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我幸福课|为什么我那么讨厌永远正能量的人



知我幸福课|为什么我那么讨厌永远正能量的人
本文插图
KY作者 / Letty
编辑 / Celia
你身边有没有这么一种朋友 , ta仿佛就是“正能量”的代言人?“一切都会好的” , “要向前看”是ta的口头禅;你被解雇了 , ta会劝你:没关系 , 你可以去找一份更好的工作;你不小心把腿摔断了 , ta会安慰你 , 没关系 , 至少胳膊还是好的呀 。
虽然ta说得道理都对 , 态度也很积极乐观 , 但你听了之后 , 好像就是没办法开心起来 , 还隐隐约约感觉哪里不太对劲……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 , 这种“都会好、没关系”的“正能量” , 可能是“有毒的” 。
01.
什么是“有毒的正能量”?
心理治疗师Jennifer Murayama将有毒的正能量(toxic positivity)形容为一种表面积极、其实否认或压抑真实感受的状态 。 由于社会文化等原因 , 很多人坚信“焦虑和抑郁是不好的 , 乐观和积极是好的” , “遭遇挫折后 , 哭是软弱的 , 笑才是坚强勇敢的” 。 所以 , 在面对消极情绪时 , 就会下意识地想要摆脱这种局面 , 想办法让自己和他人开心起来 。
当我们解读自己或他人的经历时 , 适度地戴上玫瑰色滤镜 , 会让我们相信世界有它美好的一面 , 但是 , 如果玫瑰滤镜变成了一种要求 , 只能快乐、不能痛苦 , 它就会成为毒药 , 伤害自己和他人 。
我们常常听到的这些话语 , 都可能会成为这种有毒的正能量:
“一切都会过去的 。 ”
“杀不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大 。 ”
“你的生活会好起来的 。 ”
“别担心 , 你会遇到更好的人 。 ”
之所以说这些看似积极的话语“有毒” , 是因为它们呈现出某种绝对化的积极态度 , 同时压抑了我们实际体验到的消极情绪 。 而压抑或掩饰情绪 , 不仅不能让我们真正感到幸福 , 反而会损害我们的精神和身体健康(Gross & Levenson, 1997) 。
02.
我们的情绪体验因复杂而有意义
事实上 , 人类的情绪非常复杂 , 不止有悲伤和快乐 。 2017年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者Alan S. Cowen和Dacher Keltner将人类的情绪整合为27个类别 。

知我幸福课|为什么我那么讨厌永远正能量的人
本文插图
研究人员指出人的27个情绪类别 , 截图自Cowen, A.S., & Keltner, D. (2017). Self-report captures 27 distinct categories of emotionbridged by continuous gradient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4(38), E7900-E7909.
进化心理学认为 , 每一类情绪——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而衍生的(Rossano, 2003) 。 举例来说:
恐惧能够让身体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危险之中 , 并唤醒神经系统 , 开启“战或逃”的准备;
好奇心促使人们去探索新的环境;
愤怒是为了在敌人面前显示出强烈的攻击性;
信任能够帮助人们建立相互支持的社会关系
……
情绪帮助人们与同伴交流 , 建立关系并结成联盟 , 共同抵御外界的危险 , 让自己的族群繁衍生息 。
03.
想要过得更幸福 , 我们需要
拒绝有毒的正能量 , 回归真实
积极心理学认为 , 能让一个人获得幸福的 , 并不是压抑消极情绪 , 假装自己快乐;而是你能否打开内心世界 , 接纳真实的自己 。
心理学教授Alex M. Wood和他的同事们总结了真实(authenticity)的三个组成部分(2008):
1.自我疏离感的强弱:一个人越不了解自己 , 自我疏离感就越强 , ta就越不真实 。
2.真实的生活:行为是否能真实反映内心的情感 。
3.对外界影响的接受度:如果一个人改变自己的行为来迎合他人的想法 , 这被视为低真实性的表现 。分页标题
回归真实并不容易 , 但我们可以从拒绝有毒的正能量开始:不开心的时候 , 不要强迫自己立刻开心起来 。 接纳自己的不开心 , 让自己先在不开心的状态里待一会儿吧 。 允许自己脆弱、紧张和焦虑 , 因为这才是真实又可爱的你呀~

知我幸福课|为什么我那么讨厌永远正能量的人
本文插图
References:
Cowen, A. S., & Keltner, D. (2017). Self-report captures 27 distinct categories of emotion bridged by continuous gradient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4(38), E7900-E7909.
Gross, J. J., & Levenson, R. W. (1997). Hiding Feelings: The acute effects of inhibiting negative and positive emotion.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6(1), 95-103.
Rossano, M. J. (2003).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Human Behavior and Evolution.Hoboken.
Thorpe, J. R. (2020).Mental health experts explain what "toxic positivity" is & How it can hurt your relationships.Bustle.
【知我幸福课|为什么我那么讨厌永远正能量的人】Wood, A. M., Linley, P. A., Maltby, J., Baliousis, M., & Joseph, S. (2008). The authentic personality: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conceptu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henticity scale.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5(3), 385-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