懂得思念父亲就与父亲分开 。 为人父者 , 无法在儿女身边尽教导之责 , 心中总是存着愧疚;有对亲人的担忧 , 生逢乱世 , 说尽了乱世中团聚的不易、相逢的欣喜与相互担忧的急切心情;对家庭的责任 , 一生与老妻相守相爱 , 体现为对家庭的仁爱与亲情的坚守 。
《月夜》一诗贵在“真”、贵在“深” , 亲情描写至真至深 , 这正是千百年来此诗被奉为杜甫亲情诗名篇的根本原因 。
- 林庚白|民国最狂诗人:我第一,杜甫第二,龚自珍都不如我!
- 泰山|杜甫为赞美泰山写下一首诗,全文无一“高”字,却句句显高
- 杜甫|杜甫登楼远眺,写下一首千古名作,雄浑的盛唐气象令人赞叹
- 杜甫|杜甫最不愿提及的一首诗,全篇吹捧一名将,2年后,名将却投降了
- 诗词歌赋|46岁的杜甫,为了买酒喝四处赊账,却赊出了一首千古绝唱
- 读睡|肯尼思·雷克斯罗斯:杜甫的诗
- 迷途的羔羊|闪耀八月夜空,英仙座流星雨极大将于八月12、13日降临!
- 月夜羽夕|亮点!2020下半年哪些星座最会捞金,暴富?
- Array|一代诗圣杜甫是如何死的?
- 杜甫|杜甫在洛河流域的岁月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