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用时代”的尴尬:超三成人遭遇违规查询,仅一成人很了解征信
结婚前要不要查对象的征信、入职新公司要查征信记录怎么办、上了征信黑名单不让坐高铁……曾几何时 , 只有办信用卡、申请贷款才会用到的个人征信 , 如今应用范围越来越越广 , 呈现逐步增加趋势 , 让更多人体会到这张“经济身份证”的份量 。
根据融360维度近期公布的《中国大众征信意识情况调查》显示 , 中国征信体系的完善和相关知识的普及 , 未来还有很长道路可走 。 对于目前占据主流地位的央行个人信用报告 , 受访者的满意度为36.28%;而在征信知识普及方面 , 仅有10.73%受访者表示非常了解个人征信 。
本文插图
央行个人信用报告使用场景调查
漠视!1/4受访者表示从不查征信
作为个人信用情况的“经济身份证” , 个人征信的应用范围已经十分广泛 。 以央行征信为例 , 2019年个人征信系统累计查询量24亿次 , 日均查询量657万次 。 在使用场景上 , 根据央行对2020年二季度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原因分类统计 , 42.6%的查询用于贷前审批 , 52.6%用于贷后管理 , 4.8%用于担保资格审查等其他目的 。
事实上 , 个人信用报告的使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信贷领域 。 调查结果显示 , 超半数受访者表示 , 在办理贷款、申请信用卡情况下查询过个人信用报告;超两成受访者表示 , 在出境签证、工作入职情况下查询过;还有5.68%的受访者表示 , 在相亲或结婚情况下 , 查询过对方的个人信用报告 。
在网络上 , “婚前该不该查对方征信”不时登上热搜 , 与买房买车、彩礼/嫁妆等成为适婚人士讨论的话题 。 有网友爆料称 , 自己的朋友在结婚前突然分手 , 起因在于女方查了男方的征信 , 发现对方欠了许多信用卡债务和小额贷款 , 还有众多逾期记录 , 最终选择分手 。
不过 , 尽管使用场景广泛 , 生活中仍有许多人未曾主动查询或运用征信报告 。 调查数据显示 , 25.24%的受访者表示 , 没有查询过个人信用报告 。 实际上 , 央行征信中心每年提供两次个人信用报告免费查询服务 , 定期查询有助于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 , 同时避免一些意外事件导致自身信用受损而不自知 。
近期 , 引发舆论关注的“四川女子被贷款1200万”一事 , 虽然真相如何还有待调查 , 但却给没有查询过个人征信的人提了个醒 , 定期查询和维护个人征信记录很有必要 。
本文插图
违规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情况 。
烦恼!超三成受访者遭遇征信违规查询
有人没有查询过个人信用报告 , 有的人却在不知情或被诱导情况下 , 被动查询过个人信用报告 。 在调查中 , 超三成受访者表示有过此经历 。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 , 向征信机构查询个人信息的 , 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并约定用途 。 但有些机构出于业务开展的需要 , 利用一些优惠手段诱导或欺诈用户同意授权查询征信 。
例如 , 在一些消费者投诉平台 , 有消费者投诉某外卖平台 , 将同意查询个人征信授权书与领取外卖优惠券捆绑在一起 , 消费者以为自己是在领取优惠券 , 没有注意到下方用小号字体标注着“同意查询用户《个人征信授权书》”等字眼 , 导致用户征信信息“被查询” 。
需要注意的是 , 若一段时间内 , 征信记录被查询次数过多 , 存在的负面影响越大 , 俗称“征信花掉了” , 会对申请银行信贷等行为产生影响 。
一旦不小心授权第三方机构对个人征信进行查询 , 用户的隐私就相当于在“裸奔” , 个人重要信息一览无遗 。 在广州打工的赵晓时常接到一些推销贷款的电话 , 根源在于一次征信查询导致的信息泄露 。
“之前我手头不宽裕 , 为了交房租 , 在网上借了一些钱 , 后来听说借钱会影响个人征信 , 我就想查一下自己的征信记录” , 赵晓说 。 然而 , 赵晓并不是通过央行官方渠道查询 , 而是在应用商店里随机下载了一个查征信的APP 。分页标题
这些APP会要求获取用户手机多项隐私权限 , 包括位置、电话号码、访问摄像头 , 甚至包括读取短信和通讯记录等 。 所谓的“直连央行征信系统” , 也只是APP通过用户自己的信息去央行征信系统查询 , 这些应用仅仅充当了中介的作用 。
一般来说 , 央行征信报告记载了个人通讯方式、住址、婚姻状况、职业信息、银行贷款记录、信用卡透支记录等详细信息 。 这些最需要保护的个人隐私 , 却被APP轻而易举地留存使用 。
“我知道钱不能随便借 , 没想到征信记录也不能随便查 , 电话骚扰是小事 , 我现在很怕别人用我的信息去借贷款 , 那我就真的亏大了” , 赵晓后悔莫及地说 。
本文插图
央行个人信用报告使用满意度 。
尴尬!仅一成人对个人征信非常了解
前段时间 , “花呗部分用户接入央行征信”这一话题冲上热搜 , 夹杂着网友们的千万条疑问在网络上形成声势浩大的讨论 。
“为什么花呗数据要接入央行征信”“花呗接入央行征信对用户有什么影响”“要不要关闭花呗”……
热闹非凡的讨论背后 , 映射出大众个人征信知识匮乏的尴尬现实 , 不少人并不了解个人征信的实际意义和效用 。 调查发现 , 将近九成的受访者在采访中表示 , 平时关注个人征信信息 , 但仅10.73%受访者表示非常了解个人征信 。
【金融|“信用时代”的尴尬:超三成人遭遇违规查询,仅一成人很了解征信】这种不了解 , 不仅反映在对“花呗数据纳入央行征信实际影响”等问题的茫然 , 还体现在用户对一些基本个人征信知识的不清楚 。 如近两成受访者不知道个人信用报告的出具机构(央行征信中心) , 一半受访者不清楚个人信用报告免费查询次数(2次) , 仅有31.86%的受访者了解个人逾期记录展示时间(5年) 。
苗淼就是其中一员 。 刚结束北漂的他选择在南京安家 , 一番折腾后选定了自己心仪的房子 , 却在申请房贷时遇到麻烦 。
“银行贷款人员告诉我 , 征信记录有问题 , 贷款无法顺利审批” , 苗淼说 , “我听了以后惊呆了 , 因为我没有借过其他的贷款 。 ”后来通过查询记录 , 苗淼发现自己很久之前办过一张信用卡 , 虽已停止使用 , 但多年年费都没有按时缴纳 , 这才影响了信用记录 。
搞清楚原因后 , 苗淼急忙把这张卡的欠费都还清 , 再次向银行发起贷款申请 , 却仍不成功 。 “我后来才知道 , 原来征信记录是要保留五年的 , 真的是太无知了 。 ”
【采访人员】谭冰梅
【作者】 谭冰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 金融|RFID电力资产设备管理让生命周期可视化管理!
- |金融科技新成果集中“上新”服贸会,150家金融机构携手亮相
- 【行走自贸区】沈阳自贸片区金融创新填补东北空白|【行走自贸区】沈阳自贸片区金融创新填补东北空白 将拉动投资300亿元
- 【行走自贸区】沈阳自贸片区金融创新填补东北空白 将拉动投资300亿元
- 服贸会|金融科技新成果集中“上新”服贸会,150家金融机构携手亮相
- |比刘强东大5岁的丈母娘有多美?照片曝光后,网友:叫妈不尴尬?
- 健康|尴尬又难治,让日本首相辞职两次的病到底有多凶猛?
- 发飙|三十岁选秀现场发飙,如今参加综艺变背景板,回锅肉出道处境尴尬
- 综艺|德云斗笑社把你逗笑了吗?首播尴尬与惊喜并存
- |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部原副总经理王英奎接受审查调查